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你想滅西夏???

字數:6427   加入書籤

A+A-


    望著氣喘籲籲的皇城使,趙桓一臉不愉,“沒看見現在正在為將師舉冊封典禮嗎?”
    “是微臣的過錯,但事情緊急。”
    “什麽事,得放現在說?”
    那皇城使看向江離。
    趙桓一臉不耐煩,“快說,桌上都是自家人,還有什麽好避諱的?”
    “是,微臣知錯。”
    “是這樣的,剛才我的下屬來報,西夏有兵突襲來犯麟州。”
    “他們不知何時知曉了金軍攻破汴京城的消息,現在在麟州附近那邊燒殺搶掠。”
    “什麽?”
    一聽這話,趙桓人都懵了。
    前不久汴京之戰剛結束,現在西夏又攻進來了?
    電視機前。
    江哲麵露沉思。
    “汴京城,河南。麟州=陝西榆林市。”
    “榆林在靖康元年...”
    “我記得是折可求在駐守,折可求是名將,比楊家將還生猛。”
    “相距直線距離大概750公裏左右。”
    “曆史上確實有這些事發生,隻不過西夏沒有在這個時間段進攻大宋。”
    “西夏與金軍...各有各的強。”
    正好沒找到機會對付西夏,如今看來——
    西夏那邊自己送上門來了,一旦拿下西夏與金國,那麽江離的心頭大任將會完成。
    屆時本次模擬也可盡情收尾,修仙功法,指日可待!
    “看看老祖會怎麽做。”
    他的目光再度放到電視機內。
    畫麵內。
    江離邊吃邊開口分析:
    “老哥你不用驚訝,可能是西夏覺得我大宋國破家亡。”
    “也可能是早就跟金軍商量好,一起進攻我大宋。”
    “金軍進攻汴京,汴京必然失守。”
    “原本必定進攻成功的,結果我出現了,導致金軍失敗。”
    “現在局麵就是西夏不知道汴京已經勝利的消息,他們繼續攻我大宋邊境麟州青澗城,掠我大宋資源,他們以為現在金軍已經占據汴京。”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西夏就是趁火打劫,打劫一就跑;現在看大宋羸弱,自然得先攻,占我大宋一座邊陲城先。”
    聞言,趙桓一臉凝重地點頭:“估計正是趁火打劫;以往他們也不是沒有打劫城池後立馬就跑,連城都不要,是他們的作風。”
    “西夏進軍多少人?”
    那皇城司的皇城使匯報:“前後幾波試探,消息傳來時,進攻約莫5萬人,守將是折可求,我方敗多勝少,麟州有危。”
    “一旦突破麟州,緊跟其後的是京兆府等地。”
    “什麽,敗多勝少,折家軍是幹什麽吃的,他怎麽連種家軍都比不過?”
    折家軍與種家軍都是邊防大軍。
    趙桓頓時一臉慌亂與憤怒。
    麟州青澗城作為邊陲重地,常年駐兵在萬左右。
    結果10萬打5萬還輸了多次?
    邊陲重地堅決不能失守!
    聞言,江離平靜地看向吃癟的趙桓。
    “上朝吧,別吃了。”
    “折家將,種家將以及楊家將,曹家將...各有千秋;不管西夏怎麽來犯,怎麽以少打多;都是徒勞。”
    “趙構不是說我統兵不行嗎?”
    “那就利用這次邊陲之戰,讓我跟他一起去麟州支援,我到底要看看19歲的他到底多牛!”
    原來江離的計劃是——先滅金,後滅西夏。
    畢竟西夏全國人口200餘萬,戰士卻達到了詭異的50多萬,不太好對付。
    而金國人口不多,戰士也不多,隻有15萬之多,但戰士各個訓練精良,戰鬥素質極高。
    如今看來,滅西夏滅金,沒先後了。
    “你還沒訓練,怎麽跟他比?“
    “訓練不訓練,差別並不是很大,反正我一個人獨秀。”
    趙桓啞然,若非見證江離的神鬼之力,趙桓真不會放江離此刻就去西夏。
    “那萬一你離開汴京,金軍那邊再次進攻怎麽辦?”
    有江離在,趙桓方才感覺自己大臣麵前是真正的皇帝,享受真正的權利。
    如果江離離去汴京城...
    一時間,趙桓真有些不舍與悵然若失。
    江離聞言,一臉恨鐵不成鋼地說:“你踏馬給我成熟點,你不是小孩子!”
    “你東怕狼西怕虎的。”
    “短時間內,金軍得掂量掂量他們敢不敢繼續進攻大宋中部;就算突然進攻,我師傅也不是吃素的。”
