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實業投資商議2
字數:10258 加入書籤
隆裕皇太後微微點頭,神色柔和了許多,說道:“醇親王此次南下,當真辛苦了。這些資料詳實有用,讓哀家心裏有了底。”
隆裕皇太後的目光遙望向遠方,似是看到了大清皇室實業興起的盛景,“南方商業如此興盛,看來創辦實業的確是條可行之路。”
頓了頓,隆裕皇太後又看向載灃,眼中滿是期許:“既然如此,北方設廠一事就交由醇親王去辦。”
“務必謹慎行事,莫要辜負了這重振大清皇室的好機會。”
載灃聽聞,立刻抖擻精神,重新站起身來,走到矮幾旁,微微俯身,手指向資料上標記的部分,條理清晰地說道:“皇太後、皇上,關於工廠創辦,首要便是選址。”
“臣以為天津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便於原材料的運入和成品的輸出,可作為首選之地。”
隆裕皇太後微微點頭,目光專注地盯著資料,思索片刻後說道:“天津確實合適,不過周邊治安與營商環境也需著重考量,要確保工廠能安穩運作。”
載灃說道,天津相對穩定,有南北鐵路連接京奉鐵路,津浦鐵路)還有水運與通商口岸,交通運輸十分便利。
且在天津設立工廠,靠近華北平原的棉花和小麥主產區,原料供應充足。
工廠出產的商品,靠近北京,天津等北方消費市場,可減少運輸成本。
由榮氏兄弟牽線,臣與各國洋行達成聯係,能夠盡快訂購工廠機械。
在工人方麵。
載灃溫和地看了溥儀與隆裕皇太後,耐心解釋道:“皇上,北方人口眾多,可張貼告示招募當地百姓。前期可請洋行派來的技師對工人進行培訓,讓工人盡快掌握操作機器的技能 。”
溥儀聽完了醇親王的分析,也湊了過來,神情認真的說道:“醇親王,朕之前查閱過內務府皇莊檔案。
皇室目前擁有大量土地,皇莊分布全國各地。後因民國政府成立,所屬偏遠地區的皇室土地,被當地政府以各種理由罰沒劃歸國有。
溥儀看向隆裕皇太後,隆裕皇太後微微點頭,表示溥儀繼續說下去。
溥儀接著說道此前皇額娘,為籌集創辦實業工廠的費用,向內務府大臣下旨,讓其責令內務府所轄皇莊各地管事額外增加其上供的財物。
但是各地皇莊管事以各種理由,抗拒增加上供財物,依朕看皇莊中的貓膩所謂不深。
朕仔細翻閱了曆年皇莊送上來的收益賬冊,這些皇莊看似承擔著供應皇室所需的重任,可實際上利潤極其低下。
這些皇莊每年產出的糧食、果蔬數量巨大,聲稱是供皇室使用。
但如今紫禁城中的人口數量相較以往大幅減少,根本用不了這麽多。
可皇莊依舊維持著大規模的生產,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卻未能帶來相應的收益,實在得不償失。
隆裕太後對醇親王表示皇帝說的很對,是該想想辦法整頓皇莊一番。
應當明確清查現如今皇室能夠管轄多少的皇莊土地?
隆裕皇太後說這些年,內務府雖說也提過皇莊入不敷出的事,卻沒想到問題如此嚴重。
並且這些皇莊的奴才,一貫仗勢欺人,無法無天,圈占平民百姓的土地,欺上瞞下。
長此以往,不僅浪費資源,無法增加皇室財政收入,還會拖累如今皇室在民間的聲譽威望。
清查出的皇莊土地跟民國政府正式簽訂契約,防止民國政府再以任何借口,將這些皇莊以沒有明確歸屬的土地為理由收歸民國政府所有。
哀家與皇帝查看過內務府有關皇室土地的賬策。
皇室在北直隸地區(今河北)保定擁有大量皇莊土地。
其次,天津唐山以及北京近郊通州等地也有數量不低的土地。
在東北地區遼寧奉天,以及沈陽擁有大量皇家行宮田莊。
在承德與熱河地區也有避暑行宮及狩獵皇莊,這些都要由醇親王親自前往各地清查。
清查皇莊的各地人口財產土地數量。
首先清查北京近郊通州及天津等地的皇莊土地,這些土地一旦清查清楚,與民國政府簽訂契約。
這些土地即可用於創建廠房用地。
醇親王載灃當即向皇太後表示認同,此事應當如此,本王一力支持。
載灃說會盡快與內務府總管協商,確定清查皇莊土地一事。
溥儀這時向醇親王表示,清查皇莊土地定會招致當地的管事奴才進行抵抗,要以防萬一這些奴才利用田莊裏的百姓鬧事。
溥儀說道先清查天津通州等地的田莊,不用手下留情。
