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當年的李達康

字數:4061   加入書籤

A+A-


    但稱呼歸稱呼,想要讓他王安全掏錢,擔責,一定要拿出可實行的方案。
    如果隻是想用幾塊破石頭就當隕石賣給前來旅遊的遊客。
    有沒有效果王安全不知道,甚至能不能賺錢他也不知道。
    但他知道,這裏麵他是要承擔一定風險的。
    並且因為前些年李達康和當地企業鬧下的不可磨滅矛盾,導致招商環境一再惡劣,大量企業出逃外省。
    而想要依托這個經濟開發區和濕地公園發展旅遊,是不是這筆錢都得由財政局承擔?
    那王安全就得掂量掂量,這裏麵他要撥款多少錢才足夠了。
    馬市長麵露難色,他看了看前方,其實他也不想搞這種爛攤子。
    但招商環境差,李達康建立林城經濟開發區已經耗費太多人力物力,現在經濟開發區還處於償還貸款。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這些人沒有政績啊!
    甚至沒有政績暫且不討論,光是維持林城在漢東省的排名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自從李達康走後,林城的招商環境徹底倒塌,算算時間,已經有四五年再沒建成有效政績。
    跟他同一批次的市長現在可都是提名了。
    隻有他,目前別說能發展了,就是穩住經濟,讓林城穩住漢東前五都不太可能。
    他也不是非要發展旅遊,隻是林城除了煤炭之外實在沒有拿的出手的東西。
    傳統美食並不能打動外來遊客,又不是如大閘蟹、火鍋、豆汁那麽出名,前來旅遊的人過來嚐一口。
    再不想出點方案,就那幾個大型煤炭企業再一停工,林城就會一退再退了。
    這一退,不知發展林城又要多少年。
    馬市長麵露難色,王安全也不願意批。
    他今天叫王安全來一起考察林城經濟開發區其實就是為了這件事。
    現在既然沒讓王安全感興趣,那他隻能讓王安全再走走,也許在看到林城不得不轉型的當下,王安全興許就能同意了。
    馬市長也不想在王安全任職期間雙方鬧得難堪。
    “那行,今天說好的不談公事,走走走,再走走,再看看其他地方,那片湖還沒看呢。”
    說著,馬市長又帶著眾人繞了一圈。
    晚上,王安全就忍不住向祁同偉訴苦。
    “這個馬市長,帶著我們足足繞了一下午,就因為我不審批這筆旅遊投資資金,非要把我們這些人腳底走爛不可,您說有這種人嗎?”
    不知不覺間,祁同偉發現,不知道什麽時候,自己也成了別人訴苦對象。
    放在以前,怕是他祁同偉應該是向著高育良訴苦吧。
    而如今到了副省位置,王安全可以說這個自己一手提拔上來的人,似乎也成了當時的祁同偉。
    想來當時也處於晉升的關鍵期,卻被某些事情搞得焦頭爛額的祁同偉也會有給高育良訴苦時候吧。
    當然,祁同偉可不是高育良。
    他不是文弱書生,說的好聽點他就是護犢子,說的難聽就是誰t敢欺負省廳的人?
    一個正廳級幹部,一個市長,不自己考慮如何招商問題,反而一個勁的在找這位財政局局長的麻煩。
    如果林城的財政狀況可觀的話,那還用發展旅遊經濟嗎?
    發展旅遊那就是迫不得已的情況。
    就好比這次的光明峰,光明峰建成為什麽能夠帶動當地經濟?
    還不是因為光明峰未來相較於整個漢東,全國都有較大的競爭力。
    國外企業入場,勢必會將很多研究院部署在光明峰上,到時候人才自己會找上門,還用愁沒辦法發展經濟嗎?
    當然這隻是祁同偉的看法,現在最關鍵的是如何解決王安全目前的問題。
    “林城的事情我知道一些,當年因為李達康的一意孤行,上麵政策是節能環保,他卻隻想著政策,不懂得變通,直接一股腦將林城所有中小煤炭廠全部封閉,而當時為了不讓這些中小企業有怨言,李達康是以查貪汙的名義進行。”
    “煤炭行業本身在前幾年是暴利,特別是那些煤老板,不光是賺錢行業的額龍頭,更是當地消費的代表。”
    “為什麽早些年林城不缺錢,甚至gdp能達到前三?不就是因為政府哪怕不用墊資,這些煤老板也會服從政府的安排,去踴躍建立傳媒、旅遊、當地坐標等景點。”
    “其實當時達康書記沒有晉升常委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時間回到李達康當時剛上任林城市不久。
    上麵出台規定,要求將一些煤炭廠區進行封停。
    李達康是一股腦全部封停了,導致經濟一落千丈,煤老板也紛紛離開,去尋找其他經濟,反而高育良卻有了別的動作。
    上麵要求節能減排,並不隻是讓一刀切,還是有發展重心的,隻要汙染排放量一直在可控範圍,或者規定範圍之內,上麵也不會強製讓直接拆除。
    於是當時在呂州擔任市委書記的高育良就想了個辦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他先是放出節能減排的政策,然後親自下各個煤炭礦區,深入調查。
    能節能的,就繼續幹,沒辦法節能的就想辦法用其他政策來防止廠區拆除,至於那些實在想不出辦法的,高育良則是花錢支持,給予福利去發展其他行業。
    而當時最為代表性的就是趙小慧的慧能集團。
    趙小慧在那時候修建了一所學校,才能在購買呂陽煤礦之後得以有了之後的發展。
    簡單來說,李達康做的是將當時的林城煤炭行業一刀切,甚至以查貪汙行賄名義,強製要求這些企業去倒閉。
    而高育良則是尋求轉機,能疏通的疏通,疏通不了的就發展其他行業,本身這些煤老板就有錢,而且有錢時候他們就投資了不少行業,煤炭不賺錢那就搞其他的,當地政府給點支持,至少也讓別人有了能夠留在呂州投資的信心。
    當然做出這種舉動不是沒有原因的。
    華夏曆史五千年,作為鍾愛曆史的高育良什麽事情不能從曆史之中看到?
    整治汙染其實和整治洪水是差不多的,就要看你是打算堵住,還是選擇疏通。
    而李達康當時比高育良晚一步到達省委,甚至說在趙立春期間沒有上任省委,就是這個原因。
    若是當時李達康真能將林城幹好,趙立春又能有什麽理由阻礙李達康晉升?
    在當時陳岩石的監督下,不就是自找把柄嗎?
    喜歡毒士祁同偉,不讓進步改學兵法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毒士祁同偉,不讓進步改學兵法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