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我們好像什麽也改變不了

字數:6255   加入書籤

A+A-


    聽著17號同學給出的數據,在座的學子們感到心累。

    宗室等級製度,高低不論多少,都意味著在老百姓身上喝血吃肉。

    他們有的平平無奇,有的驚才豔豔。

    若老朱家都是驚才豔豔的人,能造福百姓的人。

    在座的老百姓學子們倒無話可說,可是沒有人能保證老朱家的100年,200年,乃至300年都是驚才豔豔之人。

    甚至,一些皇族的荒淫無度,是被人唾棄的存在。

    作為老百姓的一份子,在座的同學們心底裏一股憤怒油然而生。

    就在所有同學與室外的都在震驚17號的答案之時,17號學子又開口了:

    “再往後每年,隻要皇帝,王朝還在——這個製度就一直會延續下去。”

    “若真到了300年的王朝極限的話...”

    “我不敢想象,到時候有多少人平白無故的吃老百姓的糧食,卻又跟朱慡一樣——吃百姓的糧,欺治下的民,最後被三位心地善良的老婦人所毒死。”

    “我不敢想象,到時候明朝末年之際,老百姓的糧食有多少得進老朱家的口袋。”

    “所以,李先生,我認為最大的因素:【這條亡國政策】”

    說到這,他連忙苛求的看了一眼附近的同學們,“各位別跟外人說啊,我也是看李先生在這裏,才敢說朱元璋的不是的;也也才敢說他的全名的。”

    此時,學生們壓根沒有在意這些細節。

    他們的臉上浮現了駭然,驚恐與難以置信。

    甚至,一股怒氣油然而生!

    改變不了,這根本改變不了!

    他們深知,但凡皇權在位一天,這有生之年都無法改變。

    誰敢諫言皇帝,那麽下場隻有一死!

    誰讓他們隻是封建時代的底層呢?

    這一刻,個別同學甚至想要舉家逃離大明;再也不要回來!

    講台上。

    李時珍頓時愣住。

    他不是被該學子的話語驚到。

    他震撼的是——原來不是仙人的書裏的後世的人們才知曉這件事。

    竟然一直都是生活在大明的老百姓們心知肚明。

    老百姓們或許沒讀過書,但他們可是在地裏生活了一輩子的。

    每一顆糧食、每一顆糧食的走向,自然更清楚他們的糧食都用到了何處!

    沒想到到頭來——大部分竟然在皇室的手裏與達官富貴之人的手裏。

    一時間,李時珍感慨萬分,“你的答案,令我感到...心寒;不是對你,而是對這個大明;你叫什麽名字?”

    “蘇明。”

    “我記住你了。”

    此時,室外。

    常斌,蘇嶽、吳院長,趙才以及一眾先生們全都傻眼了。

    他們雖都知曉該製度,卻覺得沒什麽擔憂的。

    可經過自家孩子:蘇明的簡單分析,便發現最大的問題一直在表麵,一直都在肉眼可見的範圍內。

    【土地與糧食】。

    眾先生的心中頓時浮現四個字:大明要亡!

    蘇嶽作為在座能跟上麵官員接洽的存在,他甚至都不敢將這消息告知他的上級。

    一旦告知,上麵肯定保不住消息。

    一旦消息泄露,等待自己的不是獎賞,大概率會是【清除】。

    官場,想上這位的人很多;雖是七品官。

    此刻,蘇嶽十分的糾結,為了黎民社稷,是否要跟上麵接洽訴說。

    常斌滿臉震撼地喃喃自語。

    “我久居京城,我竟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沒想到蘇縣令您家的兒子卻能走在鄉間田野與百姓們平等交談。”

    “我一直自詡讀書人高人一等;所以高人一等的代價是我看不清前方的真相。”

    “而您的兒子蘇明,卻能直擊真相。”

    這一刻,常斌被比自己小的學生教育了。

    他心中的天下蒼生,隻要讀好書,未來當官治好國;那麽就能帶來和平。

    其實不是,他自詡的一切——或許在老百姓眼裏隻是一個笑話。

    蘇嶽慚愧地笑著回應:“是啊,作為父親,我也是頭一次知道這個。”

    “若非他的解答,我這輩子都沒意識到大明的最大的弊端盡在眼前。”

    “隻是,無能為力啊,真的無能為力啊!”