一旦發現這些管事的奴才貪汙斂財,一律沒收財產,趕出去。
適合的時候可以把這些奴才的錢財分散給田莊百姓,換取百姓支持。
將這些田莊改為廠房用地後,可以直接聘用這些百姓作為工廠工人。
若隨著廠房規模擴大,人力需求過大,紫禁城有大量的宮女與太監,本來以皇額娘的意思,在朕退位後就該大量遣散出宮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隻遣散了一小部分,如今宮中還有大量人員。
這些宮女奴才本就對皇室忠心,能在次讓他們募集到工廠做工。這些宮女太監可是一股不可輕視的力量。
就如醇親王所言,前期可以請洋行派技術工人對新廠的工人進行培訓。讓這些宮女太監學習,想必是能夠勝任工作的。
能讓他們學習工廠技術,總比將他們遣散出宮自生自滅的好。
接著,載灃又談及資金的後續投入與監管:“後續資金的投入,需在可靠銀行設立專門賬目,每一筆支出都要記錄明晰,定期向皇室匯報。”
隆裕皇太後表示讚同,補充道:“要選派可靠之人負責財務,切不可有貪汙腐敗之事。”
三人你一言我一語,熱烈地討論著,力求每個章程細節都能周全完備 。
至此在北方天津通州設立工廠之事敲定。進而確定了以醇親王為首聯合內務府總管,清理皇莊資產。
載灃清了清嗓子,神色愈發認真,挺直腰杆說道:“皇太後、皇上,北方這邊的籌備工作,臣定會依序推進,確保萬無一失。”
與此同時載灃也表明,南方入股榮氏兄弟一事也不容耽擱。剩餘的資金應當盡快匯入其賬戶,盡早完成合同的全部流程。
這不僅能彰顯我們皇室的誠意,還能讓合作早日步入正軌,盡快產出效益。”
載灃鄭重地看向隆裕皇太後,解釋道:“太後,待資金到位,榮氏兄弟便能利用這筆資金擴大生產、拓展市場,雖然不會立刻見到收益,但假以時日,必定會給皇室帶來豐厚的回報 。”
隆裕皇太後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謹慎,沉吟片刻後說道:“資金調動事關重大,務必要確保每一個環節都準確無誤。安排可靠的人手,仔細核查每一筆款項的流向,千萬不能出任何差錯。”
載灃向隆裕皇太後表示,臣與榮氏兄弟商定,是可派人員進駐工廠觀摩學習。
榮氏兄弟會將每一季度盈利收支賬冊,單獨呈遞皇室,而皇室隨時可以派遣人員和請洋人會計一同查賬。
隆裕皇太後聽著載灃這樣說,又翻看了合同,也是這樣規定,心下了然放心不少。
溥儀仰著腦袋,有些好奇地問道:如今北京,上海兩地能夠快速匯錢嗎?
心中放著疑問,1913年的中國就能長距離快速匯款嗎?
溥儀眼中閃爍著好奇與疑惑,微微歪著頭,看向載灃問道:“醇親王,如今匯款資金當真方便快捷嗎?”
溥儀話一出口,腦海裏便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前一世那些便捷的銀行轉賬畫麵,心中暗自思忖,難道現在的銀行科技已然如此發達,能達到前一世那般水平了?
溥儀滿臉期待地望著載灃,又接著說道:“以前隻聽聞有票號匯兌,可這與現代意義上的銀行匯款想必有所不同。”
“醇親王此番南下,定對這些新式金融手段有所了解,快與朕講講。”
說罷,溥儀微微前傾身體,眼神裏滿是求知的渴望,急切地想從載灃口中得知關於這個時代的新奇匯款方式。
載灃微微頷首,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耐心解釋道:“皇上有所不知,如今這世道,金融匯兌手段較以往有了不少變化。”
就說1913年的北京和上海,最常見的依舊是票號匯兌 。
“這些票號在兩地都設有分號,憑借多年積累的信譽和龐大的網絡,能為商戶和主顧們提供匯兌服務,手續雖說繁雜些,但也算可靠。”
載灃稍作停頓,端起茶杯輕抿一口,潤了潤嗓子後繼續道:“再者,便是新興的銀行了。像大清銀行改組後的中國銀行,還有交通銀行,在兩地都有營業網點。通過銀行匯款,速度比票號要快上許多。”
“匯款雙方隻需填好匯款單,交付手續費,銀行便會通過電報與各地分支聯絡,款項能在幾日之內到賬。”
載灃眼中透著一絲自豪,“電報這東西可神奇了,能瞬間將信息傳到千裏之外,銀行匯款可少不了它幫忙。”
