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能頑強地生存下去
字數:4734 加入書籤
就在狗兒陷入絕境的時候,一直跟著幺兒張大貴生活的老爺子張有財看不下去了。
張有財雖然年紀大了,但老爺子心地善良,見不得孩子受苦。
於是,毫不猶豫地將受傷的小狗兒抱回了家,並四處求醫問藥,希望能治好孩子。
張大貴家的生活並不寬裕。
家裏四五個孩子,全靠張大貴和他妻子王采菊下地勞作賣力氣維持生計。
剛開始的幾天,王采菊還能勉強接受老爺子把狗兒帶回家照顧,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耐心逐漸耗盡。
開始在家裏摔摔打打,指桑罵槐,發泄不滿。
山窩窩裏,普遍日子都不好過,地少人多,交通不便,實在是沒有多餘的精力和錢財來照顧一個受傷的孩子。
麵對兒媳的抱怨和指責,張有財雖然心裏很不是滋味,但也理解她的難處。
最終,老爺子帶著小狗兒離開了張大貴家,在廢棄的知青點落了腳。
祖孫倆相依為命,獨自生活。
幸好孩子小,身體素質不錯,養了大半年,算是撿回一條小命。
自從金花出生後,不對,應該說是從劉招娣對那個所謂的尼姑庵詳細地址遮遮掩掩開始,
關於狗兒的身世問題,村子裏就有些流言蜚語。
看兩口子將孩子養得不錯,那些風言風語才逐漸平息下來。
隨著他們家金花銀花相繼降生,狗兒的生活水平愈發不好時。
風言風語以及種種猜測,再一次成為村民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
有人說狗兒是這對夫妻在醫院裏偷來的,
也有人說他是被買來的,或者是抱養的,甚至還有人說是撿來的。
各種說法眾說紛紜,難以分辨真假。
其中,猜測最多的還是偷來的。
證據就是倆懶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哪兒來的錢去買一個孩子,還是個男孩;
再說男娃兒,稀罕還來不及呢!怎麽會有人舍得送給他人養?更別說遺棄了。
張有財自然也聽說過這些傳聞,
特別是當他看到狗兒越長越大,卻與老張家的人沒有絲毫相似之處時,心中的疑慮更甚。
再加上這對夫妻在金花姐弟仨出生前後的態度變化,更是讓他覺得這些傳聞並非空穴來風。
張有財也曾追問過老大,可老大卻堅稱狗兒就是他們親生的,絕對沒有虧待過他。
口口聲聲說身為家裏的老大,多吃點苦、受點累,難道不是必須的嗎?
麵對死不承認的大兒子,張有財無奈地搖了搖頭,走了。
罷了罷了,隻要這兩口子能將孩子撫養成人,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至於這孩子究竟從何處而來,就算問出個所以然來,還能將他送回原處不成?
可誰能想到,那倆個畜生不如的東西,會如此喪心病狂,連個孩子都容不下。
他實在無法眼睜睜地看著這條無辜的小生命,
就這樣葬送在那對狼心狗肺的夫妻倆手中,。
毅然決然地將孩子接走,自己養著。
不管咋說,有他一口吃的,就有孩子半口。
養上兩年,孩子就能立住了。
年幼的狗兒,並非對村裏的流言蜚語一無所知。
尤其是當他遭受打罵時,那個念頭更是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除了咬緊牙關、拚命地活下去,還能怎麽辦呢?
“狗兒”這個名字太過粗俗,也難聽。
張有財便給孩子取了個小名叫“小石頭”。
希望他能像石頭一樣堅韌不拔,無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都能頑強地生存下去。
小石頭的身體逐漸康複後,老爺子便送他去讀書。
不指望他考出大山,隻要會寫會算,不容易上當受騙就行。
村小學的校長,是張有財的本家兄弟。
受張有財所托,給小石頭取了個大名——張毅,
希望他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堅定意誌,在苦難中保持昂揚的鬥誌,
持之以恒地奮鬥,頑強不屈地成長。
前凹村,有人叫他小石頭,更多的人,還是習慣性的喊他狗蛋,
至於‘張毅’,隻有學校的老師會這樣叫他。
祖孫倆的生活十分艱難,小石頭的病,花光了張有財的所有積蓄。
全部生計依賴於老爺子那八分薄田。
一年的收成,交完公糧後所剩無幾。
為了能夠多一些收入,祖孫倆將知青點院子周圍的土地都開墾出來,種上了各種蔬菜,
雖然產量有限,但多少也能多些吃食。
不至於東拚西借,受人白眼。
張有財會竹編,一些竹籃和竹筐不在話下。
然而,山區裏,會這門手藝的人不少,這些竹製品價格低廉,買的人也不多。
盡管如此,老爺子還是編的不亦樂乎。
幸運的是,張有財有一個堂弟,是個獵戶。
見兩人實在是艱辛,送了幾隻小兔子過來,讓他們養大後好換錢。
兔子的繁殖力驚人,養的好了,也是一項收益。
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至少可以讓祖孫倆多些零花錢,不至於太過困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村小學的師資力量薄弱,一個學校,加校長就四個老師,
兩個年級的學生共用一間教室。
小石頭是個聰明的孩子,記憶力非常好,老師教的東西聽一遍就能明白。
懂事的小家夥,知道爺爺沒有太多的錢供他上學。
因此,非常努力,隻用了一年時間,就完成了一二年級的學習內容。
老爺子得知後,心中的喜悅溢於言表,連連保證道:
“隻要小石頭願意,就算砸鍋賣鐵,我也一定會供他讀書!”
上學之餘,小石頭還跟著他堂爺爺進山,學習各種本領。
雖然年紀尚小,但他聰明伶俐,學得也快,偶爾還能打些小動物回來改善生活。
隨著小石頭逐漸長大,家裏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過,
那對無良爹娘,開始頻繁上門,吵著鬧著要把孩子要回去。
不僅如此,他們還經常趁著家裏沒人,
三天兩頭過來拔些菜、偷些糧,
但凡家裏有好東西,總會偷偷摸摸地尋摸走。
尤其是那些用來換錢的小兔子,更是被他們視為己有。
還沒等長成呢,就被弄走了,家裏的鎖,根本攔不住他們。
老的老,少的少,如何護的住。
最終,祖孫倆不得不放棄這門生計。
大隊幹部也曾出麵幹涉過,但那對夫妻根本不以為意,依舊我行我素。
這也讓祖孫倆的生活雪上加霜,一朝回到解放前。
喜歡重生之這個女主太鹹魚請大家收藏:()重生之這個女主太鹹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