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時間不等人
字數:2598 加入書籤
五年?
陳東萊一聽需要五年時間,心中不禁有些焦躁起來。盡管之前在與幾位老同學交流時,他已經對這個修複時間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但當真正麵臨這個現實時,他才深切地感受到這段漫長的修複期對他來說是如此難以承受。
要知道,全國重點文保單位通常每隔五年才會公布一批。而第三批評定已經是在遙遠的1988年了,所以按照時間推算,接下來的兩三年內進行第四批評選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極有可能就在1995到1996年之間。
然而,如果要花費整整五年的時間來進行修複,那麽龍王廟無疑將會錯過這次至關重要的第四批文保單位評選。如此一來,恐怕隻能等待下一次評選了,那將會是2001到2002年。這對於陳東萊來說,簡直是無法接受的結果。
畢竟,他的任期不過短短兩三年而已,誰也說不準他什麽時候就會被調離開江縣。如果不能盡快做出卓有成效的實績,那接任的領導幹部還會認真把這項事業繼續推進下去嗎?
再說了,早五年幫龍王廟評上這頂帽子,就意味著開江縣可以提前五年時間,打著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的名頭,與各大旅行社和遊輪公司進行談判。光是這五年的門票錢,就能為開江縣帶來一筆豐厚的財政收益了。
他稍稍猶豫了一下,便一臉誠懇地對吳教授說道:“吳教授,五年時間確實太久了,我們非常希望能夠在兩年內完成這項工程,這樣我們就有機會參加 1996 年的第四批重點文保單位評選。您看,您能不能幫我們想想辦法,盡量縮短一下工期?”
吳教授聽了陳東萊的話,臉上露出了一絲為難的神色,他緩緩地搖了搖頭,說道:“這恐怕有些困難。重建工作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需要非常嚴謹和細致,時間太倉促的話,很可能會影響到工程的質量。”
陳東萊見狀,心裏有些著急,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咬了咬牙,繼續說道:“吳教授,我知道您的顧慮,但我縣真的非常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這個項目。這樣吧,如果您能夠幫助我們縮短工期,我們願意為各位專家支付額外的顧問費用,以表示我縣的誠意。”
他沒有絲毫的猶豫和顧忌,當著站在一旁的老學長的麵,毫不猶豫地從那個略顯陳舊的公文包裏掏出了兩個信封。
兩個信封的外觀並不起眼,但上麵卻清晰地印著“開江縣財政局”幾個紅色宋體大字。
毫無疑問,這筆錢顯然是出自陳東萊自己的腰包。他用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津貼和工資,去幫助公家處理事情,即便是像黃大強這樣的人物,恐怕也難以說出半句反對的話來。
至於說這樣做是否算是行賄?那可真是無稽之談了。首先,在那個年代,繳納顧問費來參評項目或比賽,這種事情簡直就是再平常不過了,根本不可能被認定為行賄受賄。而且委托專家為本縣的文保事業建言獻策,本來就該給足車馬費與茶水費。
其次,隻有當一個人是為了謀取個人私利而向他人輸送金錢時,才會被稱之為行賄。而陳東萊今天的所作所為,完全是出於對開江縣五十二萬群眾未來的考慮,他自掏腰包,完全是為了集體利益著想!
算起來,今天交的這筆顧問費用,再加上陳東萊上次自掏腰包給城關派出所立功民警們的獎勵,前前後後加起來,他差不多已經花費了七八千塊錢。
他媽的,工作四五年,沒貪過公家一分錢;要是讓紀委或者審計局倒查一番,說不定會發現政府還欠著陳東萊好幾千!
老吳教授聽到陳東萊提到顧問費用時,原本有些疲憊的眼睛突然微微一亮,仿佛被一道光照射到一般。他臉上的表情也在瞬間變得輕鬆了一些,原本緊蹙的眉頭也略微舒展開來。
當他的目光落在陳東萊手中那兩個頗有厚度的信封上時,他的眼神更是直接定住了,仿佛被那信封裏的東西吸引住了一般。
他工作了二三十年,頂著正高級職稱,每個月的工資也不過五百多塊錢而已。雖然五百多塊錢在其他城市或許已經足夠生活得很富足了,但這裏可是京師!
正如古人所說:“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老吳教授對此可是深有體會。京師的物價高昂,生活成本也高得驚人,五百多塊錢的月工資在這裏實在是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更讓老教授感到壓力的是,他的兒子本科畢業沒多久,已經把女朋友帶回家見過家長了。按照正常的發展,這兩年之內兒子肯定是要結婚的。老教授自然是不希望兒子離家太遠,最好就是能留在京師發展。
既然如此,為兒子和將來的兒媳買一套房產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畢竟總不能讓兒子結婚後還和父母住在一起吧?那樣不僅不方便,也不利於小兩口的獨立生活。
摸了摸信封的厚度,老吳教授拉開抽屜,厚著臉皮,將兩個信封的其中一個丟進了自己的抽屜。他想了想,然後開口對陳東萊說道:
“專家的事情我來處理。過幾天我再和其他專家們商量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在 1995 年年內完工。不過,你們也要確保地方資金能夠盡快到位,同時居民建材歸還工作也要加快進度,這樣我們才能順利推進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