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血詔劫
字數:3094 加入書籤
青銅殿內七十二盞長明燈驟然熄滅,黑暗如巨獸吞沒殿宇。謝明微斜倚廊柱,指尖銀針寒芒如毒蛇吐信,映出鐵匠蘇合抽搐的右手——那手背上青筋暴起,三日前混在接風酒中的牽機毒,此刻正在他經脈中撕咬翻騰。
“蘇師傅這錘法,可比三年前鈍了三分。”謝明微輕笑,銀針在指縫間翻飛如蝶,針尖始終對準蘇合腕間神門穴。
蘇合獨目充血,重錘轟然砸落。火星迸濺的刹那,謝明微廣袖輕揚,一枚銅錢精準嵌入鐵砧凹槽。第七聲錘響時,銅錢受震彈起,帶著灼熱火星撞上殿頂垂落的桐油燈芯。
“轟!”
烈焰順著暗槽竄起,映亮破窗而入的十二道黑影。箭雨呼嘯聲中,江懷硯的刀已出鞘。
刀名“斷水”,刃如霜雪。
東南角承重索應聲而斷的瞬間,江懷硯足踏飛箭,身形似孤鶴掠空。刀光過處,三根碗口粗的鐵索竟如絲帛般斷裂,切口平滑如鏡。大殿在刺耳的金屬哀鳴中傾斜,刺客首領阿如罕足尖點地正要暴退,一枚白玉扳指忽從謝明微指尖滑落,正卡入他足底湧泉穴。
“滄州驛站的牽機毒,可還合口味?”謝明微拾起染血彎刀,刀背逆光處密文隱現。他指尖撫過刀刃,血珠順著螺紋凝成“雙凰”圖騰,“三日前你換我藥箱時,左手尾指抖了兩次——這般定力,也配做玄鷹衛統領?”
阿如罕喉間發出困獸般的低吼,袖中淬毒匕首直取謝明微咽喉。
刀光乍起。
江懷硯的刀鞘後發先至,青銅燈台被擊飛的破空聲裹著火星,直撲角落的牧羊少年。少年皮鞭剛卷住燈柱,懷中密信已飄然落地——泛黃紙頁上邊防駐軍圖清晰可辨,正是謝明微七日前“醉酒失手”打翻墨硯時,親手繪製的摹本。
“好一招請君入甕!”阿如罕咳出血沫,突然暴起撲向殿角蟠龍柱。染血手掌拍向龍目的刹那,地麵青磚驟然開裂。
謝明微廣袖翻卷,三枚銀針破空而至。
一針封天鼎,二針鎖氣海,第三針直貫百會穴!
阿如罕身形僵硬的瞬間,玄鐵囚籠自地底轟然升起。十二根倒刺寒光凜冽,穿透他周身大穴時竟發出金鐵交鳴之聲——這蠻子竟將橫練功夫練至髒腑!
“錯了,是甕中捉鱉。”謝明微指尖輕叩囚籠,籠底血漬忽然蠕動,竟是他早用魚膠混著朱砂繪製的陣圖。血跡遇熱蒸騰,化作“雙凰臨朝”的赤色圖騰,“三皇子沒告訴你?玄鷹衛虎符內層,塗的是孔雀膽。”
江懷硯的刀鋒在此時歸鞘。
刀柄雲紋與謝明微腰間玉佩暗合,他轉身時,餘光瞥見籠中人的瞳孔驟然收縮——謝明微的銀針正緩緩沒入阿如罕睛明穴,針尾綴著的金鈴輕響,與三年前塞北狼王死前的鈴音如出一轍。
殿外忽起狂風,卷著沙礫拍打窗欞。牧羊少年突然暴起,皮鞭絞向謝明微脖頸,鞭梢銅刺泛著幽藍毒光。
江懷硯的刀未出鞘。
刀鞘點地,青磚碎裂的瞬間,七枚碎石如流星追月。少年膝彎陽陵泉、肩井穴接連中招,跪地時懷中滾出半枚青銅令牌——正麵雕狼首,背麵刻著的生辰八字,正是謝明微母親忌日。
“漠北的狼崽子,也學會中原人的把戲了?”謝明微拾起令牌,指尖撫過狼瞳處的裂痕。那處缺口與他腰間玉佩嚴絲合扣,“可惜你家主子不知道,當年他派去劫殺謝家商隊的馬賊,早被我做成了人皮燈籠。”
江懷硯的刀鞘突然橫掃,將掙紮欲起的少年擊飛三丈。那人撞上青銅鼎的刹那,鼎身暗格彈開,露出裏麵蜷縮的佝僂身影——竟是三日前就該毒發身亡的滄州知府!
“時辰到了。”謝明微彈指,一粒藥丸落入知府口中。老者喉結滾動間,後頸忽然凸起肉瘤,皮膚下似有活物遊走。不過三息,肉瘤爆裂,鑽出的竟是條通體赤紅的蜈蚣!
阿如罕目眥欲裂:“你竟用苗疆蠱術...”
“噓。”銀針封喉,謝明微指尖沾著蠱蟲毒血,在知府官服上畫出血色狼頭,“三皇子不是最愛玩偷梁換柱?本公子不過以其人之道...”
話音未落,殿外忽傳來金鐵交鳴之聲。十八名黑衣死士破門而入,手中連弩寒光森然。江懷硯的刀終於出鞘。
刀光如月華傾瀉。
第一刀斬斷七張勁弩,第二刀劈碎三道盾牌,第三刀回旋時,血珠在刀尖凝成冰棱,隨氣勁炸裂成漫天毒針!
謝明微廣袖翻飛,銀針織就天羅地網。每當死士欲結陣合圍,總有一針封其陣眼。江懷硯的刀勢卻愈發淩厲,刀風過處,青銅燈台應聲而裂,飛濺的碎片割斷三丈外弓弦。
“巽位三步。”謝明微突然出聲。
江懷硯刀勢陡轉,刀背拍碎立柱,飛濺的木刺正中最右側死士的膻中穴。那人手中火藥引信跌落,被謝明微踢入尚未熄滅的桐油火槽。
爆炸的氣浪掀翻瓦片,月光如銀瀑傾瀉。謝明微的白衣在風中獵獵作響,他踏著滿地狼藉走向囚籠,指尖銀針蘸著血漬,在阿如罕額頭畫下詭譎符咒:“告訴三皇子,他安插在漠北的三十七處暗樁,本公子已替他...清理幹淨了。”
江懷硯的刀在此時歸鞘。最後一滴血珠墜地時,遠處傳來更鼓聲。謝明微撫過腰間玉佩,裂紋處正與刀柄雲紋契合——十年前父親戰死那夜,這玉佩被蠻族彎刀劈成兩半,一半隨葬父親,一半...
“該收網了。”他碾碎掌心血痂,看向江懷硯的目光似笑非笑。後者刀鞘上不知何時多了一道裂痕,與謝明微袖口破綻處的劍傷如出一轍。
夜風卷著血腥味掠過青銅殿,殘破的“雙凰”圖騰在血泊中浮動,恍如困獸掙不開的囚籠。
喜歡燼夜織天局請大家收藏:()燼夜織天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