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蕭景翊
字數:12446 加入書籤
在廣袤的九洲大陸,分為中州、東州、西州、南州、北州、東北州、西北州、西南州、東南州。各州之間,或以滔滔江河、浩渺湖海為界,或以巍峨高山、廣袤草原相隔。在這片大地上,數國紛爭不斷,門派林立,世家門閥多如繁星。天下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混亂不堪、民不聊生的時代,堪稱有史以來之最。
大梁,南境之地,戰雲密布。
三天前,南楚派遣數十萬大軍,分兩路氣勢洶洶地進犯大梁南境。大梁霓凰郡主臨危不亂,分兵兩路,果斷迎擊來犯之敵。
美林關,蕭景翊望著南楚重兵壓境的場麵,往昔的記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此刻,南楚兩路犯境,霓凰郡主奔赴青冥關禦敵,而他則與眾人一同鎮守美林關。
司馬先生那蒼老的聲音響起:“怎麽,小殿下,這般大場麵,莫不是害怕了?”
蕭景翊神色凝重,沒有理會司馬先生的調侃,而是迅速下令:“我感覺不太對勁,青寧,你再去仔細探查一番。”
司馬先生像個老頑童,繼續打趣道:“殿下要是怕了,找個地方躲起來便是,要是嚇得尿了褲子,丟人事小,把命丟了可就不好了。”
蕭景翊眼神堅定,義正言辭道:“我身為大梁皇子,將士們在前線拚殺,我豈有逃命之理?隻有馬革裹屍、戰死沙場,絕無後退半步。”
司馬先生心中暗自佩服,這皇子若受寵,也不會求著霓凰郡主帶他來邊關。這些年,蕭景翊作戰不要命,邊關將士們從最初的輕視,到如今對他充滿敬佩與信任。
就在此時,青雲匆忙來報:“殿下,敵軍開始攻城了!”
蕭景翊匆匆返回城頭,隻見整座城已被敵軍圍得水泄不通,敵軍的數量看起來比預計的更多。
蕭景翊眉頭緊皺:“這是怎麽回事?不是說南楚軍隻有五萬嗎?”
青寧連忙稟報道:“殿下,剛剛打探到,敵軍數量並非五萬,而是十萬。”
根據兵部傳來的消息,南楚五萬軍隊佯攻美林關,實則有十萬大軍走水路攻打青冥關。可如今看來,抵達美林關的楚軍少說也有十萬,看來情報有誤。
此刻,美林關僅有五萬大梁軍隊,麵對兩倍於己的敵軍,蕭景翊心中雖緊張,但更多的是燃起的熊熊戰意。
蕭景翊轉頭問司馬先生:“司馬先生,我們該如何應戰?”
司馬鄰一改往日的嬉笑態度,此刻的他,如同運籌帷幄的主將,扶著城牆,望著來勢洶洶的南楚軍隊。
司馬先生說道:“趁現在南楚軍剛剛圍城,還未安穩紮營,立刻派遣幾隊人馬,分別突圍出去,前往青冥關向郡主報信。”
稍作停頓後,司馬先生轉頭看向蕭景翊,說道:“這件事……你去。”
蕭景翊臉色一沉,不悅道:“我不去。你別因為我是皇子,就處處護著我。若我真的戰死沙場,父皇也不過下道聖旨緬懷罷了。”
司馬先生無奈地看著蕭景翊:“可你畢竟是皇子。”
蕭景翊目光堅定,再次強調:“我既是皇子,更是大梁的將士,唯有戰死,絕無後退!”
司馬先生微微點頭,露出欣慰的笑容,這孩子,已然成長起來了。
一天過去了,蕭景翊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崩潰。十萬南楚大軍輪番進攻,美林關的守軍數量急劇減少,將士們精神高度緊張,好幾次險些讓南楚士兵登上城頭。
蕭景翊目光如炬,沉聲道:“不能再這樣被動挨打了,得想辦法突圍!”
司馬先生微微皺眉,問道:“殿下可有什麽打算?”
