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
字數:5562 加入書籤
李達康一聽高育良這句話,就有點兒意思不對了。
不過還是笑著說道“高書記,這事兒您就不用操心了。”
“隻要給我點兒時間,我把窟窿給補上就行了。”
聽到這話的高育良,臉上的笑容逐漸收斂了。
一臉嚴肅的說道“達康同誌,沒有時間給你了。”
“而且我也不希望你為了補一個窟窿,再給我搞出無數個窟窿。”
李達康聽後臉色一變,也有些不客氣的問道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沒什麽意思。”高育良望著李達康。
“我的話已經說完了,剩下的話,就由他們跟你說了。”
說完,便拿起桌子上的電話。
“請幾位同誌進來吧。”
李達康頓時一臉的疑惑。
哪幾位同誌?這話到底什麽意思?
李達康有種不好的預感,趕緊問道
“高育良,你到底唱的哪一出兒?”
話音剛落,隻見幾個人走了進來。
其中兩人,還身穿檢察院的製服。
沒等李達康反應過來,一人已經上前走到距離他一米的距離。
“李達康,我是中組部幹部一局局長秦少鋒。”
介紹完之後,然後拿出一份文件。
“現向你宣讀組織決定。”
“經調查發現,京州市書記李達康,在工作過程中,存在擅自挪用專項資金等嚴重違紀問題。”
“經組織研究決定,現免除李達康同誌京州市書記、漢東省委常委等一切職務。”
聽到這話,李達康頓時懵了。
然而還沒完,一位身穿檢察院製服的人上前。
“我是最高檢監察一處處長於誌軍,現按照組織要求,對你的違紀問題進行進一步調查。”
原來就在昨天,高育良將李達康挪用專項資金的事情,跟上級匯報之後。
上邊立馬對如何處理李達康,進行了開會研究。
挪用專項資金這種事情,本來可大可小。
但是李達康倒黴就倒黴在,偏偏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挪用了。
上頭生怕漢東的經濟穩不住,到時候引起大麻煩。
現在好不容易簽了上千億的投資協議,眼看問題馬上能解決了。
他李達康偏偏來這一出。
這讓上邊覺的他李達康,是不是故意在跟高育良作對。
高育良這次本來就是來挽救局麵,為他和沙瑞金留下的爛攤子擦屁股的。
三令五申,所有人必須配合高育良工作。
可他李達康依然這麽做,那就是不識大體了。
新賬舊賬一起算,就不是警告、記過能夠說的過去的。
秦少鋒和於誌軍的無縫銜接,直接把李達康搞的傻眼了。
他一個堂堂京州一把手,說被撤職就被撤職了。
努力幾十年走到現在,一下子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也是直到這時,李達康才明白過來。
原來高育良,早就把狀給告到上邊了。
也早知道今天上邊會來人,撤他李達康的職。
可高育良還故意給他打電話,假惺惺的說什麽商量接下來問題怎麽解決。
這哪裏是解決問題的,純粹是為了解決他的。
反應過來的李達康,指著高育良。
“行啊高育良,你夠狠。”
“我就挪用個專項資金,也用不著這大陣勢吧。”
“還免我的職,讓我接受調查?”
“我想問問,李達康有這麽大的罪嗎?”
聽到李達康的話,高育良不禁搖頭。
看來這個李達康,是真的一點兒覺悟都沒有。
到現在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真正的問題在哪。
當著上邊來人的麵,高育良自然一句話也不會跟李達康多說。
隻是說道“李達康,你有沒有問題不是我說的算。”
“最高檢的同誌,自然會調查清楚的。”
李達康還想再說什麽,可是已經不會給他機會了。
監察一處處長於誌軍說道“李達康,請跟我們走吧。”
聽到對方直呼他的名字,連”同誌”二字都不帶了。
李達康知道他徹底敗了,也徹底完了,他經不住查的。
離開之前,李達康用極其不甘的眼神兒,看了一眼高育良。
秦少鋒離開之前,對高育良說道
“高副書記,領導讓我給您帶句話。”
“京州的事情,需要您暫時多操心。”
高育良點點頭回應道“麻煩秦局長轉告領導,我會的。”
看著李達康被帶走。
高育良臉上的表情沒有任何波瀾,依然平靜的可怕。
在他看來,李達康早就應該被帶走調查了。
之前如果不是自己選擇跟沙瑞金硬剛,被帶走的恐怕就是他李達康了。
當初趙立春被查之後,上邊派沙瑞金來漢東。
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摸清楚到底誰才是真正趙家班的人。
畢竟趙立春把控漢東那麽多年,誰都避免不了要跟他打交道。
誰是真?誰是假?誰是迫不得已、誰又是心甘情願。
別說他沙瑞金分不清楚,就連高育良恐怕也不能完全分的清楚。
因此沙瑞金隻能通過態度來判斷。
顯然,李達康的態度更好,倒向他更快。
所以就有了所謂的“漢大幫”,而他高育良在沙瑞金眼裏,就成了趙立春的人。
真要說問題,李達康的問題顯然更多。
但是那對沙瑞金來說,那些都可以裝作看不見。
當然,高育良知道他不是不能倒向沙瑞金。
可那就意味著他這麽多年的謀劃,就徹底白費了。
他也隻能永遠在沙瑞金手底下,那不是他想要的。
而如今這一切,正在按照他的計劃進行著。
……
李達康被撤職和接受調查,還處於組織內部保密階段。
暫時還沒有對外公開,隻有少數幾位省常委知道。
目前京州的工作,由高育良代為處理。
招商引資工作,還是由孫連城負責。
雖然資金上存在點兒問題,但顯然這不是什麽大問題。
畢竟高明飛他們幾個,肯定不會因為這種小事兒就放棄投資。
因此整個招商工作,進行的異常順利。
順利到孫連城這位負責人都不敢相信,那些老板為什麽會這麽好說話。
很快,投資落地,幾家公司遷出去的工廠又遷了回來。
而且還相應的擴大了投資規模。
他們回來了,跟著而來的就是一些配套企業。
整個漢東在新招商政策的加持下,招商工作幹的是熱火朝天。
新的投資不僅帶來了大量崗位,還帶動了基建、物流、服務等行業的發展。
原本讓上邊頭疼不已的漢東經濟問題,好像突然之間就迎刃而解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