第83章

字數:5735   加入書籤

A+A-


    李智淵解決了山寨問題後,決定前往吳哥城,微服私訪,假扮商人考察吳哥城鄉下的農民生活狀況。他深知了解基層民眾的真實生活對於製定合理的政策至關重要,因此他希望能夠通過這次考察,深入了解農民的生活狀況,為他們謀福祉。
    李智淵帶著一名隨從,換上商人的服飾,悄然離開了官府。他們沿著蜿蜒的鄉間小路,走進了吳哥城的鄉村。一路上,李智淵觀察著周圍的環境,田野裏的莊稼長勢喜人,農民們在田間辛勤勞作,汗水濕透了衣衫,卻依然忙碌不停。他的心中不禁對這些勤勞的農民產生了敬意。
    “大人,你看這些農民們幹得多賣力啊!不過,光靠眼下的觀察可不夠,得跟他們好好聊一聊,才能知道他們真正的生活狀況。”隨從小聲說道。
    “嗯,你說得對。我們得找個合適的機會,跟他們交流交流。”李智淵點頭表示讚同。
    當他們來到一個集市時,李智淵被熱鬧的場景吸引了。集市上人來人往,商販們大聲吆喝著叫賣自己的商品,農民們則在攤位前挑選著所需的生活用品。李智淵走進人群,與一些農民攀談起來。
    “您好,這位大哥,您種的莊稼長勢不錯啊!今年的收成應該不錯吧?”李智淵熱情地跟一位農民搭話。
    “還行吧,今年天氣還算給麵子,不過最近雨水有點多,一些田地被淹了,收成還是受到了影響。”農民歎了口氣說道。
    “哦,原來是這樣。那種子和肥料的價格怎麽樣?有沒有上漲啊?”李智淵繼續詢問。
    “唉,別提了!種子和肥料的價格一直在漲,我們的種植成本越來越高,利潤空間越來越小。有時候,豐收了,糧價卻下跌,反而不如減產時收入高。”農民無奈地搖搖頭。
    “那你們有沒有想過其他的辦法來應對這些問題呢?”李智淵關切地問道。
    “我們也沒啥好辦法,隻能盼著官府能幫幫我們,穩定一下種子、肥料的價格,還有糧價。”農民苦笑著說。
    李智淵認真傾聽著農民們的訴說,心中不禁為他們的處境感到擔憂。他意識到,要改善農民的生活狀況,需要從多個方麵入手。
    “大人,看來咱們得趕緊把這些情況整理出來,向官府反映,推動相關政策的製定和實施,幫助農民們解決實際困難。”隨從在旁邊提醒道。
    “是啊,這些農民們太不容易了,我們得盡快采取行動。”李智淵堅定地說道。
    “這位大哥,除了莊稼收成和農資價格的問題,你們在生活上還有哪些困難呢?”李智淵繼續詢問。
    在考察的過程中,李智淵還發現了一些農民在種植技術上的不足。他們仍然沿用傳統的種植方法,缺乏科學的指導,導致產量和質量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這位大哥,您看您的莊稼,是不是可以嚐試一些新的種植技術,來提高產量和質量呢?”李智淵建議道。
    “我們也想啊,可是沒有技術指導,也不知道該怎麽做。”農民為難地說道。
    李智淵認為,可以組織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農村,開展種植技術培訓,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提高農民的生產水平。
    “大人,組織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農村,開展種植技術培訓,這個辦法不錯,可以提高農民的生產水平。”隨從讚同地說道。
    “是的,我會推動這一措施的實施,幫助農民們提高種植技術,增加收入。”李智淵堅定地說道。
    在吳哥城鄉下的集市上,李智淵不僅與農民們深入交流,還特別關注了商販們的生活和經營狀況。他深知商販們是連接農村與城市、生產與消費的重要紐帶,他們的經營狀況直接反映了當地經濟的活力和民生的狀況。
    李智淵走進了一家小商販的攤位,攤主是一位中年男子,正忙著整理貨物。李智淵熱情地打招呼:“您好,大哥,您這兒賣的東西看起來都很不錯啊!”
