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江北的籌碼
字數:4525 加入書籤
李千達說起這些,整個人都顯的興致勃勃,十分興奮。
他接著對祁同偉說道:
“而我們之所以能做到,也是因為我們選對了方向。”
聽到這關鍵的地方,祁同偉也是聽的更加仔細了。
一臉認真的望著李千達,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李千達略微壓低了一些聲音,說道:
“我們為了突破第四代芯片技術,也是經過了大量的研究和論證。”
“認為想要取得突破,就必須從最基礎的地方下手。”
“一個芯片最基礎的東西,那就是晶圓。”
“晶圓?”祁同偉聽後,說道:
“就是從沙子裏提煉出來的,一種叫做矽的半導體材料?”
“對,沒錯。”李千達有些詫異,祁同偉還知道這個。
“祁哥,準確的來說,不是沙子,是石英砂。”
“經過我們公司的專家和研究院的教授,共同討論認為。”
“隻有在半導體材料上突破,才可能突破第四代芯片技術。”
“所以我們就開始了對半導體材料,也就是矽的研究。”
“可是研究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搞了一年多,花了上百億也沒什麽進展。”
“行業內也普遍認為,半導體材料已經不可能有突破了。”
“那後來呢?”祁同偉迫不及待的問道:
李千達笑著說道:“皇天不負有心人啊。”
“我隻能說,有時候做事,運氣成分真的很重要。”
“一個多月之前,高老師不是跟江北談了合作,希望我們將一座新的晶圓工廠,建在漢州。”
“於是我們在派出技術團隊,去漢州考察工廠選址的時候。”
“竟然意外的在當地,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石英砂。”
“這種石英砂不僅含有矽,而且還含有一種叫做镓銦砷的半導體材料。”
“這種镓銦砷,在自然界的含量非常之少。”
“然而,江北那塊兒產石英砂的地方,镓銦砷的含量卻非常高。”
“所以有了這個意外的收獲,我們成功做出了含有矽和镓銦砷的雙重物質的半導體材料。”
“這種新材料做成的晶圓,相同體積所承受的電路功能,是普通晶圓的一倍還要多。”
“所以在這種晶圓的基礎上,我們成功的突破了第四代芯片技術。”
“經過測試,我們做出的第四代芯片,不僅體積縮小的50%,算力和穩定性提高了50%以上,而且能耗降低了50%以上。”
“可以說,已經遠遠超出了行業對第四代芯片的要求。”
聽到這裏,祁同偉雖然不明白什麽镓銦砷這個玩意兒是什麽。
但是他明白正是有了這個發現,所以才做出了第四代芯片。
而發現這種材料的地方,正是在江北。
聽到這裏,祁同偉明白過來,為什麽這次要帶著江北一塊兒玩兒了。
畢竟人家手裏,有些生產第四代芯片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同時也證明,為什麽高達集團要繼續在江北投資了。
這種石英砂在對於江北來說,跟普通沙子沒什麽區別。
可是到了高達集團手裏,那可是比黃金還貴重的東西。
江北需要高達集團,而高達集團也需要江北的石英砂原材料。
隻有合作,雙方才能共贏。
這也再次證明,為什麽江北官方那邊,這麽的積極推動這個事情了。
想到這些之後,祁同偉問道:
“那這種石英砂,隻有江北有嗎?其他地方呢?”
“其他地方沒有發現。”李千達搖了搖頭。
“我們的研究團隊去過很多地方,希望尋找一種超越矽的半導體材料,但是都沒有找到。”
“這次應高老師的要求去江北投資,真可謂是陰差陽錯了。”
聽到這話的祁同偉,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說道:“那千達,這種石英砂這麽重要,又隻有江北才有。”
“那應該立即做重點保護起來。”
李千達聽後說道:“祁哥,你說的這事兒我們早就意識到了。”
“我們跟江北官方提出一個方案,就是由我們集團旗下的半導體材料集團,出資買下那一片區域。”
“但是這個方案被江北拒絕了,到現在我們還沒談的攏呢。”
這麽一說,祁同偉立馬反應過來了。
這個方案江北當然不可能同意了。
於是笑著說道:“江北那邊是怕你們前腳拿下石英砂礦,後腳就不帶他們玩兒了。”
“是啊。”李千達笑著接話道:
“畢竟我們雙方合作不是太久,互相之間還沒有那麽信任。”
說著,望向祁同偉道:
“祁哥,這事兒恐怕需要你去談了,因為你代表的是漢東官方,你們好溝通。”
“其實我們肯定不會幹過河拆橋的事情的,但是必須保證這種石英砂不能流出去。”
“一旦要是被其他幾家芯片集團得知這種新半導體原材料的存在,那我們的優勢就沒有了。”
聽完李千達的話,祁同偉一臉認真的點頭道:
“放心吧,這事兒交給我了。”
“這種石英砂,一粒也不能流出去。”
雖然祁同偉還沒看到,他跟江北那邊需要協商和談判的問題。
但是可以確定,關於石英砂這一塊兒,是絕對需要協商的。
了解完了第四代芯片技術的情況,祁同偉又將話題拉回到了宣講會上。
祁同偉問出了,他心裏一直存在的那個疑問。
“千達,其實我心裏一直有個疑問。”
“既然第四代芯片這麽重要,那咱們為什麽要出口賣給國外的企業呢?”
“首先來說,這個會不會造成有關技術的泄密。”
“還有這種先進的東西,應該先滿足咱們自己的需求才對。”
說到這裏,祁同偉解釋一句。
“當然,你們集團想發展,這個是可以理解的。”
“你看國外的那些科技企業,他們先進科技是從來不賣給我們的。”
聽到祁同偉的問題,李千達知道他想表達的意思了。
這個問題,不是他一個人這麽想。
一開始的時候,高育良也不能理解。
但是這次宣講會,是經過科技部和商業部批準的。
既然最高層能夠批準,那當然有最高層的考慮。
這一點,李千達心裏是很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