蕭景翊眼神堅毅,決然道:“我打算親自帶人夜襲西楚軍營,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司馬先生臉色一變,急忙勸阻:“不可,殿下!此事實在太過冒險,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蕭景翊無奈一笑,苦聲道:“先生可還有更好的法子?如今朝中隻怕還不知情報有誤,哪會派兵救援?我們若不主動出擊,隻能坐以待斃!”
蕭景翊喚道:“青羽!”
青羽聞聲疾步走入帳中,恭敬道:“殿下!”
蕭景翊果斷下令:“召集枳羽營全體將士,即刻待命!”
青羽領命:“是!”
司馬先生依舊堅決反對:“不行,本將不同意殿下以身犯險!”
蕭景翊拿出一張楚軍糧草分布圖,語氣篤定地說道:“先生,這是目前破局的最佳辦法,是我今日帶著青寧他們探查所得。先生是擔心我的身份,還是不相信我的能力?”
司馬先生猶豫了一下,坦誠道:“都有。殿下身份尊貴,且年紀尚輕,此去實在風險太大。”
蕭景翊目光懇切,臉上雖有著委屈巴巴的神情,卻依舊堅定地說:“先生,信我一次!”
蕭景翊生得容貌昳麗,那副委屈的模樣,讓司馬先生一時之間竟有些不忍拒絕。
司馬先生眉頭緊鎖,麵露擔憂之色:“這方法確實太過冒險,你當真有把握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司馬先生心裏清楚,如今一直固守城中,無疑是死路一條,唯有主動出擊,才有可能打破這僵持的局麵。但他對蕭景翊還是放心不下,畢竟蕭景翊還未滿十八歲,如此重大的責任,不知他能否扛得住。
“信我!若有失誤,甘願接受軍法處置!”蕭景翊眼神堅定如鐵,說罷,不等司馬先生回話,便轉身大步走出帥帳。
司馬先生望著蕭景翊離去的背影,微微發愣。剛剛那一幕,竟與當年霓凰郡主何其相似。當年南楚重兵壓境,老王爺不幸戰死沙場,霓凰郡主在眾人的質疑與不屑中接過帥印,親率南境鐵騎於青冥關浴血奮戰。他永遠忘不了當時霓凰郡主那堅定的眼神,那句“矍叔,信我!”和剛才蕭景翊的眼神、話語如出一轍。
司馬先生感慨萬千,輕歎道:“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啊,如今終究是年輕人的天下。隻願我大梁能安穩度過此劫,化險為夷。”
夜幕如墨,濃稠得不見一絲光亮,紅羅關的城門悄然開啟,隱約間,一支軍隊魚貫而出,身影在夜色中若隱若現。
南楚的斥候敏銳地察覺到異動,心急如焚,馬不停蹄地趕回大營,向主帥稟報。
南楚主帥賀蘭軌,年少成名,素有南楚少有的一代帥才之稱,出身賀蘭世家,極受南楚皇室的倚重。此時,他眉頭緊鎖,目光如鷹般銳利,問道:“對方大概有多少人?”
斥候額頭滿是汗珠,神色慌張地回道:“天太黑了,屬下實在沒看清,但最少也有上萬人馬!”
賀蘭軌聽聞,心中愈發疑惑。他與梁國交鋒多年,深知南境鐵騎的作戰風格,斷不會如此貿然出擊,其中必定有詐。
這時,一員虎背熊腰的悍將急道:“大帥,快下令迎敵吧,再晚敵軍就要攻過來了!”
前方軍情緊迫,賀蘭軌來不及細想,果斷下令擊鼓升帳。一時間,一眾武將匆匆趕來,神色凝重。
賀蘭軌目光如炬,大聲喊道:“賀蘭武定!”
“末將在!”那員悍將跨前一步,抱拳應道。
“命你率五千人馬迎擊!若敵方人數超過萬人,立刻放出煙花信號!”賀蘭軌果斷下令。
“是!”賀蘭武定領命而去。
隨後,賀蘭軌又對其餘武將道:“你們各率本部兵馬待命,若看到紅色煙花信號,立刻迂回到美林關城下,截斷敵軍回城之路!另外,派人通知東、西、南三大營,務必加強防備,不得有絲毫懈怠!”
