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理解不理解,都必須支持
字數:4944 加入書籤
李達康太想知道,這空出來的位置是給誰準備的。
可是偏偏這些議論來議論去的人,好像沒有一個人知道。
他看坐在對麵的劉春和,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
心想他也許知道點什麽。
於是笑著問道:“劉省……今天空出來這兩個位置,是幾個意思啊?”
劉春和看了他一眼,故意說道:
“你問我不等於白問嘛,我一個快退休的老頭子知道什麽?”
“再說誰不知道在漢東,沙書記第一,你李書記第二。”
“你都不知道的事兒,恐怕隻有沙書記知道了。”
李達康知道劉春和在故意損他,自討了個沒趣,一臉尷尬的笑了笑。
“嗬嗬……您老可真會開玩笑。”
沒過一下,會議室門打開了。
李副國在前,沙瑞金和高育良一左一右,跟著進來了。
會議室所有人的目光,望向三人的一刹那,頓時都愣住了。
誰也沒想到,來的人裏,竟然有高育良。
尤其是李達康,在看到高育良的那一刻,驚訝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高育良?他怎麽來了?”
“是啊,什麽情況?”
其他幾位常委,忍不住小聲議論了兩句。
而李達康的目光,一直緊緊的盯在高育良身上。
麵帶微笑的高育良,同樣看到了李達康。
兩人對視之下,從李達康的眼神裏,高育良看到了震驚、不解和疑惑。
是啊,自己的出現,確實太突然了。
不過很快就不會覺得突然了,因為讓他們覺的更加突然的還在後頭。
三人在眾人的目光中,走到了位置上。
這裏李副國級別最高,主位當然由他來坐。
沙瑞金則走到了右邊,跟李達康挨著的位置站下。
高育良走到了劉春和旁邊的位置,也就是李副國的左側。
在不懂的人看來,這個站位也許沒有什麽。
但是在李達康他們看來,這可是大有學問。
傳統裏一般都是左側尊於右側。
以前沙瑞金坐主位開會的時候,都是劉春和坐左一,李達康坐右一。
現在居然高育良左一,沙瑞金右一,這太不符合傳統了吧?
還是說這個是什麽特殊的一個信號。
沙瑞金還是照常主持會議,首先介紹了李副國。
“這位是中組部的李副國李部長,大家歡迎。”
在場的,也基本上都認識他。
沙瑞金介紹完,不管疑惑不疑惑,都先鼓掌再說。
接著沙瑞金又說道:“這位高育良同誌,就不用我多介紹了吧?”
這次沒有人鼓掌,所有人的反應都是震驚加疑惑。
高育良還是帶著那一副標誌性的微笑。
不緊不慢的說道:“大家都是老同事,熟的不能再熟了。”
李副國帶頭鼓起了掌,說道:
“歡迎高育良同誌回來。”
這時,在場的人才跟著紛紛鼓掌。
一番簡單的開場之後。
接下來就該李副國說話了。
“在座的各位同誌,看到高育良同誌是不是都很意外?”
“在這裏我向大家鄭重宣布,組織上經過對高育良同誌的調查,發現其並無任何違法違紀問題。”
“因此組織決定,終止對高育良同誌的調查。”
一旁的李達康聽到這話,頓時有點懵了。
高育良濫用職權,任人唯親,大搞“漢大幫”,怎麽能說沒有問題呢?
況且之前還跟趙立春有牽連,這些事兒都查清了嗎?
李達康十分不理解,組織上這麽決定到底是什麽意思。
不過現在有一千個為什麽也得憋著,總不能讓李副國給他個解釋吧。
李達康盯著高育良,一臉的嚴肅。
還沒有結束,李副國說完之後,望向了沙瑞金。
“瑞金同誌,下邊的文件,就由你來當著大家的麵宣讀吧。”
“好的李部長。”沙瑞金縱然心裏一百個不願意。
此時也不能表現出來,更不能拒絕領導的安排。
拿出文件之後,站了起來,一臉認真的宣讀起來。
整個文件字數不多,最重要的也就是最後兩行。
讀到這裏的時候,沙瑞金略微停頓了一下。
在場其他人的眼睛,都緊緊的盯著他。
沙瑞金一字一句的讀道:
“考慮到劉春和同誌的身體原因,經組織研究決定,批準其提前退出一線工作。”
“由高育良同誌,擔任漢東省省委副書記兼漢東省……長職務,全麵負責主持漢東工作。”
“宣讀完畢……”
話音落下,整個會議室頓時鴉雀無聲。
沒有人會想到,昨天還在接受調查的高育良。
在今天搖身一變,成了漢東二把手。
文件裏的全麵主持漢東工作則說明,他要行使一把手的權力。
這也代表沙瑞金要坐冷板凳了。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麽高育良在左,沙瑞金在右了。
尤其是李達康,在聽到沙瑞金的宣讀之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甚至暗暗掐了自己一把,懷疑這是不是在做夢。
高育良他憑什麽,憑什麽能接劉春和的位置?
提拔一個曾接受調查的人,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以前高育良雖然是三把手,但是卻管不了他李達康。
但是現在卻成了他李達康的領導。
這樣的轉變,讓他不能理解,更無法接受。
他幾次想站起來問問,這到底是為什麽。
但是理智打敗了衝動,終究是忍下來了。
坐在他對麵的劉春和,看到李達康的臉比死人還難看。
心裏忍不住暗自發笑,他的心應該是徹底死了。
剛才是扶高育良上馬,接下來該送他一程了。
李副國一臉認真的對眾人說道:
“我知道,在座的有些人,肯定對組織的這次安排不理解、有想法兒。”
“我也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這麽安排就是為了改變漢東現在的局麵。”
“我不管你們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罷,接下來必須給我支持育良同誌的工作。”
“當然,你們誰要是能跟組織上立下軍令狀,保證能夠改變漢東的現狀,這個位置你們也可以來坐。”
聽到李副國的話,在場的人沒有一個人吭聲。
同時也明白,上級這麽做的原因了。
漢東現在的狀況,確實急需一個能夠力挽狂瀾的人。
而他們自己心裏清楚,他們都不是這塊料兒。
要不然,就不會出現現在這種局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