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楊母離家
字數:2109 加入書籤
這次不歡而散的談話結束後,楊母又幾次提起讓小改去小姨家上學的話題,每次小改不是哭就是鬧的,麵對著小閨女如此的反感不配合,楊母最終打消了這個念頭。但是小改卻一天比一天沉默,她陷了進去,陷在了當時的恐懼、無奈中,始終無法徹底走出來。
還是張律師的到來,打破了這一切。他帶來了《馬大哈過年記》的稿費,按當時談的條件來算,千字十塊,小改拿到了五百塊錢,每本定價兩塊八毛,首印提成預付了一千,剩下的按銷量季度結算,除去交稅和付給張律師的提成,小改淨收入一千兩百多不到一千三。錢已經打進存折內了。
送走張律師,小改捧著存折,喜滋滋的望著上麵的數字,滿血複活了。她搬起小板凳,樂嗬嗬的去找村裏的大爺大媽聽八卦去了,這都是移動的素材寶典呀!可千萬不能錯過。
油菜花金黃一片,微風送來陣陣花香,夾雜著鞭炮燃燒後的刺鼻味道,耳邊時不時傳來劈裏啪啦的響聲,墳頭前那冒著煙的火紙,村子裏各家各戶門頭上插著的柳樹枝條……無一不提醒著人們,又一個清明節的到來。
清明時節雨紛紛,在一個細雨蒙蒙的早上,同樣的村後大路旁,同樣的姐弟三人……目送著楊母扛著大包小包隨著眾人離開的背影。
楊母在走之前,把養了幾年的兩隻母羊,連帶著那幾隻半大不小的羊一起賣了,賣的錢一半帶走,一半留給了姐弟仨,做為他們的生活費。至於養的那三十來隻雞,晚上睡在樹上不怕人偷,就一隻沒賣,交代楊小婭每隔一段時間殺一隻來吃,姐弟仨補充補充營養,雞蛋能吃就吃,吃不完了去鎮上賣掉,家裏糧食多,不愁雞沒吃的。至於小改的稿費收入,楊母一分沒動。
終於不用每天一放學就急急忙忙往家趕,忙著放羊了,小改一時還有些不適應,她拿起了筆記本,整理著裏邊的小故事,準備開筆寫新文,繼續馬大哈係列,就叫《馬大哈放羊記》。可笑不!羊沒了,她卻有時間寫放羊的日常了······
楊母的離開,好像帶走了姐弟仨的主心骨精氣神兒。家裏很安靜,洗衣做飯和喂雞大姐楊小婭全攬下了,至於打掃衛生等力所能及的小活兒,姐弟仨個誰碰見誰幹。三人既不吵架也不打架了,和諧的不得了。外婆每天傍晚過來,早上離開。
白天,小改帶著楊小弟上學放學,一刻也不敢讓他離開視線範圍,總覺得一眼看不到,弟弟就會不見似的。至於大姐,她白天在家幹些什麽,和誰去玩,玩些什麽,小改也不知道,她管不了,也沒辦法管,隻要不丟,不學壞,不幹壞事,隨她高興。
到了星期天,兩姐妹會一起去地裏幹些農活,楊母知道自己會走,把所有的地全部種成小麥,至於收完麥後地怎麽處理,全部由小改小達楊父最小的弟弟)說了算。
太陽一天比一天大,也一天比一天熱,端午到了,小麥也成熟了,這時候還沒有聯合收割機,有的隻是單收割機或者單脫粒的機器,大部分還是靠人力手動收割。小達回來了一趟,請了幾個人收小麥,四姨丈也來了,他家有收割機也有脫粒機。在親戚和請的工人的幫助下,地裏的莊稼全部收了回來。
收拾幹淨曬幹後,留足需要交的公糧和吃的糧食,小達把多餘的全部賣了,沒大人在家,不敢放太多糧食在家,怕招賊惦記,畢竟家裏晚上隻有一老和三少,院牆和大門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東西丟了無所謂,傷到人就真的完了。賣的錢給了大姐小婭,工人的工資是小達自掏腰包,給他他也不要,四姨丈也是自己搭人搭機器的,一分錢都不沒收,就在家吃了幾頓飯。他們都覺得家裏沒個大人,姊妹幾個可憐扒拉的。
還需要下場大雨才能種秋作物,小達等不及要回去上班了,臨走前交代,遠處的地他給別人種了,就留下村子旁邊的三塊地,離家近,打理著也方便。想種啥姐弟仨商量好了告訴他,他去買種子。等下了雨再回來找人種。
一場大雨過後,家家戶戶都忙碌了起來,小達如約而至,小舅舅,大姑家都來了,用了兩天時間,幫姐弟仨把秋莊稼種上,又都急匆匆的走了,忙種地的忙種地,忙工作的忙工作。
小改和小弟還得上學,楊小婭就去幫親戚家忙了,大忙幫不上,丟丟種子,撒撒化肥等力所能及的活兒,她還是能幹的。不管能力大或者小,有來有往,才是親戚鄰居相處之道。
喜歡重生之這個女主太鹹魚請大家收藏:()重生之這個女主太鹹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