“是!”眾武將齊聲應道。
與此同時,兩萬南境鐵騎正大搖大擺地出關。蕭景翊則帶著精心挑選的兩千名白馬營士兵中途脫離大隊,憑借著腦海中精準的地圖,悄然來到了南楚西大營外。
根據地圖所示,此處正是南楚大軍的糧草儲備地之一,據情報顯示,這裏的守軍大約有一萬左右。
按照蕭景翊的計劃,那兩萬南境軍佯裝主力,直奔敵方中軍大營,吸引敵軍注意力,而他則率白馬營夜襲西大營。
今夜烏雲蔽月,四周漆黑得令人心生恐懼。白馬營將士們身著鋥亮的白袍銀甲,在黑暗中仿佛融入了夜色,這絕佳的時機,正是襲營的好時候。
遠處,廝殺聲驟然響起,梁軍與南楚軍隊已然短兵相接。此時,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前方。
“火把!”蕭景翊一聲令下,黑暗中頓時出現了一片搖曳的火光,那火焰猶如鬼火般,帶著致命的氣息。
“殺!”蕭景翊大喝一聲,率軍如猛虎般掩殺過去。西大營的守將毫無防備,萬萬沒想到竟有人敢在此時來偷襲。
白馬營如同一把利刃,輕鬆突破了西大營的防線。將士們遇到草堆便投擲火把,瞬間,整個軍營燃起了熊熊大火。酣睡中的南楚士兵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打得措手不及,等他們反應過來時,眼前已是一片火海,在刀光劍影中,許多人還未清醒便丟了性命。
中軍大營這邊,賀蘭武定與梁軍狹路相逢。經過一番激烈廝殺,賀蘭武定確定對方人數遠超自己,當機立斷,放出了煙花信號。
賀蘭軌看到煙花升空,立刻下令早已準備好的諸將率軍出擊。諸將紛紛繞到美林關城下,布置起了一道密不透風的人牆。
美林關上的司馬先生看到這一幕,神色鎮定,一切都在蕭景翊的預料之中。他目光掃視著城下的敵軍,估算著對方起碼有七八萬人馬,心中戰意盎然,躍躍欲試,大聲下令道:“傳令全軍,嚴陣以待,聽我號令,隨時出擊!”
賀蘭軌收到軍隊已在城下完成合圍的消息,心中卻始終有一股不安的感覺。突然,手下有人來報,西大營火光衝天。賀蘭軌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梁軍正麵攻打中軍大營是假,迂回夜襲西大營才是真正的目的。
賀蘭軌憤怒地罵道:“混蛋!我早就告誡他們不可懈怠!立刻調集人馬增援西大營!”
還沒等傳令兵下去,又有人來報,南大營也遭到了襲擊。緊接著,又有幾人匆匆來報,各大營均陷入了混亂,情況岌岌可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整個南楚陣營瞬間亂成一團。而在美林關下擺好陣型的南楚軍隊,看到大營方向火光衝天,心中慌亂不已。要是大營有失,他們都將陷入絕境。
司馬先生親自披掛上馬,寒光一閃,佩劍高舉,大聲喊道:“兒郎們,聽令!不要管什麽隊形,隻管奮勇衝殺!”
數萬人馬原本已向後撤了一段距離,誰能料到美林關守軍會突然從背後主動出擊。在這突如其來的衝鋒下,南楚軍徹底亂了陣腳,士兵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踩踏事件不斷發生,慘叫聲此起彼伏。
天漸漸破曉,喧囂聲漸漸平息。賀蘭軌帶著殘餘的南楚軍狼狽後撤百裏,此時的軍隊早已戰力大減,十不存一。他一身狼狽,手中的佩劍因砍殺敵人而出現了缺口。
賀蘭軌看著身邊所剩無幾的士兵,心中滿是不甘,冷冷地問道:“我們還剩多少人?”
一個小兵戰戰兢兢地回道:“稟告大帥,屬下也不清楚。”
賀蘭軌冷冷地瞥了小兵一眼,心中滿是無奈。曾經的大軍主帥,如今身邊卻無可用之將,隻有幾個小雜兵相伴,實在是淒涼至極。
司馬先生滿臉關切,焦急地問道:“小子,你沒事吧?”