隆裕太後輕輕頷首,眼中閃過一絲篤定與期許,緩緩說道:“此番與榮氏兄弟在南方入股經營實業工廠,若運作得當,南方市場份額盡入囊中並非難事,這想法著實不錯。”
隆裕皇太後稍作停頓,目光轉向載灃,接著道,“所需資金,就從內務府之前預留的款項裏撥出50萬兩白銀。”
“醇親王,你回去後即刻通過電報聯係榮氏兄弟,告知他們盡快協同北京、上海兩地的共有銀行,將這筆資金匯入指定賬戶,務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合約流程。”
載灃神色恭敬,連忙應道:“臣領旨,定當全力辦妥此事。”
隆裕太後又補充道:“此事關乎皇室在南方實業布局的開端,每一個環節都不容有失。”
“匯款之時,務必要與銀行反複確認,確保資金準確無誤地到賬,合約簽訂也要嚴謹細致,不可留下任何隱患。”
隆裕太後眉頭輕蹙,臉上閃過一絲憂慮,緩緩開口:“南方與榮氏兄弟合作,一下子就用去了50萬兩白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雖說這是事先籌備好的款項,可如今用掉之後,內務府竟再無餘錢用於北方建廠投資實業了。”
隆裕皇太後的目光在醇親王載灃和溥儀臉上一一掃過,滿含探尋,“醇親王不妨想想辦法,接下來這所需要的資金,究竟該從何處籌措?總不能因為缺了這點銀子,就擱置了北方的實業計劃。”
言罷,隆裕皇太後端起茶盞,輕抿一口,看似在悠然品茶,實則內心已有答案,私下與皇帝商量過變賣皇室資產,籌得款項,也期待著醇親王能給出一個可行的對策 。
隆裕太後重重地放下茶盞,眼中滿是憤懣與失望,語氣中帶著幾分悲涼與決絕。
“皇室宗親?哼,哀家算是徹底看清了,在這大清危難時刻,他們一個個眼裏隻有銀子,貪汙腐敗,毫無家國擔當!平日裏仗著皇室身份作威作福,真正到了需要出力的時候,全都躲得遠遠的。”
隆裕皇太後的胸脯微微起伏,情緒愈發激動:“如今咱們謀劃著創辦商業工廠,想要為大清皇室尋一條出路,可千萬別再把心思放在他們身上。”
指望他們,還不如指望天上掉銀子!這些年,朝廷為了大清耗費多少心血,結果呢?全喂了白眼狼!
“咱們隻能靠自己另尋它法,絕不能因為他們這群蛀蟲,耽誤了大清皇室的實業大計!”
載灃微微欠身,臉上帶著一絲疑惑,小心翼翼地開口:“皇太後息怒。隻是臣心中實在不解,在臣離京南下之前,皇宮大內便已開始清查資產。”
本王以為能盤活不少銀錢。如今看來,怎麽還會短缺資金用於北方實業呢?
“是清查過程中遇到了什麽阻礙,還是另有隱情?還望皇太後明示,臣也好一同想辦法解決。”
說罷,載灃恭敬地低下頭,等待著隆裕太後的回應 ,神色間滿是關切與憂慮。
溥儀站在一旁,靜靜地聽著皇太後與攝政王載灃的交談,心中暗自思量,機會終於來了。
目光在金碧輝煌的宮殿內掃過,那些擺放著的珠寶珍玩、古玩玉器,此刻在溥儀眼中都成了扭轉局勢的關鍵。
溥儀心裏清楚,與其坐等資金短缺的困境愈發嚴峻,倒不如主動出擊。
當下變賣這些珍寶,既能解北方實業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也能為未來的變故做些保障。
畢竟,日後一旦日本人侵略中國,這些珍寶文物會被直接搶走。想到前世,日本掠奪中國的文物數量高達1879箱,360萬件。溥儀就十分心痛。
想到這兒,溥儀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微微彎腰,恭敬又急切地說道:“皇額娘,醇親王,朕覺得如今局勢緊迫,不妨將皇宮內的古玩珍寶偷偷變賣。”
一來可籌集資金用於北方實業,二來也可增加皇室的財政收入變為現銀,比起一堆死物來說,銀子更有用處。
溥儀心裏卻想著,將皇宮大內的珍寶古玩,悄悄分散流出到民間,總比日本人一鍋端了強。
說罷,抬頭望向二人,眼中滿是誠懇與堅定 ,期待著他們能采納你的建議 。
隆裕太後神色凝重,輕輕歎了口氣,目光緩緩從那些琳琅滿目的器物上掠過。
向載灃娓娓道來:“醇親王啊,此前清查皇室資產,本想著能有所收獲,可結果卻不盡人意。”
