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轉運

字數:3762   加入書籤

A+A-


    汪總這個人做生意很多年,明顯很健談,不知為什麽,他卻從手裏那一串人骨念珠說起了——
    那是在五六年前,汪總以前的老板來找汪總借錢。
    此人姓邢,稱呼他為邢老板。
    因為邢老板對剛剛出道時的汪總有所關照過,所以汪總也不好拒絕。
    那時候汪總還在南方做一些日用品批發的買賣,經營的規模很小,錢也賺的不多。
    邢老板做餐飲業,本來是比汪總做的大,有錢得多,可邢老板的兒子不爭氣,算是嬌生慣養的富二代。
    邢老板借錢的原因就是因為兒子與一群人發生爭鬥,鬧出了人命官司,要判刑,需要很多錢上下打點。
    有錢也架不住敗家子,邢老板把自家的飯店都頂出去了,官司打了半年多,錢花光了卻仍舊沒個下文,邢老板就求到了汪總身上。
    汪總也很慷慨,一下子拿出了50萬,這些錢對於有錢人來說不算什麽,但對於汪總來說可謂自身財產的半壁江山。
    從此處看,似乎汪總此人還是很念舊,很講義氣的。
    拿出50萬這麽大的數目借了人,擱誰心裏不忐忑,不過汪總對邢老板的人品那是完全信得過的。
    可是人命官司非同小可,就像個無底洞,丟多少錢進去也是石沉大海。
    過了小半年,也不見邢老板主動來還錢,汪總實在受不了了就去邢老板家。
    一見邢老板那落魄的樣子,連汪總自己都不好意思開口要債了。
    邢老板很是誠懇地說,他做人一向光明磊落,借錢必須得還,可是現在他兒子進了局子,幹一輩子不就是為了兒子能過上好日子嗎?
    現在,邢老板的希望沒了,他連砸鍋賣鐵的興致也沒了,他說現在手裏真沒錢了,如果以後能有錢,一定加倍還給汪總。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二人以前還有交情在,汪總還能怎麽樣,就算把邢老板告上法庭,那50萬也夠嗆回得來了。
    汪總安慰了邢老板幾句就要離開,臨出門時邢老板叫住汪總,他進裏屋好一陣翻找,拿出一個精致的小盒子。
    邢老板把盒子交給汪總說,這個東西是他做生意風生水起的時候從香江的一次大拍賣會上拍的,貨真價實。
    邢老板把這東西送給了汪總,不算是抵債,如果日邢老板後發達了,50萬一分不少依舊還給汪總,但是說句不好聽的,如果邢老板從此一蹶不振,那麽就隻能算汪總倒黴了。
    汪總打開盒子一看,隻是一串念珠,而且看起來很老舊了,汪總有些不以為意,隻是把這東西當作是邢老板留給自己的一個紀念品,欠債還錢的事情就這麽不了了之。
    至於到現在邢老板是否已經發跡了,汪總也沒說,我們也沒問。
    總之,這就是人骨念珠的來曆,之後的話題主要集中在了這串念珠上。
    在汪總得到這串人骨念珠之初,他並不了解這件東西的奇特之處,隻是能看出表麵散發出的那種溫潤光滑的包漿,應該時間很老了。
    汪總就將念珠帶在了手腕上,算是一件老朋友送給他的裝飾品,總之是沒怎麽當回事兒。
    借給邢老板的那些錢,汪總也清楚,一時半會兒也是要不回來了,想起當初跟邢老板合作的時候,對方確實也幫他不少。
    這麽一想,心裏也就平衡許多,從此,安安分分地繼續做生意。
    正所謂有得必有失,反過來也可以說成,有失必有得,短短兩年時間,汪總的生意越做越紅火,接了好幾筆大訂單,自己還開辦了服裝廠,總之是生意不斷。
    汪總說,那幾年真的是很順利,做什麽都順心如意,他賺到了很多錢,也不知道是否是因為受到了人骨念珠的保佑。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有時候會夢到一位身穿白衣白褲的人出現在夢裏,那人總是站在一處非常高的地方,背對著汪總。
    因為不是什麽恐怖的噩夢,汪總也沒有上心過。
    很快的,汪總成為了知名民營企業家,有錢了,身份變了,接觸的人和事也發生了改變。
    他結交了不少文化圈兒裏的朋友,與朋友聊天中,有行家看出汪總的念珠不凡,汪總也沒有多麽當真,不過他自己的確覺得這串念珠給他轉變了財運。
    一次酒桌上,有朋友談到了投資,人對於金錢是沒有滿足感的,人之常情,錢富裕一些了,就想拿出來做一些投資。
    有一位文化圈的朋友說,目前最好最容易最一本萬利的投資,莫過於投資藝術品。
    提到藝術品投資,汪總可算是一無所知,不過那位朋友預測的真沒錯,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藝術品市場真的是非常好做,可謂是買到什麽一轉手就可以賺到錢,買什麽賺什麽。
    雖說汪總不了解藝術圈裏的潛規則,但是看著身邊的朋友到內地買來一些老舊的字畫,然後到香江一拍賣,價錢翻了好幾十倍,甚至幾百倍,這利潤實在太大。
    加之在酒桌上聽到朋友一通吹噓,汪總怎麽能不心動呢?
    有時候汪總也想從內地花上一兩萬淘到一幅畫,一轉手就是幾十上百萬,這麽大的利潤,得賣多少件服裝才能賺到那麽多錢啊!
    這麽想著,汪總就有了投資藝術品的想法了。
    說也湊巧,就在一年前,汪總來北方談生意,意外的認識了一個搞字畫的朋友,汪總很感興趣,向那個人打聽如何能買到有潛力的字畫真跡。
    就算是外行人,也知道書畫市場的贗品實在太多,既然是投資當然就是為了賺錢,汪總肯定是不想買到假貨的。
    搞字畫的朋友告訴汪總,汪總這種投資意向已經過時了,也就是說,起步太晚了。
    不是有句話說的好,看見股票風漲了你才知道買了,黃花菜都涼了。
    這年頭兒有錢的人那麽多,看到哪裏有機會一窩蜂就飛過去,老字畫其實也就那麽幾張,資源有限,除了源源不斷的贗品,真跡到哪裏去找啊!
    汪總一聽此人說得也在理,本想放棄這個投資計劃,但是聽那人又說,雖然古畫的資源少了,不過還是可以投資一些年輕的有潛力的畫家的字畫。
    年輕畫家的東西目前市場還不是很熱,正好是投資的最佳時機,因為古人的東西畢竟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可是市場有需求,需求還那麽大,老畫玩兒不起了,就隻能玩兒新畫了。
    汪總是有一定經濟頭腦的商人,他聽罷非常感興趣,覺得這是個冷門兒,他想入手一些年輕畫家的作品,反正投不了多少錢,就算賠了能賠到哪裏去。
    可惜汪總完全不懂藝術,於是他就希望借助那位行家朋友,讓他幫忙介紹一些年輕的有實力的藝術家,然後收購一些有潛力有實力有賣相的作品,等待源源不斷的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