蕭景翊神色鎮定,輕描淡寫地說道:“沒事,這些都是別人的血。”
司馬先生嘴角微微上揚,笑著罵道:“臭小子。”
蕭景翊目光堅定,分析道:“先生,如今南楚軍損失慘重,糧草也已斷絕,已經無法再構成大的威脅了。依我看,不出幾日,他們必定會撤兵。”
司馬先生微微點頭,說道:“確實如此。這次你立下了大功,等會兒我寫好軍報,派人快馬加鞭送往京都。”
蕭景翊卻搖了搖頭,神色嚴肅地說道:“這倒不著急,這場仗還沒有打完呢。”
司馬先生臉色瞬間凝重起來,警惕地問道:“你小子又在打什麽主意?南楚軍如今雖已是哀兵,但正所謂哀兵必勝,你可要小心他們狗急跳牆,反咬你一口。”
蕭景翊不慌不忙,解釋道:“叔,剛才我抓了幾個南楚的將軍,問了一下情況。這次來美林關的是賀蘭軌,南楚軍總共興兵三十萬,其中十八萬去了青冥關,十三萬來到了美林關。”
司馬先生聽到這個數字,震驚地脫口而出:“三十萬!”他與南楚交戰了大半輩子,還是第一次遇到南楚傾全國之力發動進攻。
司馬先生心急如焚,說道:“那我得趕緊上報京城,讓他們速速派兵支援郡主,青冥關那邊霓凰郡主隻有八萬人馬,情況危急啊。”
蕭景翊卻冷靜地說道:“叔,現在派兵支援已經來不及了。我們的兵力本就不多,而且青冥關和我們這裏距離太遠,靠京城的援兵更是難上加難。”
司馬先生眉頭緊皺,問道:“殿下,那你有什麽想法?”
蕭景翊眼神堅定,說道:“給我五千鐵騎,我趁著前方南楚潰軍還沒有整頓好,繞過他們,直奔南楚邊境……”
司馬先生大驚失色,憤怒地罵道:“臭小子,你瘋了!這太冒險了!”
蕭景翊胸有成竹地說道:“如今南楚境內兵力空虛,隻要讓南楚知道他們在美林關大敗的消息,我再在邊境製造聲勢,他們必定會從青冥關撤軍回防。”
司馬先生著急地問道:“那要是賀蘭軌率軍回國呢?到時候你腹背受敵,該怎麽辦?”說著,他一把抓住蕭景翊的胸甲,滿臉的焦急與憤怒。
蕭景翊不緊不慢地說道:“我隻要五千騎兵,我又不傻,不會讓賀蘭軌抓住我的。打不過我就跑,他現在糧草都沒了,就算想追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司馬先生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你給我活著回來!”
蕭景翊咧嘴一笑,應道:“好嘞!”