能即刻動用的現金銀少之又少,剩下的便是這滿庫房的物件。隆裕皇太後表示,“這些物品都是先皇們在位時,各地年複一年進貢上來的貢品。”
隆裕皇太後起身在養心殿暖閣內踱步走到一尊精美的金銀擺件前,輕輕撫摸著,聲音裏帶著幾分感慨與無奈。
醇親王你瞧這金銀玉器,每一件都是巧奪天工,凝聚著匠人們的心血;還有那些古董,曆經歲月滄桑,承載著數不清的故事;
珍玩更是精致無比,往日裏看著滿心歡喜,如今卻成了棘手難題。字畫也是出自名家之手,價值連城 。
可這些東西,要變現談何容易?就算變賣,一時半會兒也湊不出足夠的資金用於北方實業,實在是讓人發愁啊。”
隆裕太後眉頭緊蹙,滿臉憂慮,聲音中透著無奈與焦灼:“醇親王,這變賣之事,萬不能輕易為之。”
“若交由內務府去操辦,消息一旦走漏,民國政府必定會有所察覺。民國政府本就對皇室諸多限製,到時候指不定又要生出多少事端。”
隆裕皇太後微微頓了頓,眼神中閃過一絲憤懣:“那些皇室宗親,平日裏就隻想著維護自己的私利。”
“一旦知道要變賣這些珍貴貢品,定會想方設法抵製。他們才不會管什麽實業大計,隻在乎皇室的麵子和那點小算盤。”
說著,隆裕皇太後的神色愈發沉重,語氣中滿是悲涼:再者,倘若變賣之事被民間知曉,皇室威嚴何在?祖宗的顏麵又將置於何地?
“咱們本就身處艱難時局,若再沒了這皇室的體麵,往後怕是更難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中立足了。唉,這可如何是好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醇親王載灃卻表示,皇太後無需多慮,不過是變賣些金銀玉器珍玩古董,且不說如今多少王公之家,要靠變賣祖產以維持現在的奢侈生活。
這些皇室宗親,都奢靡慣了,哪裏肯靜下心來收拾排場?也不從事生產,遲早有一天山窮水盡。
溥儀向前一步,雙手交疊於身前,神情懇切又自信,看向兩人有條不紊地說道:“皇太後、醇親王,朕倒是有個主意。”
“既然直接變賣困難重重,咱們為何不扶植一個平凡的中間代理人呢?”
溥儀眼神堅定,目光在隆裕皇太後及醇親王人臉上逐一掃過,觀察著他們的神色變化。
“咱們可尋覓一位舊臣僚,此人必定要對皇室忠心耿耿,在外麵行走辦事也穩妥可靠,還得是不貪圖皇室財產的舊文臣。”
“與這樣的人合作,由他暗中操辦變賣事宜。”說到此處,溥儀稍稍加重了語氣,“如此一來,就算民間日後出現大量皇室物品,眾人也隻會以為是皇宮遭了竊賊,財物不慎流落出去,既不會懷疑到皇室頭上,也避開了民國政府和皇室宗親那邊的麻煩。”
言罷,溥儀挺直身子,臉上帶著幾分期待,靜候著隆裕太後和醇親王的回應 ,內心暗自祈禱他們能認可這個計策 。
隆裕太後聽聞,微微眯起眼睛,陷入沉思,片刻後輕輕點了點頭。載灃一手托著下巴,目光中透露出思索,來回踱步幾圈後,停住腳步,與隆裕太後對視一眼,兩人眼中都閃過一絲讚同。
隆裕太後率先開口,聲音裏帶著幾分欣慰:“這主意倒是可行。找的人舊臣官位不必高,關鍵是要對皇室忠心不二,最好是平日裏就明確表達過複辟大清想法的,這樣的人,用起來皇室也能安心。”
載灃緊接著附和道:“皇太後所言極是。臣在宮外也能盯著此人,確保他辦事不出差錯。”
說著,載灃看向溥儀,臉上露出讚許之色,“皇上能想出這辦法,實屬難得,如此一來,諸多難題倒是迎刃而解了。”
載灃微微皺眉,陷入了思索,腦海中迅速地過濾著一個個舊臣僚的身影。突然,載灃眼前一亮,像是想起了什麽,神色間多了幾分欣喜。
載灃上前一步,恭敬地向隆裕太後說道:“皇太後,臣倒是想起一人,鄭孝胥。此人此前便明確表態支持創辦實業,一心想著為朝廷謀出路,對皇室那是忠心耿耿,平日裏也沒少表達複辟大清的想法。”
鄭孝胥學識淵博,在外麵也有些人脈,若是讓他來擔任這中間代理人,想必能把變賣皇室物件籌集資金一事辦得妥妥當當。”
載灃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隆裕太後的反應,言語中滿是對鄭孝胥的肯定 。
喜歡重生成為末代皇帝請大家收藏:()重生成為末代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