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事故的核心區域
字數:3731 加入書籤
待坍塌停止,賈維斯小心翼翼地檢查機甲的受損情況,同時通過攝像頭觀察那對母女的狀態。幸運的是,母女二人除了受到驚嚇,身體並無大礙。賈維斯操控機甲的手臂和膝蓋,抵住地麵。然而,機甲此時被一堆石塊和建築物殘骸死死壓住,動彈不得。
機甲的腿部被一塊重達數噸的巨型水泥板牢牢卡住,背部也被多塊尖銳的金屬梁刺穿防護層,嵌入了部分關鍵部件。若要自救,必須先移除這些阻礙。如果自己離開,大可全功率展開推進器,巨大的推力足以讓自己飛離此地。
但是這對幸存者母女而言,就意味著滅頂之災。所以,賈維斯通過遠程程序迅速連接到位於空中上方的維羅妮卡係統補給站,啟動了自救行動。
賈維斯先將指令下達給維羅妮卡係統,絞肉粉碎器模塊率先響應。同時就在高空中,該模塊迅速進行結構重組,原本的粉碎部件重新排列組合,構建出一個直徑數米的巨型圓形切割裝置。隨著一陣低沉而有力的啟動轟鳴聲,切割裝置的刀片飛速旋轉起來。
切割裝置在精準操控下,緩緩朝著下方的廢墟靠近。它對準機甲上方堆積的水泥塊,開始一寸一寸地切入。磚石和混凝土在高速旋轉刀片的強力撕扯下,紛紛破碎成碎屑。切割過程中產生的震動,不時有小石塊從更高處滾落,砸在機甲上,進一步加劇了緊張的氛圍。
賈維斯時刻關注著切割進度,同時,他還通過攝像頭密切留意著母女的狀況,確保她們沒有受到二次傷害。母女二人緊緊相擁,臉上滿是驚恐,但賈維斯通過通訊係統傳來的沉穩聲音,給了她們些許慰藉。
當圓形切割完成,賈維斯立刻啟動監獄式隔離倉模塊。隔離倉從補給站底部彈出,沿著切割好的圓形區域邊緣迅速向下伸展。艙體底部的金屬片一片接著一片彈出,相互拚接、組合,發出清脆的撞擊聲。很快,隔離倉的主體框架初步成型,將切割好的那部分水泥塊籠罩其中。
緊接著,隔離倉的側麵開始彈出一根根粗壯的機械臂,迅速朝著被切割的水泥塊伸展過去,精準地抓住水泥塊較為穩固的部位。同時啟用速擊擒鎖臂鎧模塊。在空中調整方向後,朝著廢墟中嵌入的鋼筋伸去。一接觸到鋼筋,臂鎧瞬間發揮 “擒鎖” 功能,金屬部件相互咬合,將鋼筋牢牢鎖住。
準備就緒後,賈維斯下達了最後的指令。擒鎖臂鎧模塊的推進器瞬間啟動,強大的推力使得臂鎧猛地向上提拉。整個被切割好的圓形區域的水泥塊,如同被串起來的5米巨大 “肉串”,緩緩被抬起。機甲上方原本沉甸甸的壓力得到一定釋放,原本被死死壓住的機甲,開始有了鬆動的跡象。
考慮到此時機甲與外界的距離已相對較近,賈維斯切換策略,調用幾個備用手臂模塊。它們穩穩地抓住剩餘的石塊和建築殘骸,一塊一塊地進行搬運。直到腿部那塊巨型水泥板被清理出去,機甲這才緩緩抬起身子,讓背上的石塊盡可能朝著兩邊掉落,最後找到合適的時機,一手抱住母女倆,飛到控製,將兩人放到了幾公裏外的地麵上。
鄧邵望了眼機甲的方向,隨後繼續自己的拆遷工作。
賈維斯將母女倆放下後,在重新回到地下停車場的空中,完成了背部和腿部的換裝,繼續接下來的救援。
終於,在鄧邵來到地下停車場時看看是否需要幫助,機甲也完成了最後一位幸存者的救助。
“走吧,鄧邵,剩下的則交給他們了。”賈維斯的聲音在鄧邵的通訊工具上出現。
於是,一人一機甲,便開始朝著事故的核心區域去。
......