    “這...”
    趙桓尷尬一笑,隨即思維非常跳脫。
    師傅...
    恐怕更匪夷所思吧?
    “能請你師傅老人家出山嗎?”
    “我真服了你,暫時還不用師傅出馬。”
    “那好吧,汪隊長,你去吩咐一下,讓大臣們都上朝。”
    “是,官家!”
    目送趙桓離去,朱皇後一臉醋意地看著二人勾肩搭背,“有時候,我覺得我很多餘。”
    看到這幕,電視機前的江哲頓時捧腹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大慶殿內。
    文武百官包括新任職的秦檜都已上朝。
    趙桓掃視一圈台下,然後吩咐一旁的秦檜開口講話:
    “剛才皇城使來報——”
    “邊陲重地,麟州遭遇西夏多次進攻。”
    “駐守麟州的折可求的折家將抵擋不力,目前敗多勝少。”
    “據皇城使情報——那邊的禁軍裝備甚至比將師領導京西禁軍還要弱不堪言。”
    “那些都是高俅與童貫等人貪汙全國禁軍響銀導致軍力潰敗。”
    “他們這些禍害讓原本的邊防重地將士們裝備不齊,導致邊防被攻;他們難咎其責。”
    反正高俅與童貫已死,而且他們確實貪汙了全國80萬禁軍的餉銀。
    索性將鍋全拋給死人。
    “現如今,官家希望各位能拿出一個章程來。”
    話音落下,文武百官頓時議論紛紛。
    很快,種師道連忙站出,“官家,我倆好大兒以及大部分種家軍兵力正在駐守西北儀州;可以讓種家軍前去支援,距離最近。”
    兵部尚書孫傅連忙開口否決:“不行,你種家駐守的也是邊防——他們西夏既然能以少勝多,說明肯定會分多次進攻我大宋邊境,不能拆東牆補西牆。”
    “附議。”吏部尚書李若水附議:“種家軍雖然戰力不錯;但這樣來來回回耽誤浪費的時間更多;折家的兵力現在吃敗仗,都是那高俅與童貫的迫害;不如就近派遣兵力調糧從汴京出發。”
    “而且我估計所謂的折家將統帥10萬禁軍的真實數量遠不及10萬人。”
    “就連京西大營這邊所謂的8萬禁軍,結果到現在隻有1萬不到。”
    “全都是高俅與童貫吃了空響。”
    聞言,趙桓點頭默認,眼神中閃過一抹殺氣:“李愛卿言之有理。”
    “高俅和童貫連我汴京大營的禁軍都敢貪,他們怎麽不敢貪西北禁軍的餉銀。”
    “但事情已發,哪位願意請戰?”
    說完,他的眼神瞄向江離,正暗示給你機會呢!
    江離領意,站出一步開口:“我願意帶領1萬兵以及些許輜重當日抵達麟州青澗城。”
    這話一出,武將文臣們都愣了。
    搞什麽?
    今日你剛收編龍武軍與京西大營的軍,總共不過一萬出頭。
    關鍵的是他們都沒有經過訓練的啊,怎麽可能跟西夏攻城略地的幹?
    這不是異想天開嗎?
    就在趙桓即將開口之際,康王趙構站出質疑:“1萬兵力,你未免也太小瞧西夏了,哪怕西夏大將未出,但他們的先鋒騎兵是舉世聞名的,根本不容小覷。”
    江離反問:“哦?既然這樣,那你去吧。”
    “反正我駐守汴京,當做定心丸;以防金軍萬一突襲;我也好出麵指揮。”
    此話一出,康王趙構傻眼了,就這麽直勾勾地盯著江離。
    他本來就想出來嘲諷一番,結果上當了?
    趙桓見狀,眼前一亮,這樣正好,反正我也不希望將師離開汴京城。
    借著這個機會,趙桓開口準允:“既然九弟瞧不上將師的兵與將師的統帥;那這件事就拜托九弟了;皇兄在汴京等待九弟的好消息!”
    “這...”
    康王趙構見事情即將被安排。
    現場沒有父皇趙佶的助威,更沒有高俅與童貫的助威。
    如今一來,對付江離的人少了許多。
    不行,就算上當了,那也要咬下一塊江離的肉。
    “皇兄,九弟覺得江離將師的武力滔天,或許他的統帥之力真的不容小覷。”
    “既然如此,我建議跟將師比一比。”
    “哦?九弟想怎麽比?”
    趙構一臉得意地看向江離,“我帶1萬兵馬,將師帶1萬兵馬——就那新整合的江家軍1萬。”
    “讓他看看是我的統帥之力強,抑或是他的強。”
    “賭注就按照先前的軍令狀。”
    “誰贏誰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