司馬先生望著遠方,默默自語道:“郡主,末將實在是沒有別的辦法了,隻希望這孩子的計劃能成功,為你解了重圍。”他原本就已年邁的身子,此刻顯得越發疲憊,心中滿是憂慮。
蕭景翊帶著五千騎兵毅然出發,而此時,美林關的戰事結果已逐漸傳開,各方勢力紛紛聽聞。用不了多久,朝堂之上和江湖之中,眾人的目光都將聚焦在蕭景翊身上——這個在皇室中不受寵的皇子,即將成為眾人議論的焦點。
琅琊山,雲霧繚繞,一隻信鴿拍打著翅膀,奮力展翅翱翔。它穿梭於朦朧的雲層之間,湛藍的天空下,憑借著與生俱來的方向感和日複一日的訓練,很快便抵達了目的地——神秘的琅琊閣。
閣中,一名仆從神色恭敬,匆忙走進內室,對著端坐的少閣主稟報道:“少閣主,南境傳來消息。大梁在此次戰事中大獲全勝,南楚軍隊兵敗如山倒,想必此次元氣大傷。”
少閣主藺晨微微頷首,目光平靜地吩咐道:“把這消息傳給江左盟那邊。”
“是。”仆從領命而去。
廊州
在一間暖閣之中,火爐裏滾燙的木炭熊熊燃燒,散發出陣陣熱氣。旁邊,一位俊美的男子身披狐毛大氅,烏發披肩,臉色略顯蒼白,毫無血色的嘴唇微微顫抖,眼神中透露出曆經滄桑的疲憊。他右手拿著一本書,左手握著暖手壺,有氣無力地開口問道:“衛錚那邊怎麽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時,黎綱快步走進來,恭敬回道:“衛錚說,他接到宗主您的命令,前往美林關支援雲南王府的司馬矍。可等他趕到美林關的時候,這場仗已經打完了。而且,是蕭景翊在深夜率領奇兵,一舉擊潰了南楚大軍。”
說著,黎綱將手中的一封信遞給了梅長蘇。梅長蘇接過信,緩緩打開,目光在信上掃過,腦海中不禁回憶起往昔的種種。沉默良久,他微微歎息道:“沒想到,當年那個令人心疼的孩子,如今也能獨當一麵了。”
梅長蘇頓了頓,眼神變得堅定,吩咐道:“去調查一下這些年景翊的經曆,能安插幾個人在他身邊最好。”
“是,宗主。”黎綱領命,轉身離去。
梁國,金陵城。
“南境急報,南境急報!”一匹快馬如離弦之箭般在大街上疾馳而過,直奔皇宮而去。大街上的行人紛紛自覺退至路旁,臉上滿是緊張之色,彼此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皇宮之內,一道道口諭迅速發出,急召朝中重臣前往養心殿議事。梁國最受寵的兩大皇子——太子和譽王,也都收到了口諭,不敢有絲毫耽擱,急忙往宮內趕去。
養心殿中,梁帝蕭選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手中緊握著一封來自紅羅關的急報。
梁帝怒目而視,高聲喝道:“兵部尚書何在?”
“臣在。”兵部尚書李林戰戰兢兢地站了出來,額頭上已滿是汗珠。
梁帝質問道:“南楚此次犯境,究竟來了多少人?”
李林聲音顫抖地回道:“啟稟陛下,美林關五萬,青冥關十萬。”
梁帝怒不可遏,咆哮道:“兵部是幹什麽吃的!美林關傳回消息,三十萬,是三十萬。”說罷,便將手中的軍報狠狠扔到了李林身上。
李林嚇得臉色蒼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一個勁地磕頭求饒。梁帝心中雖怒火中燒,但還不至於要取李林性命、革除其官職,隻是象征性地給了點懲罰,便讓李林退了下去。
梁帝緩緩開口道:“此次美林關軍情危急,多虧了景翊不顧自身安危,力挽狂瀾。”
眾人聞言,私下裏麵麵相覷。蕭景翊這個名字,他們早就拋諸腦後了,太子和譽王更是眉頭緊鎖,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梁帝揉了揉發疼的額頭,下旨道:“封景翊為秦王,賜黃金萬兩,白銀千兩。這些年,這孩子在外麵也吃了不少苦。等這場仗打完,便宣他回朝吧。”
梁帝對蕭景翊本就沒什麽印象,蕭景翊的生母隻是一個普通宮女,當初是梁帝醉酒後寵幸了她,才有了蕭景翊。蕭景翊母子一直不受寵,其生母至死也隻是個宮女,未獲追封,而蕭景翊也一直不被梁帝所喜愛。
蕭景翊此次立功,讓梁帝心中隱隱覺得這個兒子似乎有些脫離了自己的掌控。若是繼續把他放在邊境,誰知道他還會立下多少軍功,怕蕭景翊有了別的心思。
梁帝強壓心中思緒,目光如鷹隼般掃視著大殿中文武百官,沉聲道:“如今青冥關局勢危急,誰願領兵前去支援霓凰?”一時間,大殿內鴉雀無聲,眾人皆低頭不語,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梁帝臉色愈發陰沉,怒火在眼中閃爍,大聲怒道:“偌大的朝堂,竟連一個敢領兵的人都找不出來!”
就在這時,一道身影挺身而出,高聲道:“父皇,兒臣願往!”
