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妥協

字數:4099   加入書籤

A+A-


    第二個裏程碑是係統第一個版本開發完畢,也是隻提前了20天。
    再看看馮亦如那邊?進度條都要走完了,聽說陳總已經準備匯報公司成立EDA項目組把整個703實驗室抽出高斯數據庫項目了。
    人比人氣死人。
    他翻開筆記本,上麵記著陳默當初欽點他時說的話:“項目管理是在鋼絲繩上跳芭蕾。”
    “祁姐,” 李峰放軟語氣,“我理解你想打造完美架構的心情,但現在不是追求極致的時候。你看看這個,”
    他調出馬來西亞子公司的業務簡報,“他們的本地化合規要求突然增加了三項,留給我們的時間真的已經不多了。”
    祁燁玲看著對麵的李峰,這個曾經在解決方案部有過短暫共事過一年的“老”同事,此刻眼底布滿血絲。
    她不禁陷入沉思。
    在去年的一個項目,那時的李峰會為了一個存儲過程的優化和她爭論到很晚。
    現在卻在不顧一切的推動一個她認為很過時也很將就的方案。
    這一次她確信自己是遇到了職業生涯以來最大的挑戰。
    在祁燁玲的認知裏,應付模塊涉及資金安全。
    公司本著謹慎為上的原則,過去10年都沒有做架構調整,很多新需求是通過不斷打補丁來解決的,因此財經領域希望借此次機會,進行一次大的架構調整,一次性解決曆史問題。
    她其實是非常想去做完美架構,但由於時間緊迫,方案設計存在嚴重缺陷,無法通過測試。
    現在,有兩種選擇:一是繼續修改完美方案,代價是延長渡河ERP整體上線時間;
    二是采取基於原有架構的妥協方案,先保障渡河ERP在馬來西亞子公司上線,以後再解決曆史問題。
    祁燁玲站在業務角度,堅持完美方案。
    而她初步判斷則是妥協方案不足以支持係統上線。
    李峰是一位理性主義者,作為陳默欽點的ERP項目經理,他的壓力來自項目整體進度和風險管控。
    他認為,保障切換時間是第一要務,有多種方法可以使IT係統跑起來,哪怕這是一個不完美的方案。
    兩人長久以來都是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
    於是,他們決定各自尋求同盟軍。
    祁燁玲找到總體組專家溝通,他們也認同新的架構方案,站在了她的一邊。
    李峰去找財經領域主管溝通,優先保障項目按時上線,也得到了對方的理解。
    現在是最後的決策時刻。
    祁燁玲盯著屏幕,突然發現李峰提到的合規條款正是她上周和吉隆坡財務團隊溝通時忽略的細節。
    作為架構師,她習慣從技術視角切入,卻忘了業務端的動態變化。
    這種認知錯位讓她後背有些發涼,難道自己真的陷入了 “架構完美主義” 的陷阱?
    決策會進行到第二個小時,總體組專家張工發言:“從風險控製角度,我建議采用妥協方案。架構優化可以作為二期項目推進。”
    祁燁玲抬頭,看見張工鏡片後的眼神帶著歉意。
    幾個月前正是這位專家在架構評審會上力挺她的分布式方案,現在卻因為項目進度的壓力改變了立場。
    但祁燁玲再次提出她的完美方案,不出意外的李峰再次反對:“大家不要把產品架構和功能實現的權重看得過高,我自己就是做架構師。而ERP是一個係統工程,產品建設隻占三分之一,數據割接和驗證同樣重要。我們要綜合考慮項目進度。”
    “所以我們要給未來的自己留一堆技術債務?” 祁燁玲的聲音有些顫抖,“現在的妥協,意味著三年後還要再來一次重構,那時候的業務複雜度隻會更高!”
    “按照你的完美架構,我們正項目組連‘活下去’都成問題!” 李峰突然提高聲音,拳頭砸在會議桌上。
    這句話像重錘敲在每個人心上。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清楚的知道如果上線延遲引起連鎖反應導致最終項目失敗。
    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公司,影響都實在太大了。
    祁燁玲閉上眼,腦海裏是父親在電話裏說的話:“丫頭,你做的事是給中國企業爭口氣,但也要學會審時度勢。”
    第三次走出會議室時,祁燁玲靠在走廊的消防栓上,任由眼淚滑落。
    玻璃幕牆映出對麵樓層的華興lOgO,在暮色中反光。
    她覺得自己是不是有些可笑,這應該是三次哭著走出會議室,前麵兩次都是哭完了再回去接著爭論。
    掏出手機,給丈夫發了條消息:“今天要加班,晚上不回家吃晚飯了。”
    丈夫幾乎是秒回消息:“早點回家,女兒說想媽媽了。”
    她咬了咬嘴唇,把手機塞回口袋。
    再一次回到會議室時,祁燁玲已經恢複了冷靜。
    她最終還是妥協了,“為了項目的整體進展,我服從集體決策,但是我保留自己的專業判斷。”
    祁燁玲調出妥協方案的優化版本,哭紅的眼睛裏帶著委屈,但語氣堅定:“如果采用妥協方案,我要求保留分布式架構的接口預留,並且在二期項目中優先啟動架構重構。”
    李峰點頭,快速在會議紀要上記錄:“同意預留技術接口,二期項目納入2018年重點計劃。”
    散會後,李峰追上祁燁玲道歉:“對不起,剛才態度不好。”
    祁燁玲搖頭:“我明白,項目優先。”
    兩人並肩走向電梯,李峰忽然說:“其實我挺羨慕你的,還有追求完美的勇氣。”
    她則是回之以苦笑:“等項目結束,我可能會變成‘差不多小姐’。”
    祁燁玲是一位職業經理人,知道自己必須盡快轉換角色,保證項目成功。
    應付模塊的七八十名開發人員在武漢辦公,有些還是合作夥伴員工,上線測試失敗後,大家都覺得拖了項目後腿,無形的壓力籠罩著團隊。
    此刻祁燁玲又搖身一變,變成了妥協方案的布道者。
    不僅給開發團隊宣講方案,還要做大家的思想工作。
    為了給團隊打氣,祁燁玲特地邀請陳默一起去武漢和大家溝通。
    陳默還能說什麽?無非是打雞血熟練度+1罷了。
    第二天,武漢的深夜,應付模塊的開發團隊正在進行妥協方案的首輪部署。
    祁燁玲站在投屏前,看著代碼逐行編譯。
    突然發現王哲在事務補償機製裏加了段注釋:“暫時向現實低頭,但保留重構的火種。”
    她輕輕笑了,笑得格外開心。
    不過卻沒想到的是自己回到鵬城便大病了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