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舌戰群儒(上)
字數:3454 加入書籤
王滿春之所以對這件事這麽激動,因為金嶺收費站,算是他拍板通過的方案。
袁斌調過來之前,市長的有些工作,由他代勞,其中就包括這個收費站。
結果袁斌先是重拳砸向采礦廠,被叫停後,又來找收費站的麻煩。
此外這個收費站還有另外一個意思。
金嶺收費站算是一個試點,一旦老百姓接受了這種模式,他們會陸續在其他鄉鎮也都設立專門的收費站。
隻要能充盈財政的方法,他們都願意積極去嚐試。
可惜如今卻有袁斌這麽個絆腳石。
當天晚上,王滿春特意告訴袁斌:“明天上午九點,咱們開一個書記辦公會。我知道袁市長是大忙人,這次可別再遲到了。”
麵對王滿春言語的挑釁,袁斌也沒有絲毫的示弱,進行了適度的反擊。
“王書記總算對會議有了一定的計劃性,既然你提前通知我,我就一定不會遲到。”
隔天上午九點,書記辦公會如期召開。
參會的本來有五人,但今天早上王滿春臨時接到通知,紀委書記路正男以身體不適為由請假了。
袁斌知道這個消息以後,心想今天參會的另外三個人都是蛇鼠一窩,估計這三人一定會在會上起幺蛾子。
不過麵對這樣對手,袁斌並不慌亂。
這三人都把對袁斌的敵意寫在臉上,等於在明確告訴袁斌:“我就是你的敵人。”
這樣的對手沒什麽可怕的,你可以進行有效的防範和部署,進行精準的反擊。
真正可怕的敵人,是那些隱藏在暗處的,他們表麵上人畜無害,甚至表現得好像和你是一個陣營的戰友,然而等你出現破綻時,他伺機而動,對你做出致命的一擊。
會議開始之後,王滿春先是講了很多和黨務有關的通知。
接著他假借關心政府財政的名義,提到了金嶺收費站的事。
“袁市長,聽說咱們市政府那邊的財政一直吃緊?”
袁斌心想,開始了。
在他看來,金嶺收費站這件事沒那麽簡單。
如果不是上麵開口,金嶺鎮的鎮長顧海山絕對不敢輕易這麽幹。
所以他讓顧海山取消那個收費站以後,王滿春很快就宣布要召開書記辦公會。
前後兩次書記辦公會離得這麽近,很不尋常。
袁斌昨晚接到通知的時候,就大概猜到,這個收費站是王滿春搞的鬼。他至少是參與者。
袁斌回答時故意回避這個話題,打算讓王滿春親自提出來。
“感謝王書記關心,財政的確有些吃緊,我會小心的協調好一些花錢的地方。”
王滿春冠冕堂皇地說道:“政府的錢袋子和個人的錢袋子都是一樣的,想要錢袋子充盈,無非就是開源節流。咱們石橋政府在節流方麵一直都做的不錯,我覺得袁市長應該在如何開源的問題上動動腦筋。”
袁斌心想,開源?設立收費站麽?
他沒有說出口,而是詢問王滿春:“這方麵,我需要和王書記請教請教。”
王滿春也絲毫不謙虛地說:“我在做石橋的市委書記之前,也做過幾年的市長工作。這方麵還真的可以傳授經驗給你。”
袁斌做出一副學習的姿態說道:“願聞其詳。”
王滿春接著果然就提到了金嶺收費站。
“我之前代理市長的時候,付元軍和我提過這個金嶺收費站,我覺得提議很不錯。這樣做能為咱們市裏創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財政捉襟見肘的窘境。我也給予他一定的支持。不過我昨天聽他說,袁市長好像要取消這個收費站,我就不太能理解了。”
副書記嶽劍鋒聽完,也故意把眉頭皺的很誇張,說道:“那個收費站不是運營得挺好的麽?為什麽要取消?”
組織部長劉書臨不吭聲,偷偷觀察袁斌的反應。
不能袁斌對這句話做出反應,王滿春又追加了一句:“袁市長,我剛才講到了開源的問題,這個收費站就是一個很好的開源方式,這也是為袁市長分憂解難。
袁市長應該也聽說了,前市長池雲峰出了點事。說不出來也不怕你笑話,那是個敗家子,財政都被他敗得差不多了,市裏的財政現在應該是一窮二白。我當初同意設立這個收費站,可全都是為後來人考慮的。”
袁斌一直等王滿春說完,才對這個觀點做出反擊。
“我先感謝王書記的良苦用心。財政開源的提議很好,可我覺得,咱們開源的方式,不應該是伸手問老百姓要錢。”
此話一出,王滿春立刻變了臉色。
“咱們把路修好了,老百姓既是使用者,同時也是受益者,咱們隻是適當的收取一些使用費,這怎麽就成了問老百姓要錢了呢?”
袁斌表情平靜的回複道:“王書記,雖然說國道的收費沒有統一的標準,大部分都是區域自治,受地方政府的政策影響,但我們石橋近些年的經濟萎靡不振,當地老百姓的收入很低,在這個關口突然問他們要錢,更是大大加重了他們的生活負擔。這對政府的公信力是一種極大的破壞。
我們的行為,在當地的百姓看來屬於是攔路收費,加重他們的生活負擔是其一,還給市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所以我認為這個收費站應該立刻予以取締。”
袁斌話音剛落,副書記嶽劍鋒就不屑地笑笑:“袁市長說的也太誇張了,我們收費的標準很低,小車十塊,大車二十,老百姓的日子再不好過,也不差這十塊八塊的。”
袁斌直接反駁道:“嶽書記此言差矣,如果按一人一次路過計算,錢數是不多,但很多人長期往返於金嶺和石橋市裏,這筆錢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我做過相關的統計,因為工作生活等原因,長期在金嶺和石橋跑動的人數,大概有幾百人,這背後就是幾百個家庭。這些人每周往返的次數大概是六次,按小車計算,一周就是六十,一個月就是一百八,一年下來光是過路費就要拿出二千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