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科技與狠活

字數:3874   加入書籤

A+A-


    陳知文其實挺不好意思的,為什麽自己總是能占到這樣的便宜。
    但是對陳知文來說,這也是一件非常無奈的事情,總是有人願意去花大價錢。
    剛剛裝修好的醫院也被檢查了一遍又一遍。
    給富蘭克林做手術的醫院也是有相關的要求的。
    按理來說富蘭克林應該就在周邊的醫院接受手術,但是奈何現在有條件去做開顱手術的醫院那是少之又少。
    除了那些去做腦前葉切除手術的醫院,那就屬陳知文的醫院條件是最好的。
    富蘭克林的保衛人員無奈之下隻能去檢查了陳知文的醫院具體情況。
    在看了醫院的情況之後,負責檢查的官員表示,這個病房的條件還有醫院的條件還是不行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改裝。
    這在陳知文的意料之中,他表示,自己的醫院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去隨意的改裝,隻要不要讓自己花錢就行。
    於是剛建成沒多久的醫院就被迫關閉,這裏要進行一次大的升級。
    富蘭克林這樣的重要人物出行是絕對需要有一套完整的保衛方案。
    對於住院的地方,對普通人來說隻要舒服就行,但是對富蘭克林來說,是要絕對安全的。
    但是很不幸的是,陳知文的醫院在安全措施上當然是沒有這麽全麵的。
    在經過評估之後,負責這件事的官員告訴陳知文,“你的醫院我們將會進行全麵的改造,中村先生,您絕對是賺了大便宜。”
    陳知文就等著看看自己能賺多大的便宜。
    陳知文之前以為他們會給自己的病房進行重新裝修,結果沒想到人家是直接在旁邊新蓋了一棟建築。
    因為在對陳知文的醫院建築進行評估之後,他們認為陳知文醫院的建築結構雖然說是符合安全要求的,但是這個結構還是太過脆弱,需要進行一係列的加固與升級。
    在經過費用的計算之後,他們發現花費這個代價還不如直接建造一個新的建築。
    都說東方某大國是建築狂魔,實際上這個時代的美國也能擔得起建築狂魔這個稱號。
    隻要有錢,建築公司就能用盡一切辦法來達成你的需求。
    後世的美國工人還能去鬧一鬧罷工,要求一下休息時間。
    但是現在的工人有工作就已經是資本家老爺開恩了,根本就不敢去要求什麽休息。
    於是陳知文的醫院改造那是二十四小時進行。
    三班倒的工人在工地上進行施工。
    還好現在的裝修是沒有什麽甲醛的,1同時也不會去塗什麽油漆,都是最簡單的處理,這就讓建設的時間大大縮短了。
    但是就算沒有裝修之後的散味期,這房子至少也要三個月才能建造起來。
    陳知文不著急,但是大洋對岸,陳知文的上司所長大人開始著急了。
    要知道陳知文現在可是個軍人。
    他現在還是研究所的所長,而且還是個陸軍大佐。
    現在他人在美國,但是身上的職位還沒有被摘下來,這就導致了自己工作量的激增。
    研究所雖然說是個比較清閑的單位,但是隨著戰爭的進行,研究所也得到了更多的任務。
    前線的士兵之間經常發生這樣那樣的傳染病,這都是需要研究所去進行控製的。
    陳知文現在在外麵已經接近四個月了,更關鍵的是他發電報回來,說自己在這邊有任務,需要再待至少三個月的時間。
    半年多的時間不在崗位上,這絕對是不行的。
    因為陳知文不在崗的時間都是有人在進行記錄,半年的時間不在自己應該在的崗位上,這就要求所長大人對陳知文的職位重新做出調整。
    所長大人自然是不願意的,但是他還是讓陳知文考慮一下,自己的未來究竟應該是怎麽樣的。
    陳知文隻用了一秒鍾的時間就考慮出了結果。
    現在的研究所已經被封榨幹油水了,所以陳知文自己也對研究所不再感興趣。
    畢竟這裏確實不是咱們熱門的單位。
    但是在走之前,陳知文還是要將研究所裏的人才進行一波搜刮。
    之前要建立罐頭生產公司的時候,陳知文就從研究所請了好多以前學化學的研究員,希望他們投身於食品化學的研究中,更好的去造福全體士兵。
    在陳知文的建議下,好多人都願意去陳知文的公司,雖然這就要求他們從軍人變成百姓。
    在軍隊中,這些理工科的人才確實難以得到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
    就像這些學習化學的,之前在石井部隊,研究的都是化學毒氣,在陳知文的研究所,雖然說不研究毒氣了,但是也隻是借助實驗室的環境去做一些簡單的分析。
    這對他們來說絕對是大材小用的。
    但是這已經是物盡其用了。
    軍隊中其實根本就不需要這樣的人才,隻要有會打仗的人進行。
    陳知文給他們發了一份電報,確定會給他們豐厚的工資待遇之後,大家也就願意去陳知文的公司去擔任研發人員。
    主要就是研究一種東西,如何讓別的肉有牛肉味道和口感。
    這時候不存在什麽科技與狠活的說法,也不存在什麽食品安全。
    大家都隻知道一件事,飯都要沒得吃了,吃點不健康的東西又算得了什麽。
    陳知文給這些學化學的研發人員開了一個讓他們非常心動的待遇,一個月可以得到三百塊錢以上的收入,而且平時還有各種福利。
    最能打動這些人的還是能回到本土去工作。
    現在陳知文可以說是已經將研究所給榨光了。
    要知道研究所裏的成員好多人都剛還完陳知文的貸款,現在正處於最窘迫的時候,這是金錢上的榨光。
    而陳知文將研究化學的都帶走了,這是人才上的榨幹。
    雙管齊下,現在的研究所,人心已經亂了。
    領導已經好長時間沒有出現了,還有好多人甚至已經離開直接退役了。
    這樣下去研究所是否還能得到關注,這個研究所又是否可以繼續存在下去?
    有眼力見的都已經去尋找新出路了。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