    商販抬頭一看,是個陌生的商人模樣,便微笑著回應:“多謝誇獎,這位客官。我們這兒都是自家生產的土特產,新鮮又實惠。”
    “那生意怎麽樣?最近的收成和市場行情還好吧?”李智淵繼續詢問。
    “唉,別提了!今年雨水多,田地被淹了不少,收成受到了影響。而且,最近糧食價格波動大,有時候豐收了,反而賣不上價。我們這些小商販,利潤空間越來越小,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商販歎了口氣,臉上露出一絲憂慮。
    “哦,原來是這樣。那您覺得官府能做些什麽來幫助你們呢?”李智淵關切地問道。
    李智淵考察完城裏便踏上了前往吳哥城佛窟的旅程。
    李智淵帶著一行人,穿過茂密的叢林,終於抵達了吳哥王朝的佛窟。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古老的石牆上,為這些建築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他仔細觀察著佛窟的建築結構,思考著如何將這種獨特的建築風格融入南洋國的寺廟建設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正當李智淵沉浸於佛窟的藝術魅力時,一聲驚呼打破了寧靜。他順著聲音望去,隻見一名女子被幾名歹徒圍在角落,歹徒們手持武器,企圖對她不軌。李智淵心中一驚,暗想:“這光天化日之下,竟有人如此膽大妄為!”他雖身為一國之君,但麵對這突發狀況,俠義之心驅使他毫不猶豫地衝了上去。
    “住手!”李智淵一聲斷喝,如洪鍾般震耳,那幾名歹徒聞聲一愣,循聲望去,見是一位身著華服的男子,眼神堅毅,氣勢凜然。為首的歹徒叫阿三,是當地一個有名的痞子,平時就愛惹是生非,欺負弱小。他身材壯實,滿臉橫肉,眼神凶狠,手中常拿著一把砍刀,讓人望而生畏。
    冷笑道:“你這人,莫非是活得不耐煩了,敢來管大爺的閑事。”說罷,便揮舞著武器向李智淵撲來。
    李智淵雖養尊處優,但他自幼習武,身手頗為矯健。他輕巧地閃身躲避,同時出招反擊。幾個回合下來,歹徒們便敗下陣來。其他隨從見狀,也一擁而上,將歹徒們製服。被救女子驚魂未定,待歹徒們被製服後,才緩緩反應過來,她望著李智淵,眼中滿是感激:“多謝公子相救,若非公子,我今日恐已遭不測。”
    李智淵微微一笑:“舉手之勞,不足掛齒。”他見女子麵容嬌美,眼神靈動,心中不禁生出幾分好感。女子名叫蘇瑤,是南洋國一位普通百姓的女兒,隨父親來吳哥王朝佛窟遊玩,不曾想竟遇到這般險情。蘇瑤向李智淵襝衽一禮,輕聲道:“公子救命之恩,蘇瑤沒齒難忘。不知公子尊姓大名,容蘇瑤他日登門致謝。”李智淵心中一動,他本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但又覺得蘇瑤言之有理,便思索著該如何回應。
    “在下李智淵,乃南洋國一介書生,恰巧路過此地,舉手之勞,何足道哉。”他略一沉吟,還是隱去了自己的真實身份,隻以普通書生自居。蘇瑤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敬佩:“李公子英勇無畏,在下欽佩。今日之恩,蘇瑤定當厚報。”說罷,她襝衽一禮,轉身離去。李智淵望著蘇瑤離去的背影,心中竟有些許不舍。
    李智淵望著蘇瑤離去的背影,心中竟有些許不舍。然而,他深知自己身為一國之君,不可輕易暴露身份,更不可因一時衝動而陷入兒女情長之中。於是,他轉身繼續他的佛窟考察之旅。
    回到南洋國後,李智淵依舊每日忙碌於朝堂之上,處理國家事務。然而,蘇瑤的音容笑貌卻時常在他腦海中浮現。某日,蘇瑤帶著厚禮來到王宮,聲稱要感謝救命之恩。李智淵心中一喜,但依舊以普通書生的身份與她相見。兩人在花園中漫步,談天說地,李智淵發現蘇瑤不僅容貌出眾,而且談吐不凡,對各種事物都有獨到的見解。
