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有悔

字數:4315   加入書籤

A+A-


    章恒之前對高策的勸諫,高策都聽到了心裏。
    就像章恒所說,自孝睿皇太子死後,高策借瘋馬案大肆牽連,朝野上下早就已經風聲鶴唳,若是再這樣下去,必生大亂。
    現在高策還活著,沒人敢作亂,可高策之後呢?天下難道不會亂麽?
    所以是時候緩解朝野上下的緊張局麵了。
    不過高策想要的是和解,而不是放縱。
    章恒聽完高策的話,連忙拱手說道:
    “陛下之言,臣謹記於心,必定盡心履行監察禦史的職責,監察百官,以正官風。”
    高策微微頷首,笑著說道:
    “朕信得過你。”
    隨後,高策又想起些什麽,然後再度起身,走到章恒身邊,低聲細語道:
    “章卿,朕聽聞你是出身農戶之家,對吧?!”
    章恒點了點頭,拱手說道:
    “正是,臣確實出身農戶之家,家有兩畝旱田,不過臣的父母已經逝去了。”
    高策點了點頭,笑著說道:
    “所以你是通過科考改變的命運,對吧?”
    章恒連忙拱手說道:
    “正是因為科考,臣方能由農戶之子步入廟堂。”
    “臣要多謝陛下的天恩。”
    高策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聲說道:
    “你是出身農戶的平民子弟,通過科舉入仕,是天子門生。”
    章恒連忙說道:
    “臣是陛下的門生。”
    高策滿意的點了點頭,笑著說道:
    “很好!”
    “所以你要站在寒門子弟的立場上,站在科舉一邊,站在朕這一邊,替朕盯緊那些世家大族,讓他們安安穩穩的退出朝堂!”
    聽到高策的話,章恒立刻便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自太祖一朝實行科考取仕以來,士族的地位便一再受到打壓,寒門子弟逐漸取代士族的位置。
    士族壟斷官場的基礎已經被打破,科考取仕讓社會階層得以流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寒門子弟將代替士族登上曆史的舞台。
    可是這個取代的過程需要時間,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今朝堂上士族的勢力還是不容小覷。
    高策實在是害怕在這個過程中,世家大族會臨死反撲複辟前朝的選官製度,再度壟斷官場,蠶食皇權,與皇帝共天下。
    若是士族與皇帝共天下倒也還不算最糟糕,高策最擔心的是有人借助士族之力謀權篡位,改朝換代!
    這是高策最害怕的事。
    所以自孝睿皇太子死後,大燕皇位後繼無人,高策不得不借助瘋馬案誅殺士族,打擊士族的勢力,這看似是一種進攻,實則是自保。
    大燕的江山傳到高策手裏不過三代,高策實在是不想讓大燕成為短命王朝,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的事情絕對不能發生在大燕。
    而章恒聽出了高策話中的意思,高策如今想緩解官場矛盾,但又害怕士族卷土重來,所以他需要章恒這種出身寒門的人才替他盯著士族,對抗士族。
    不得不說,現在寒門子弟若是想在朝堂上徹底站穩腳跟,就必須站在皇帝這一邊,與士族對抗。
    所以章恒立刻表態道:
    “陛下放心,有臣在,決不允許宵小之徒擾亂朝綱!”
    聽到章恒的保證,高策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拍了拍章恒的肩膀說道:
    “有你這句話,朕就放心了。”
    “也希望你永遠記住今日你對朕的承諾。”
    章恒正色說道:
    “臣一世不忘!”
    “還有,陛下也請放寬心,科考取仕是天下大勢,順之者生,逆之者亡!
    聽到這句話,高策微微挑眉,那雙重瞳也散出一抹精光,然後點頭說道:
    “朕明白了。”
    “好了,今日朕就是想找你說說話,也沒有別的事!”
    “你下去吧!”
    章恒點了點頭,拱手說道:
    “是!”
    “微臣告退!”
    說罷,章恒緩緩退出朝堂。
    待他走後,高策坐在龍椅上,重複著章恒剛才說的那句話:
    “順之者生,逆之者亡。”
    “順之者生,逆之者亡!”
    高策眼中的愈發有希望,慌亂的內心也稍稍平複了些。
    …………
    自大燕十七年端陽節之後,高策便一改往日的嚴苛的作風,性格變得寬仁了些,並且正式停止了瘋馬案的追查,並將此案封存於刑部。
    同時高策也停止了對世家大族的窮追猛打,嚐試與之和解。
    一時之間,官場上那片緊繃的陰雲終於散去,朝野上下再度歸於平和。
    但是高策對於吏治絲毫沒有鬆懈,《治平律》不斷完善,這不僅是平民百姓需要遵守的律法,更是百官需要遵守的律法。
    都察院對於官場的監察絲毫沒有停止,要讓貪官汙吏無所遁形。
    由此大燕吏治清明,百姓安樂,國勢持續上升。
    與此同時,大運河的拓建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前些年的官場震蕩並沒有影響大運河的修建,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對運河的重視程度,無人敢在這上麵陽奉陰違使絆子。
    而高策也知道前些年自己的嚴苛造成了一些壞影響,所以想通之後,他變得更加勤政,愈發有太祖太宗的模樣。
    在高策的勵精圖治之下,國家太平,百姓安樂。
    除了內政之外,軍事上,大燕的實力也是越來越強。
    胡大愚率領五萬西戎軍的鎮守西境,使得西境諸國秩序穩定,連年向大燕朝貢,並且由於中原文化的傳播交流,西境與大燕逐漸融為一個整體。
    即便有宵小之徒在西境生事,也很快便被胡大愚鎮壓下去,成為他的軍功,也正因如此,胡大愚因鎮守西境之功,在西戎軍中威望日盛。
    北疆那邊,由於北疆軍統帥安定侯孟炳年齡越來越大,處理軍務顯得愈發力不從心,所以不得不將將手中的事務分出一些,交給北疆軍副帥平陽侯曹錦眉處理。
    這樣一來,曹錦眉在北疆軍中的威望日盛,漸漸有取代孟炳老將軍的勢頭。
    對於這一情況,孟炳並不反感。
    一來他確實有些老了,需要曹錦眉幫忙。
    二來曹錦眉的能力也確實強,是一個合適的接班人,將來把北疆軍交給她統領,孟炳才放心。
    喜歡大燕宮廷請大家收藏:()大燕宮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