“我需要盡快確定事故原因,按現場情況推演,懷疑他們在破解核反應堆的能量轉換機製時,沒有掌握核心的能量穩定算法。常規核反應堆的能量輸出相對穩定,而我們的核反應堆采用了量子糾纏態下的能量調控技術,能量波動極為複雜且微妙。他們在嚐試複刻時,無法精準控製量子層麵的能量漲落,導致能量失衡。
再加上他們使用的是閹割版的懸浮球,這類懸浮球缺少對輻射吸收飽和度的智能調節機製。當輻射量超出預期,懸浮球持續吸收卻無法有效轉化或存儲,最終因吸收過載而引發了鏈式反應,進一步促進了爆炸。” 賈維斯跟會議室的眾人解釋著。
李奧聽到了一個自己熟悉的名詞“量子糾纏態下的能量調控技術”,當時自己第一次見證機甲核反應堆的時候,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失控了,要不是因為賈維斯設計的各種保護措施,估計自己已經引發世界級別的災難了。“想倒是想周全了,但這裏麵的風險僅僅靠那些個懸浮球是肯定不夠的。”
這些個懸浮球,從島國戰役結束後,便肩負著一項極為龐大且意義深遠的使命。
這項宏大且意義非凡的懸浮球工程,由華國憑借其卓越的組織協調能力牽頭引領,y 集團則作為技術核心支柱,毫無保留地貢獻出頂尖科技,在各國齊心協力的配合下逐步推進。工程起始於島國周圍的海域,以島國為原點,向五大洋的廣袤水域延展,開啟了一場持之以恒、不知疲倦的使命之旅。懸浮球宛如一位忠誠的海洋衛士,又似一個永不停歇的吞噬者,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持續作業,專門針對那些核廢料所產生的輻射物質展開清理行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懸浮球所采用的能量轉化技術,實則源自賈維斯的精心改良,確切來說是閹割後的版本。李奧做出這一決策有著深遠考量:一方麵,核心技術的珍貴與敏感性,絕不願意看到 這項的核心技術輕易泄露,淪為他人謀取私利的工具;另一方麵,考慮到當前人類科技水平參差不齊,貿然將過於超前的技術全盤托出,恐會讓各國因難以理解和接受 y 集團技術的先進性,從而引發恐慌與混亂。
畢竟,人類的本性中,對未知事物往往懷有深深的恐懼,這種恐懼一旦被放大,極有可能引發難以預估的麻煩。
當懸浮球接觸到核廢料散發的輻射時,其內部的量子級能量轉換裝置便迅速啟動。裝置中的特殊材料能夠與輻射粒子產生神奇的量子糾纏現象,借助精妙絕倫的物理機製,將輻射所攜帶的能量逐步轉化為電能。這些電能一部分用於維持懸浮球自身的各項功能運轉,確保其能夠穩定、持續地吸收輻射;
另一部分則通過前沿的無線能量傳輸技術,被高效輸送到位於沿海地區的能量收集站。收集站將這些電能妥善存儲起來,經過一係列精密的變壓、整流等處理工序後,順利接入當地的電網,為周邊城市的工業生產、居民生活等提供清潔、穩定的電力,切實將核廢料的危害轉化為造福人類的能源。
畢竟作為閹割版本,在整個工程體係中,懸浮球並非孤立無援。眾多的監測衛星如同忠誠的守望者,環繞地球持續運轉,時刻關注著懸浮球的位置、工作狀態以及周圍海域的輻射強度變化。一旦發現某個區域的輻射量異常升高,或是懸浮球出現故障,衛星便會以極快的速度將信息傳遞給地麵控製中心。
控製中心的工作人員,他們會根據具體情況,憑借精湛的專業技能遠程操控懸浮球調整工作模式,或是迅速派出裝備精良的維修船對其進行維護,全力保障懸浮球的穩定運行。而在五大洋的關鍵節點位置,還設有能量中繼站。
這些中繼站不僅能夠增強懸浮球與控製中心之間的通訊信號,確保指令的準確傳達與反饋,還能對懸浮球傳輸過來的電能進行暫時存儲和靈活調配,以應對諸如惡劣天氣、設備突發故障等各類突發狀況,確保整個工程的電力供應穩定可靠。
喜歡買不起手辦就造出了鋼鐵俠這件事請大家收藏:()買不起手辦就造出了鋼鐵俠這件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