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雲麓大管家

字數:4314   加入書籤

A+A-


    喻婉的目光下意識地瞟了一眼陳默。
    這位校友的財富積累速度,實在令人咋舌。
    年初靈境互動PreIPO前的一筆分紅加買股票賺的錢,就輕輕鬆鬆過億。
    “公司目前無任何外部負債。”喻婉繼續道,語氣帶著十足的底氣,“運營資金充沛,財務結構非常健康。”
    接著,她點開了核心的財務報表摘要。
    “截至2018年5月31日,雲麓咖業合並報表主要數據如下:”
    屏幕上列出一組組醒目的數字:
    總資產: ¥786,423,188.76
    其中:
    流動資產:¥158,752,341.22 主要為貨幣資金、存貨
    非流動資產:¥627,670,847.54 主要為土地使用權、房屋建築物、生產設備、生物資產  咖啡樹
    總負債: ¥85,362,147.33 主要為應付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等經營性負債
    所有者權益: ¥701,061,041.43
    2018年15月營業收入: ¥287,564,832.15
    2018年15月營業利潤: ¥100,647,690.85
    2018年15月淨利潤: ¥85,550,537.22
    “利潤主要來源於三塊:精品生豆及米卡塔銷售(占比65%),自有烘焙豆業務(占比25%),以及新興的自有品牌‘雲麓時光’零售業務(占比10%)。”
    喻婉解釋道,“隨著我們品牌業務的快速發展和深加工產品的推出,後兩者的利潤貢獻率預計在未來1224個月內將大幅提升。”
    “公司整體毛利率達到35.7%,淨利率約為29.7%,在農業及初級加工領域,這是一個非常優異的水平,充分體現了我們全產業鏈整合和品牌溢價帶來的優勢。”
    匯報完枯燥但至關重要的財務數據,喻婉切換到了最能體現陳默“大地主”實力的部分——核心資產盤點。
    屏幕上出現了一張詳細的表格和對應的產區地圖熱力圖。
    “核心資產盤點:”
    種植基地:
    全資持有莊園: 17座。
    普洱產區:雲瀾&雲穀莊園(8000畝)、南屏山麓(9700畝)、思茅河穀(3500畝)、猛馬晨曦(4000畝)、孟連秘境(1200畝)... 總計:8座,可控麵積:31,250畝。
    保山產區:高黎貢雲端莊園(1850畝)、騰越秘境(3200畝)、天溪莊園(2500畝,高黎貢山核心區)、潞江壩一號莊園(1800畝)、潞江壩二號莊園(1600畝)... 總計:4座,可控麵積:17,800畝。
    臨滄產區:雨林秘境莊園(2300畝)、南汀河穀莊園(2000畝)... 總計:3座,可控麵積:5,750畝。
    德宏產區:雲頂啡源莊園(2800畝,遮放核心區)、芒市晨曦莊園(1650畝)... 總計:2座,可控麵積:4,450畝。
    深度合作基地: 42個,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綁定,分布在上述核心產區及周邊優質地塊。
    總計可控麵積:18,750畝。
    合計可控種植麵積: 78,000畝。
    主要種植品種: 卡蒂姆(主力,抗病高產)、鐵皮卡(精品)、波邦(精品)、少量瑰夏(試驗性種植)。
    生物資產估值(咖啡樹): 根據樹齡、品種、長勢、預期產量,經專業評估機構評定,總值約¥6.2億元。
    加工與基礎設施:
    現代化鮮果集中處理廠:5座(普洱2座、保山1座、臨滄1座、德宏1座),總日處理鮮果能力:800噸。
    標準化倉儲中心:4座(配套各產區),總倉儲能力:20,000噸(生豆)。
    精品咖啡烘焙中心:1座(普洱),年烘焙能力:1200噸。
    包裝分裝車間:2個。
    “咖雲”智慧農業管理係統:覆蓋所有自有及合作核心基地。
    品牌與渠道:
    自有品牌:“雲麓時光”(精品咖啡豆、掛耳咖啡、冷萃液)。
    線上渠道:天貓旗艦店、京東旗艦店(已運營6個月)。
    線下渠道:華南、華東地區198家高端精品超市及連鎖便利店(如Ole"、City SUper、7Eleven SeleCt等)。
    人力資源:
    公司總部及事業部全職員工:147人。
    各加工廠、種植基地長期合同工:523人。
    深度綁定合作農戶:5,216戶(涉及種植人口約19,000人)。
    當喻婉清晰地念出“合計可控種植麵積:78,000畝”這個數字時,她握著激光筆的手還是幾不可察地微微顫抖了一下。
    腦海中不由自主地閃回一年前那個改變命運的午後。
    魔都陸家嘴,某棟寫字樓狹窄的格子間裏。
    空氣循環著中央空調的風,混合著外賣盒飯和中午微波爐熱鍋的飯的氣味。
    喻婉正對著電腦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財務報表和待報銷的發票,疲憊地揉著眉心。
    手機屏幕亮起,是房東發來的微信:“小喻,下季度房租要漲1200,隨行就市,提前跟你說聲哈。”
    幾乎是同時,信用卡賬單的短信也跳了出來,提醒她本月需還款一萬二。
    魔都的房租、通勤、吃飯、為了維持體麵工作不得不買的化妝品和衣服......
    每個月兩萬出頭的工資,像指縫裏的沙子,無聲無息就流走了大半。
    一種巨大的疲憊和迷茫包裹著她。
    排外?不,這裏的人甚至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排”誰。
    他們隻是像螞蟻一樣,在城市水泥盒子的縫隙裏,日複一日地搬運著自己沉重而廉價的生活。
    就在那時,微信彈出一條來自大學同學張雨欣的消息:
    【小婉,在嗎?有個事,上次聊天時你說起想回老家,昨天和陳默聊天的時候提起你了,他可能會找你。】
    陳默?
    這個名字像一道強光,刺破了喻婉灰蒙蒙的魔都生活。
    那個在大學時代就光芒四射的校友?
    那個在華興火箭般躥升,據說身價幾十億的傳奇人物?
    自己曾經作為張雨欣的閨蜜離他很近,但現在又離他很遠。
    兩人根本就沒有在一個圈層,用魔都人民最愛說的話就是階級不同不要硬融。
    他找自己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