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字數:4623   加入書籤

A+A-


    年羹堯過府這一日,允祥和年羹堯聊的如何她不知道,但是她和年羹堯的夫人覺羅氏聊的倒是很愉快。
    相比於年羹堯的桀驁,他的夫人倒是很謙遜。
    覺羅夫人的阿瑪隻是國公,她又不是撫蒙,所以出嫁的時候並沒有品級,雍正元年,雍正加封年羹堯和其父年遐齡時,也將覺羅夫人封為固山格格。
    清婉笑著將人扶起,道:“咱們也是一家人了,格格不必多禮。”
    覺羅夫人也順勢笑道:“難怪貴主兒說福晉待人最是和善,每每提起福晉都是讚不絕口,我一進門見到福晉,隻覺是如沐春風。”
    清婉摸摸臉,衝身邊的人笑道:“瞧瞧,倒給我誇的不好意思了。”又與她寒暄。
    年羹堯這人雖是翰林出身,卻身材高大,文武雙全的,從康熙後期寵臣到雍正寵臣,能力可見一斑,但隻有一點短板,就是不識滿文。
    但與皇帝的很多的密折又需要滿文書寫,他既不不識滿文,就更別說書寫了,這種情況在官場並不少見,所以很多漢臣身邊總少不了漢文和滿文的幕僚。
    但年羹堯在一方麵不僅有幕僚還有他的夫人。
    覺羅夫人精通雙語,常幫年羹堯翻譯密折,雍正知道此事後,對覺羅夫人自然也是不吝賞賜。
    清婉有些疑惑這般出挑的格格,以前竟是沒有半點沒有聽說過。
    覺羅夫人極為善談,說起西北的人文風景,侃侃而談,引經據典,讓屋內眾人心生向往。
    清婉不由感歎年羹堯好福氣,兩位夫人都是這般出色。又思及他強娶蒙古貝勒之女為妾的事,這樣的私德卻能有這樣好的兩位夫人。
    她心裏雖然想的別的,但是麵上不顯,時不時的搭話,場麵一直很熱絡。
    但對於覺羅夫人對西北那邊關於允祥態度的試探,清婉也隻是岔開。
    覺羅夫人見問不到什麽,又問起了另一件事:“福晉可了解隆公爺的那位新夫人。”
    這位新夫人指的就是李四兒,李四兒本隻是隆科多的妾,但早在幾年前李四兒就以命婦自居,不過隆科多那時是既是康熙的小舅子又是心腹,也無人敢對這件事提出質疑。
    後來雍正登基 ,隆科多更是光明正大的將李四兒扶正,就更無人去談論李四兒的出身了。
    年羹堯的長子要過繼給隆科多,說起來外人大概都不會信,最掛念這件事的人是其實是覺羅氏。
    她與納蘭夫人本在閨中就相識,後來她遵從父命嫁給年羹堯為續弦,也把這孩子帶在身邊好幾年。
    後來,雍正命年羹堯將幾個孩子送回京為人質,年熙對她所生的幾個孩子也盡到了長兄之職,所以她對年熙是有母子之情的。
    她常年跟著年羹堯在外,對李四兒的了解隻來源於京中傳聞,年家又沒有能出去交際的人。
    不是沒想過問貴妃,但是貴妃說一句就要喘三口氣,她也問不出口。
    更何況,貴妃對雍正的這個旨意一句話都插不上,問她除了給她憑添煩惱之外,也無甚用。
    至於她娘家嫂子們,打聽的也隻有京中傳聞,今日說到這裏了,她幹脆試探性的問問。
    想起知道這件事那日,她隻覺一股不可思議的荒唐感襲上心頭。
    年羹堯近些年有些口無遮攔,對於這事也憤憤,直抱怨道:“萬歲爺既然替隆科多算了,他命中有三子,那就讓他回去生,我和隆科多,無親無姻的,過繼我的長子叫什麽事,簡直荒唐。”
    年熙畢竟是他與早逝發妻唯一的孩子,他與納蘭夫人感情不錯,還為納蘭揆方和其郡主夫人寫過墓誌銘,要將這個長子過繼出去,他也是百般不舍和不滿。
    對於此事,隆科多也是諸多不滿,但再多不滿,兩人的謝恩折子卻寫的漂亮。
    清婉想到她是為了年熙,有心想說幾句,但她與李四兒還真沒見過,也隻是聽聞。
    倒是靜婉的婆婆烏雲珠和隆科多的原配夫人同出一族,都是赫舍裏氏,說不好她還能了解一些,不過清婉也不可能把人推到靜婉那裏去。
    所以隻搖頭道:“隻是聽說過,倒沒見過人,更別說了解了。”
    覺羅夫人雖有可惜,但也了然,隆科多雖然在雍正麵前得臉,但不能和怡親王相比,清婉自然沒有必要去巴結李四兒,李四兒的風評又不好,沒有交往也實屬正常。
    送走了年羹堯夫妻後,允祥的臉色並不好,他疲累的揉揉額頭,罵了一句“不識抬舉。”
    清婉將使女托盤裏的藥端到他身邊,允祥看也沒看地一口喝了下去,臉也不由皺起。
    清婉忙著給他倒了水:“好歹看一眼也看一眼知道是什麽,怎麽抬起碗來就往嘴裏灌。”
    允祥漱了口才舒展開眉頭:“換藥方了?”
