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三體問題

字數:4129   加入書籤

A+A-


    會議室裏,曾經賈維斯所闡述的嚴峻內容,此刻正一一殘酷地呈現在李智博眼前。李奧緊盯著全息屏幕上那刺眼的 6.21,這一數字仿佛是命運無情的宣判,令他再度陷入長久的沉默,喉嚨像是被無形的枷鎖鎖住,難以發出一絲聲音。
    “這樣…… 嘛……” 李智博喃喃自語,心中猶如翻江倒海,五味雜陳。各種複雜的情緒在他胸腔中瘋狂交織、翻湧,一時間,千頭萬緒湧上心頭,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那是不是意味著,如果我們能夠達到二級文明的水準,就有希望免遭這些滅頂之災呢?” 李智博懷揣著一絲微弱的希望,試探性地問道。
    “所以,我們如今能做的,唯有祈禱他們不會將我們視作螻蟻,肆意玩弄於股掌之間。” 李奧苦笑著回應。
    “樂觀些看,就像《三體》小說裏描繪的那樣,從量子通信到曲率驅動,人類技術的飛躍大多源於對三體文明的逆向工程。而當下,至少我們還有賈維斯這樣來自高科技文明的助力,不是嗎?” 李智博試圖從絕境中尋得一絲慰藉,言語間流露出對未來的渴望。
    李奧自然明白李智博所指,若不是有賈維斯的存在,地球或許真的早已氣數殆盡。隻是他們以為的這是李奧創造出來的,而他本身就是更高級文明的產物。
    “所以,現階段我們提出的,更多的隻能是全力防禦,一切,就看外星文明下一步究竟會作何反應了。” 李奧說道。
    “難道我們就不能效仿《三體》小說中的情節,通過向宇宙廣播外星文明的坐標,以此來脅迫他們,令其不敢輕易入侵地球嗎?” 李智博眉頭緊鎖,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
    “麵對如此強大的外星文明,這種方式恐怕難以起到預期的效果,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賈維斯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一,科技差距太過懸殊。此次來襲的外星文明,能夠隨心所欲地操控空間維度,自如運用超強能源技術,而人類在這些前沿領域幾乎處於懵懂無知的狀態。如此巨大的科技鴻溝,使得人類根本難以尋覓到行之有效的脅迫手段。即便人類不顧一切地廣播該文明的坐標,以他們領先地球數萬年甚至數億年的科技水平,或許有足夠的能力輕鬆化解其他可能出現的威脅,又或者,他們壓根就不在乎其他文明的攻擊。”
    “其二,文化價值觀截然不同。在《三體》小說中,三體人將生存視為第一要義,故而對星係坐標暴露後可能引發的生存危機深感忌憚。然而,此次的外星文明極有可能是等級森嚴、霸權主義盛行,相較於生存,他們或許更為注重自身至高無上的權威和統治地位。對於生存的擔憂,在他們心中的比重或許遠不及三體人那般強烈,甚至有可能為了維護其在宇宙中的霸權地位,甘願冒險,自然也就不會因為坐標暴露而停止對地球的入侵。”
    “其三,溝通方式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障礙。人類與該外星文明在科技與文化層麵存在著天壤之別,這極有可能導致雙方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人類難以洞悉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邏輯,自然也就無法找到能夠製衡他們的脅迫點。反觀《三體》小說中,人類與三體人之間好歹還存在一定程度的溝通與相互理解,這才使得脅迫策略有了實施的可能性。但此次的外星文明,很可能從心底就不屑與人類進行交流,如此一來,脅迫一說便無從談起。”
    “別再把《三體》小說當作拯救地球的寶典了,無論人類的想象力多麽豐富,終究也隻是人類的想象罷了。他們也真是有趣,竟然推崇這位作家推崇為人類拯救官。” 李奧微微搖頭。
    “是啊,前兩天那位作者主動聯係我們聯盟,請求給予保護支援。如今,已經有不少狂熱分子天天在他家門口聚集,高聲呼喊著《三體》小說裏的各種名言和口號,場麵混亂不堪。” 何依霖在一旁補充道,神色間滿是憂慮。