梁帝定睛一看,原來是譽王。他微微皺眉,心中清楚,譽王在帶兵打仗方麵雖不至於一竅不通,但也實在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能力。在處理政務和權謀黨爭上,譽王的確是個厲害角色,但這帶兵作戰,著實不是他的強項。
譽王自然也明白父皇的心思,他之所以敢站出來,不過是想借此機會向梁帝表明自己的態度。即便打仗不行,也要讓父皇看到自己願意為其赴湯蹈火的決心。
果然,梁帝的臉色逐漸緩和,火氣也消了一半,他讚許地看了譽王一眼,說道:“行了,朕知道你是真心想為朕分憂,可這帶兵打仗並非你的長處,此事你就不必操心了。”
譽王臉上露出欲言又止的神情,似乎心有不甘,但最後也隻是悄悄歎了口氣,退到了一旁。他的這些舉動,都是演給梁帝看的,而梁帝自然也將這一切看在眼裏。
太子陣營的寧國侯謝玉把這一幕盡收眼底,心中暗自思忖:譽王這手段,果然厲害。
太子見狀,緊接著站了出來,恭敬道:“父皇,兒臣雖無統兵之才,但鬥膽舉薦一人。寧國侯謝玉定能擔此重任。”
謝玉不緊不慢地走出隊列,朗聲道:“陛下,如今國家正值用人之際,臣願領此重任,帶兵前往南境。”
盡管太子已經表態,謝玉也主動請纓,但梁帝臉上對太子的不滿並未減少分毫,隻是微微點了點頭,隨後當眾下旨,命謝玉領兵出征。
就在這時,一陣高呼傳來:“南境大捷,南境大捷!”
“我大梁南境鐵騎陣斬二十萬南楚精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捷報傳來,眾朝臣原本已準備離開養心殿,卻又被皇帝一道口諭召回。
捷報的大致內容是,蕭景翊率領五千輕騎,在南楚邊境攪得天翻地覆,令楚帝惶恐不安。楚帝不得已,快馬加鞭召回了攻打青冥關的大軍。當時的楚軍正與我方陷入膠著對峙,一旦後退,便會潰不成軍。
然而,楚帝連發三道聖旨,楚軍無奈之下隻能撤離。為了掩護主力,楚軍留下一部分人馬殿後。但最終,霓凰郡主抓住機會,親率南境鐵騎衝殺過去,楚軍大敗而逃。
而賀蘭軌率領的殘軍在撤回邊境時,不慎中了蕭景翊設下的圈套,大軍再次遭受重創。賀蘭軌身中數箭,生死未卜。
這一仗,大梁殲滅了將近二十萬楚軍,南楚國力大減。至少在十年之內,南楚再無能力對大梁動用重兵。
太監總管高湛當眾念完這封捷報,尤其是念到“南楚境內人人懼怕十殿下威名,楚民皆言,其名可使小兒止啼!”時,眾人皆麵露震驚之色。誰能想到,蕭景翊竟立下如此赫赫戰功。
梁帝:“吩咐下去,加賜秦王為雙珠親王。”
美林關
司馬先生神色鄭重,低聲稟道:“殿下,陛下已下旨封您為秦王,召您回都城。”
蕭景翊微微眯起雙眼,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意,緩緩說道:“看來他是開始忌憚我了。”
司馬先生張了張嘴,卻一時不知如何回應,隻能麵露難色。
蕭景翊目光堅定,接著說道:“矍叔,我把枳羽營交給你了。如今枳羽營的戰力絕不能輕易暴露在眾人眼前,還望您能妥善掌管。”他深知,一旦枳羽營的實力公之於眾,梁帝對他的忌憚恐怕會更甚。
頓了頓,蕭景翊望向遠方,眼神中閃過一絲迷茫,輕聲問道:“叔,您說我此番回都城,還能再回到這邊境嗎?”
司馬先生拍了拍蕭景翊的肩膀,語氣堅定地說道:“會的,殿下。隻要您想回來,這南境的土地定會等著您。”
有引用其他文章
喜歡綜影視進入影視世界請大家收藏:()綜影視進入影視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