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人間清醒

字數:4085   加入書籤

A+A-


    “瑞子APP。”陳默摸出手機劃開,藍白界麵清爽,“在線點,到店立取。我要求李俊濤把峰值訂單等待時間壓進三百毫秒。華興園區的網速,鄭總清楚。”
    他指尖在屏幕上一點,調出後台實時監控圖,推到鄭青萍麵前。
    無數代表訂單狀態的綠色光點瀑布般流瀉,間或有零星黃色閃爍,瞬間被係統自動標記、分流。
    “自提櫃台掃碼,三秒出杯。省下排隊十分鍾,夠程序員多解一個BUG,夠銷售多打一個電話。”
    陳默聲音不高,卻像錘子敲在鐵砧上,“效率,就是我們瑞子最大的優勢。”
    他想表達的意思也很簡單,你鄭總的人情我陳默肯定是要認的,但我這瑞子也不是吃白飯的。
    更不是付不起的阿鬥。
    “好!”鄭青萍眼中欣賞之色更濃,“要的就是這股勁兒。通惠能給的,是場地、是渠道、是後勤保障的便利。但最終能不能讓華興人掏出手機、點下那個藍色的圖標,還得看瑞子自己的本事。”
    她頓了頓,語氣帶上一絲深意:
    “如果瑞子真能在這裏把‘快’和‘準’做到極致,做出樣板,那通惠體係內其他那些效率低下、服務拖遝的自營或合作點位......
    可就有人坐不住了。
    這,或許才是瑞子未來更大的機會。”
    陳默心中一動。
    鄭青萍這話,點出的不僅是瑞子在華興內部的發展空間,更隱隱指向了通惠自身服務升級的需求。
    瑞子若能成為那把“鯰魚”,攪動通惠內部的服務標準,提升整體效率,那對鄭青萍而言,價值甚至超過瑞子本身帶來的租金收益。
    “鄭總目光長遠。”陳默由衷道,“瑞子定當全力以赴,不負所托。若真能摸索出一套高效、精準的服務模式,非常樂意與通惠共享經驗,共同提升華興整體的員工服務體驗。”
    這是投桃報李,也是鞏固同盟。
    鄭青萍滿意地笑了,笑容裏帶著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她拿起茶壺,親自給陳默續上茶水:“陳總爽快。那...預祝我們合作成功,也預祝瑞子,在華興這片沃土上,枝繁葉茂。”
    兩人舉杯,以茶代酒,輕輕一碰。
    清亮的瓷器碰撞聲在包廂裏響起,象征著這次各取所需、著眼未來的合作正式落定。
    在一旁一直像啞巴一樣的林雨晴暗道一聲老板牛逼。
    她現在跟陳默得越久,知道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像這種涉及華興高層政治利益交換的今天還是第一次。
    真是小刀喇屁股,開了眼。
    原來連長公主也這麽看好老板,嘖嘖嘖...
    陳默兩人又閑聊了幾句鵬城近期的天氣和無關緊要的業界動態,氣氛輕鬆融洽。
    鄭青萍看了一眼腕表,時間已近十點。
    “時候不早了,要不今天就先到這?”她優雅地起身,“通惠運營部的負責人和瑞子對接人的聯係方式,稍後我讓助理同步給林秘書。後續落地有任何阻礙,直接找我。”
    “多謝鄭總費心。”陳默也站起身,再次鄭重伸出手,“今晚獲益良多,不僅是為瑞子,更是見識了通惠的深厚底蘊和鄭總的運籌帷幄。這份情誼,陳默銘記。”
    鄭青萍與他有力一握,笑容溫煦而真誠:
    “陳總言重了。
    華興很大,未來很長,互相扶持,路才能走得寬,走得穩。
    保持聯係。”
    助理早已收拾好平板和支架,安靜地站在一旁。
    鄭青萍微微頷首,帶著助理,步履從容地離開了包廂。
    陳默站在落地窗前,看著樓下深南大道依舊璀璨的車流,回味著今晚這場看似談生意、實則定同盟的會麵。
    鄭青萍的清醒、務實、長袖善舞,以及對華興這艘巨輪未來格局的深刻洞察,都讓他印象深刻。
    她提前下注,用通惠的資源為瑞子鋪路,換取的是陳默這個冉冉升起的新星未來的“善緣”和對通惠數字化轉型可能的助力。
    這是一筆很不錯的投資。
    回程的車內溫暖如春,陳默靠在後座,閉著眼,指尖無意識地在真皮扶手上輕叩。
    與鄭青萍的會麵,信息量巨大。
    鄭青萍的“慷慨”,背後是她對華興集體所有製本質的透徹認知和自身位置的清醒定位。
    這份“人間清醒”,讓陳默在欣賞之餘,也感到了某種無形的壓力。
    華興的水,比他想象的更深,也更講究規則。
    手機屏幕在昏暗車廂內亮起。
    是林雨晴轉發來的簡報,關於通惠公司更詳盡的運營數據和外界評價摘要。
    陳默點開,目光快速掃過。
    員工匿名心聲社區節選:
    “阪田G區深夜食堂yydS!淩晨兩點下代碼,一碗熱騰騰的豬腳麵線,瞬間回血!就是咖啡太難喝,速溶的糊弄鬼呢?”
    “鬆山湖的自動售貨機補貨能不能及時點?晚上九點就空了,加班狗不配喝肥宅水?”
    “通惠的班車準點率沒得說,雨雪天也基本不誤點。就是希望西研所新園區多開幾條線。”
    “福利店買手機折扣是香,但熱門機型永遠缺貨,耍猴呢?”
    “通惠?就那樣吧,無功無過。反正不是自己掏錢,要求別太高。”
    行業研究報告片段(節選):
    華興通惠模式,已成為國內大型科技企業後勤保障體係的標杆案例。
    其核心邏輯在於:以母公司強力預算支持(實質為內部成本轉移)為前提,通過規模化、標準化運營,攤薄單位成本,提供遠低於市場價的優質基礎服務(餐飲、零售、通勤等),顯著提升員工滿意度和工作效率,間接反哺主業創新與產出。
    其‘非盈利性’定位與‘服務至上’原則,有效規避了內部腐敗與員工抱怨,形成獨特的企業文化粘合劑...
    難點在於平衡成本控製與服務品質,以及跨地域、跨文化下的標準化落地。
    通惠現任負責人鄭青萍女士,作風低調務實,其團隊執行力廣受業內認可...
    財經媒體間接評論(隱去鄭青萍名字):
    華興龐大的後勤體係運轉平穩,是其高效研發的重要支撐。
    後勤無小事,穩定即是功勳。
    華興通惠,科技巨頭為何都養‘超級後勤部’?算的是員工效率提升與流失率降低的大賬!
    評價褒貶皆有,但核心指向清晰:通惠是華興穩定運行的“潤滑劑”和“減壓閥”,其價值在於“平穩無咎”和“提升效率”,而非顯赫的利潤或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