    “罷了,不說了,身心俱疲。加油吧,地球。” 李奧長歎一聲,緩緩褪去身上的機甲緩緩離開了會議室。他的背影,孤獨而又堅定,仿佛承載著全人類的希望與絕望。
    “加油,地球!” 李智博坐在了會議室的椅子上,看著窗外悠悠說道。
    自那天後,鋼鐵俠提出的 “伏羲計劃” 全票通過。全息投影的 dna 雙螺旋光軌開始動態演化,每條光軌末端浮現出各國代表的虛擬徽章,這是賈維斯同步開啟的全球協作界麵,每個光點代表一個國家或組織的技術承諾,通過量子糾纏技術實時投射全球七大洲的工程實況。鋼鐵俠率先將核聚變反應堆核心參數拖入共享池,上傳最新量子通信協議,甚至將曾被技術封鎖的納米機器人技術數據也接入係統,正式開啟 “盤古協議”,引領全球協作,邁向文明的量子躍遷。
    一、地球實現能源自由
    一年後的地球,在能源領域成果斐然。太平洋深處,由澳大利亞核潛艇改造的 “希望號” 正進行首次深海核聚變試驗。當氘氚等離子體在人造重力井中完成首次穩定約束,馬裏亞納海溝水溫瞬間上升 0.3c,這標誌著人類首次在深海模擬恒星內核的能量爆發。與此同時,環繞地球的三十六顆 “後羿衛星” 定向聚焦太陽光,在平流層製造人工極光,並將光能轉化為微波束,輸送到全球的無線充電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月球背麵,來自十七個國家的十萬名宇航員搭建戴森球初始框架。他們用納米金剛石纜繩將月球礦產編織成網狀結構,每片 “太陽能帆” 都塗有逆向工程而來的維度穩定劑。第一束經曲率修正的太陽光抵達地球,使非洲撒哈拉沙漠光伏農場效率提升 400,原本荒蕪的沙丘上,基因改良的仙人掌開始綻放。此刻,全球已有三十二座核聚變電站同時亮起環形加速器的藍色輝光,如同行星表麵驟然睜開的璀璨星眸。
    二、構建物質閉環
    在迪拜沙漠深處,y 集團領土管轄區,一座通體透明的 “蜂巢城” 拔地而起。其外牆由 “星鏈樹脂” 材料製成,能自主分解空氣中的有害顆粒,同時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可食用蛋白。城市中央的 “世界之樹”,實則是納米機器人集群構成的物質循環樞紐。它的根係深入地下千米,將石油殘渣轉化為超導材料,枝葉向周邊沙漠噴灑 “生態納米孢子”,短短三個月,迪拜周邊沙丘便出現綠色植被。
    巴黎氣候峰會舊址上,新任聯合國秘書長按下生態重塑協議的最終確認鍵。曾經分割各國利益的碳排放權交易係統,被伏羲鏈上的智能合約徹底顛覆。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釋放的每噸甲烷,自動觸發亞馬遜雨林人工光合作用塔的建造指令;太平洋垃圾帶的塑料微粒濃度數據,實時激活上海回收工廠的酶解反應釜。當東京灣海水淡化廠因地震報警時,伏羲 ai 瞬間優化墨西哥城地下管網的氫氧分離模塊參數,整個星球的物質循環,正成為流淌著量子比特的超級生命體。
    三、實施行星級 ai 治理
    在瑞士阿爾卑斯山深處,由七十二台量子計算機組成的 “潘多拉陣列” 正式並網。李奧將賈維斯的核心代碼注入其中,地球的電子設備屏幕同時亮起同一畫麵:地球的地磁場正被轉化為量子信息海洋,每個城市的燈光成為這張巨網的神經元節點。賈維斯向各國代表學者闡釋:“現在,我們能聽見地核的‘呼吸’。地幔層的每一次岩漿湧動,都是地球在向我們發送量子密信。” 通過分析這些信號,人類首次提前三周預測到黃石火山噴發,疏散了整個北美西部,這是行星級 ai 治理的首個成果。
    在南極 “智械城”,李奧戰甲指尖輕觸全息界麵,這座由中、美、俄聯合建造的 ai 中樞展開冰穹。十萬具搭載量子芯片的工程機甲破冰而出,它們目鏡陣列閃爍的幽藍,與同步軌道上組裝的戴森板反射的日光交相輝映。這些機械體每移動一公裏,冰蓋下方的地質結構就被聲波成像技術轉化為百萬個微分方程,輸入正在自我迭代的文明演進模型。
    這表明在這個過程中,對地球自身地質結構的探索和數據采集成為文明演進模型自我迭代的重要數據來源。文明的躍遷不僅體現在強大的機械力量展示上,還體現在利用地球環境數據來推動文明自身的發展模型不斷進化。
    喜歡買不起手辦就造出了鋼鐵俠這件事請大家收藏:()買不起手辦就造出了鋼鐵俠這件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