    清婉笑道:“王爺這舌頭,這都能嚐出來,太醫說換了一味。”
    說著就打了一個噴嚏,她遮住口鼻,又咳了兩聲。
    “怎麽還不見好?”她自打回來後就感了風寒,吃了幾天藥也還有些鼻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如今天氣冷了,可能是適才出門又吹了風,慢慢將養吧。”清婉潤了潤嗓子後才道。
    她好幾年沒這麽生過病,這次一病,倒把身邊幾人都嚇了一跳。
    允祥起身到桌案後麵,也沒叫人,自己磨墨寫了一張方子,又在背後的博古架麵前挑挑揀揀地拿下一個粉色斜石荷花形鼻煙壺連同那張方子一起交給張瑞。
    這才道:“要我說,你也別出門了,好好在屋裏待著。”
    清婉道:“哪有這麽緊張,我又不是晦疾避醫的人,該吃藥吃藥,等時候到了,自然也就好了。”
    允祥正想說什麽,倒覺得這話熟悉,頓了一下才笑道:“好啊,拿我的話堵我的嘴呢。”
    “怎麽會呢?我隻是覺得王爺說的有道理。”清婉自然不會承認。
    允祥無奈搖搖頭:“你如今病著,也不好見甘珠爾,我把孩子帶進宮去和八阿哥做個伴,正好弘晈和明昭也在宮裏,晚上他們能哄著點。”
    自打清婉風寒以來,就不讓甘珠爾再往她跟前湊,那孩子都鬧了幾天了。
    “也好。”甘珠爾等到了入學的年齡,和他兩個哥哥一樣也是要進宮的,現在多去幾次習慣習慣也好。
    倒是福慧,雖然比甘珠爾要大,但是他年齡小,身子又弱,雍正隻求他平安長大,所以也不像要求其他皇子阿哥那樣要他往死裏學,不然也不能說讓甘珠爾去和福慧作伴。
    過了一會,張瑞托著允祥交給他的那個鼻煙壺回來,交到允祥手裏。
    允祥打開聞了一下,依舊蓋上交給清婉。
    清婉打來在允祥的示意下聞了一下,又狠狠地打了一個噴嚏,倒是感覺鼻子通暢不少,誇道:“王爺越發精通藥理了。”
    允祥笑道:“有用就好。”
    清婉聞了一下後,細細把玩著允祥挑出來的這個鼻煙壺,道:“這是宮裏的手藝,還是咱們府上的?倒是精巧。”
    自允祥管了造辦處後,慢慢地,也把怡親王府當半個造辦處用,有時也有物件進呈到宮裏。
    允祥道:“是咱們府上的,這次新招的這批匠人手藝倒是不錯。”
    這話清婉是認同的,最近送來的東西府裏的人都挺喜歡。
    允祥又略坐了會,道:“我這就進宮去了,今晚大約是不回來的。”
    今日他和年羹堯的談話,還得去和雍正說一聲。
    養心殿有兩間值房,是為他們這些不能出宮的王公大臣準備了,允祥有時和雍正議事晚了,也會歇在那裏。
    所以清婉並不吃驚,隻讓人收拾了他的朝服等物讓張瑞帶上。
    而允祥說要帶甘珠爾進宮,也沒等,今日就把人帶走了。
    喜歡清宮之不逢春請大家收藏:()清宮之不逢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