    吳院長忍不住開口:“前麵王權的答案,我們或多或少心裏都清楚;唯獨你家蘇明的答案,我是第一次知道。”

    “我不敢想象,以後的大明究竟會如何。”

    “若不是李先生昨天的預案;我們甚至在今日都看不到王朝覆滅的原因。”

    趙才連忙開口:“不,這不是曆朝曆代王朝覆滅的原因;而是肉眼可見,我們大明的原因。”

    “曆朝曆代,或許都有宗室供養的苗頭;但那些不太嚴重。”

    “起碼曆朝曆代沒有那麽嚴重。”

    “洪武皇帝由農民出生,他的眼界注定了大明是昌是盛。”

    看著室外四人,以及一眾夫子們的議論聲。

    江哲表情有些好奇。

    “所以呢,你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之後會怎麽做?”

    “敢跟皇權表述嗎?”

    “敢實名表述嗎?”

    “敢跟錦衣衛叫板嗎?”

    “消息經過層層疊加,會傳到朱厚熜的耳裏嗎?”

    “傳到朱厚熜的耳裏,然後呢,他會一視同仁的把皇權和官員們的權利都削減一番麽?”

    “削減之後,會引起什麽連鎖反應呢?”

    “做不到的;一旦是封建時代;人人平等,天下大同隻是個笑話。”

    “即使到了我華夏的現代,人人平等很多場合也都隻是紙上說說。”

    “官員,富人,讓他人行便利之事;一旦行的人多了,便就多了,便多之後就成為了常態;成為了一種【文化】;最後直接導致最吃虧的是百姓。”

    這一刻,江哲非常敬佩教員!

    同時,他十分期待這些人是否會成為李時珍推翻大明的盟友。

    若是敵人,江哲保證他們一中眾都活不過迫害李時珍的那一刻。

    此刻,室內。

    久久不發言的李時珍深深地吐出一口濁氣,隨即滿臉欣賞的笑容。

    “好,你的答案雖不是宏觀大局上;做得很細微。”

    “是否還有別的答案,盡請訴說。”

    “這裏都是自己人,就算你把洪武皇帝的畫像踩在腳下;然後跟他說:【你個沒眼界的暴君,是你害了大明】,我都舉雙手支持!”

    這話一出,這群自詡讀書人先是一愣,隨即內心竟然有些欣喜與期待。

    若是以往,他們肯定會說這是大不道之舉。

    但如今聽著這些話,出現在李時珍先生的課堂上,反而沒那麽嚴重。

    室外。

    吳院長,蘇嶽,常斌,趙才等一眾夫子嘴角止不住抽搐。

    好膽!

    還好書院都是自己人,若你敢在外麵這麽說。

    第二天就得被錦衣衛抓去,第三天就得薄皮宣草。

    蘇明沉思著說:“自然是有的。”

    “稅收。”

    “怎麽說?”

    “因為皇族子弟不光每年拿著大筆的俸祿,還擁有不少讓人眼紅的經濟上的特別好處。”

    “這些好處就像一把把鋒利的刀子,狠狠地紮進了大明的心髒,讓它變得滿目瘡痍,陷入了更大的困境。”

    “皇族子弟們,他們不用交稅,以及不服勞役這兩項特別顯眼。”

    “因為不用出錢出力,所以那些貴族親戚們就拿著錢到處買地,拚命擴張自己的地產。”

    “據我父親說,在山西,好多肥沃的好田都被他們給霸占了。”

    “在河南那邊,許多土地也都落到了王爺手裏。”

    “這種大肆買地的做法,讓好多地都不用再交稅了。”

    “國家的錢袋子被掏空了不少。”

    “再加上,以後沒了土地的農民隻能到處流浪,成為流民,成了沒飯吃沒地住的流浪之人。”

    “還有更嚴重的問題是,他們以及官員濫用特權搞商業。”

    “他們靠著自己高貴的身份,在市場上隨便欺負普通做生意的人,控製價格,賺大錢。”

    “這樣一來,正常的買賣秩序被搞得一塌糊塗,商業很難發展,國家的商業稅也收得少了。”

    “若繼續下去的話,一定會帶來更大的問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