    李智淵心中暗想:“如此人才,若能為南洋國效力,定能大有作為。”於是,他試探性地詢問蘇瑤是否有意在朝堂上一展才華。蘇瑤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她深知自己出身平凡,能有這樣的機會實屬難得,便欣然答應。
    隨後的日子裏,李智淵多次在朝堂上提及蘇瑤,讓其參與一些政務討論。蘇瑤憑借其聰慧的頭腦和卓越的見解,逐漸贏得了大臣們的認可。李智淵見時機成熟,便正式任命蘇瑤為南洋國的一名官員,負責處理一些民生事務。
    蘇瑤得知災情後,立刻主動請纓,前往災區視察情況蘇瑤快馬加鞭趕往災區,剛踏入災區地界,一幕幕慘狀映入眼簾。烈日下,幹涸的河床裂開了巨大的口子,幾具瘦骨嶙峋的屍體橫陳在路旁,臉上盡是死前的痛苦與絕望,顯然是活活餓死的。她心尖一顫,策馬走進一座村莊,村口幾位衣衫襤褸的老人正圍著一口枯井發呆,其中一位老人看到蘇瑤,渾濁的眼睛裏突然閃過一絲光芒:“大人,救救我們吧,孩子們都餓死了。”老人顫巍巍地從懷裏掏出一個破碗,裏麵躺著幾粒幹癟的稻穀,這是他們最後的家當。
    走進村裏,蘇瑤看到幾戶人家的門緊閉著,從門縫裏飄出陣陣屍臭。她心情沉重地推開一戶人家的大門,屋內昏暗潮濕,角落裏一位年輕的母親抱著孩子,雙眼無神地坐在那裏。孩子早已沒了氣息,母親卻還未察覺,還在不停地往孩子嘴裏塞著一把把野草。蘇瑤眼眶濕潤了,她知道,這野草不僅不能果腹,還可能有毒,可絕望的父母隻能用這種方式,試圖延續孩子的生命。
    正當蘇瑤為災區百姓心痛不已時,卻在集市上聽到了一陣陣刺耳的笑聲。她循聲望去,隻見幾個穿著綾羅綢緞的商販正站在自家的糧攤前,對著那些麵黃肌瘦、排隊購買糧食的百姓冷嘲熱諷。其中一個商販,約莫四十來歲,腆著個大肚子,名叫趙二狗,是這十裏八鄉有名的糧霸。他一邊把玩著手裏的銀元寶,一邊對身邊的人說:“哈哈,這些窮鬼,平時還愛擺譜,現在還不是得來求我。”另一個年輕些的商販,叫錢有餘,附和道:“就是,旱災又不是咱們造成的,關我什麽事,反正能賺錢就行。”他們把糧食價格抬得比平時高出好幾倍,還故意限量供應,看著那些買不起糧食的百姓在一邊幹著急,他們卻在一旁偷偷地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蘇瑤心中燃起一把怒火,她決定先從這些不法商販入手。她回到王宮,向李智淵詳細匯報了災區的情況和商販們的惡行。李智淵得知後,也勃然大怒,立刻授予蘇瑤全權處理此事。
    蘇瑤首先派出衙役,將趙二狗、錢有餘等主要的不法商販全部拿下,查封了他們的糧倉。在查封過程中,衙役們發現這些商販的糧倉裏堆滿了糧食,有的甚至已經生蟲發黴,可他們卻為了哄抬物價,寧願讓糧食爛在倉裏,也不願平價賣給百姓。
    蘇瑤當機立斷,下令將這些囤積的糧食全部沒收,然後在災區各地設立平價糧站,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出售糧食。她還安排人員在糧站維持秩序,確保糧食能夠公平地分配到每一位受災百姓手中。為了防止有人趁機囤積居奇,蘇瑤規定每人每天限購一定數量的糧食,同時對購買者的身份進行登記,一旦發現有人購買過多,立刻進行調查。
    在打擊不法商販的同時,蘇瑤也沒有忘記那些已經餓死的百姓。她組織人員對災區進行全麵的排查,將餓死的百姓妥善安葬,並為他們的家屬提供一定的撫恤金,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陛下,當務之急是開倉放糧,救濟百姓。同時,我們還需組織百姓抗旱,興修水利,以保來年的收成。”蘇瑤言辭懇切,眼神中透露出堅定。
    李智淵看著蘇瑤,心中滿是讚賞。他當即下令,按照蘇瑤的方案行事。在蘇瑤的精心組織下,南洋國的賑災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她親自監督糧食的發放,確保每一戶受災百姓都能得到救濟。
    喜歡洪武笑談:智淵鬧大明請大家收藏:()洪武笑談:智淵鬧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