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院士將臨
字數:3827 加入書籤
早自習的鈴聲響到第二遍時,走廊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班主任,她今天穿了件深藍色的西裝外套,胸前別著枚嶄新的黨徽,整個人顯得格外精神,腋下夾著的文件夾裏露出半截紅頭文件,深藍色西裝袖口沾著粉筆灰,夾著教案快步走進教室。
“同學們都停筆。”
她敲了敲講台,目光掃過全班。
“現在傳達校方緊急通知。”
隨後,全班翻湧起一陣的合書聲,王思語把錯題本往旁邊推了推,鋼筆尖在紙上洇出個墨點,侯戟則把去年的筆記本塞進物理課本夾層,封麵上牛頓的頭像被折出一道斜痕。
不久,所有人都放下筆抬起頭。
而林此默注意到班主任的教案夾裏露出一角紅頭文件。
“本周五上午九點,中科院陳明德院士帶隊到我校考察。”
李老師打開多媒體控製台,u盤插口發出輕微的電流聲,
“重點參觀新建的創客教室和人工智能實驗室。”
隨即,教室裏一陣驚駭,
接著,便湧起竊竊私語。
“臥槽……院士啊……”
“陳明德老院士?那個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
“天啊,那麽厲害!”
……
班中自然有人知道陳明德的信息,而那人也不吝嗇,直接對著別人就是一套來自大佬的履曆震撼,而班主任並沒有製止這波騷動,因為她同樣深受震撼。
就算是林此默,都淡定不起來了。
畢竟這次來的,是真正屹立於學術巔峰的人士。
陳明德,1974年清華大學物理學學士,而後赴鷹留學,於1980年博士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專業是材料學,後期科研方向為納米材料合成、量子點技術、可持續能源技術。
2011年突破鈣鈦礦電池壽命瓶頸研究,成果入選《science》年度十大進展。
榮譽獎項包括但不限於鷹國材料學會傑出科學家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米科技貢獻獎,學術兼職《advanced aterias》副主編,全球材料峰會常任理事,現任華國科學院院士,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部,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國際材料研究學會rs)理事
而也不僅僅如此。
這位院士在自己的領域宛若昊日,在如今的納米催化領域,就是泰鬥級別的人物,同時期能與同領域相提並論者不過五指之數。
甚至,還引來了其他領域的驚歎。
陳德明在納米催化領域的係統性工作,重新定義了能源材料的研發範式。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besado nikto
“如你們所見,這將是建校以來最高規格的考察。”
隨即,班主任點開ppt,
“校委會決定,由我們高三火箭2)班參與接待工作。"
接著,又是一陣壓抑的騷動。
文藝委員張曉雯開始整裝,趙子豪把校服領子翻得筆挺。
“好了,學生們,冷靜下來。”
班主任的聲音突然提高,
“不過都要好好表現,因為這是對大家綜合素質的肯定,也是難得的鍛煉機會,要知道,院士級的人物,普通人一生都不得見。”
“……”
林此默依舊沒有說話,隻是灰藍色虹膜泛起漣漪,這是老常態了。
他看見李老師的教案夾裏掉出一張設備清單,上麵密密麻麻列著各校支援的儀器,如從普華的智能機器人到紀湍的vr教學係統,甚至還有寶府二中的計算模擬器。
“具體分工如下……”
班主任開始點名,
“王思語負責講解人工智能課程設計,侯戟演示機器人編程,林此默……”
她頓了頓,
“你來做創客教室的導覽員。”
教室裏響起低低的驚歎聲。
“對了,”
班主任合上教案,
“學校還特別強調,要展現我們"五育並舉"的成果,所以體育委員要組織好課間操展示。”
趙虎見此,也端坐整齊。
“全體同學穿秋季正裝校服。”
李老師點開紀律要求文檔,宋體加粗的標題映入眼簾,
“我承認,這事發突然,但校方也很無奈,因為暴雨的緣故,院士團隊本來是要走的,但不知為何,又再度折返。
下麵分工,趙虎組織課間操方陣,劉誌遠……”
她頓了頓,
“負責院士團隊的文化衫發放。”
後排,請假歸來的劉誌遠也正起了精神。
“都別走神,還有。”
“……”
班主任事無巨細的講著文檔,即便這些都是常識,但也要保證毫無遺漏,以確保這次“緊急事件”不至於得到太過遺憾的離場。
而當下課鈴響起時,走廊已經炸開鍋。
“哎呦我去,院士要來!”
“三生有幸啊,同誌們,陳老可是我們國家納米催化領域的學術之峰。”
“不行,我要回宿舍拿一下手機……必須留念拍照!”
“誒,那個同學,你剛才說什麽?”
……
不久後,實驗樓方向率先開來三輛貨車,紀湍一中、普華中學、寶府二中的校徽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喜歡高中的我,參與群神會議請大家收藏:()高中的我,參與群神會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