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陳默的建議

字數:4663   加入書籤

A+A-


    陳默的話,像刀子一樣戳破了他試圖維持的最後一點體麵。
    “膿瘡捂是捂不住的,隻會爛得更深,臭得更遠!”
    陳默的語氣顯得有些硬。
    “現在,必須用最快的刀,最亮的光,把它擠破!刮幹淨!
    這是救你2012實驗室的聲譽,更是救整個華興‘以奮鬥者為本’這塊金字招牌。”
    “你覺得我應該怎麽做?”汪劍鋒的聲音沉了下來。
    “我建議你做三件事,而且是立刻做。”陳默語速加快。
    “第一,你親自簽發命令,涉事的李維、孫啟明,即刻停職接受調查。
    在調查結論出來前,凍結其一切權限。
    同時,對趙誌遠提到的HRBP張莉、副總裁陳明哲,同步進行工作審查。
    姿態要做足,要讓所有人看到你老汪刮骨療毒的決心。
    停職令,同步掛到心聲社區那份聯合公告下麵去。”
    停職,而且是總裁親自下令,同步公開!
    林雨晴在一旁聽得心頭一震。
    這力度,這速度,堪稱雷霆萬鈞。
    默總這是要快刀斬亂麻,用最強烈的信號平息眾怒,同時將汪劍鋒和他代表的2012實驗室管理層,從被質疑的泥潭裏強行拉出來,推到“公正裁決者”的位置上。
    “第二,”陳默不給汪劍鋒思考的時間。
    “我建議你把審計部的同事叫到你辦公室報道。
    你親自牽頭,成立調查組!
    我要的不是走過場,是動真格!
    專利署名有沒有貓膩?
    績效評定流程有沒有違規?
    申訴渠道有沒有被刻意堵塞?
    所有指控,一查到底!
    涉及誰,處理誰!
    調查過程,每日向鄭老板辦公室簡報!”
    “第三,”陳默的聲音緩和了一絲,但依舊帶著壓力。
    “你汪劍鋒,以2012實驗室總裁的身份,親自去一趟實驗室。
    不是找趙誌遠談話,他現在不需要談話,他需要看到行動。
    你是去安撫所有被這件事震動、感到心寒和憤怒的技術人員。
    告訴他們,2012實驗室的天,塌不下來。
    華興對技術的尊重,對奮鬥者的保護,絕不會因為幾隻蛀蟲而改變。
    告訴他們,調查正在進行,公道一定會來!”
    電話那頭,是長久的沉默。
    然後,汪劍鋒深吸一口氣,聲音帶著一種沉甸甸的承諾和感激:“明白了,陳總。謝了!這份人情,我汪劍鋒記下了!我這就去辦!”
    他之前一度是關心則亂,在陳默的點撥下當然想明白了,陳默這套組合拳,表麵上是替他2012實驗室擠膿瘡,實際上是在這場滔天輿情中,硬生生用最強勢、最公正的姿態,為他汪劍鋒和整個2012實驗室的核心管理層搶回了一線生機和主動權。
    否則,任由輿情發酵,最後板子必然會重重打在他這個總裁身上。
    陳默的出手,是壓力,更是救贖。
    掛斷汪劍鋒的電話,陳默轉向林雨晴:
    “有一件事,你親自去辦。
    找到趙誌遠的聯係方式,以我的名義,請他...不,是要求他,暫時撤回離職申請流程。”
    林雨晴又是一愣:“撤回離職?默總,他現在情緒肯定非常激動,而且已經公開撕破臉了,恐怕...”
    “不是挽留。”陳默的目光深邃。
    “是程序需要。
    他現在還是華興員工,調查組需要他作為當事人配合調查,提供證據。
    他的離職流程現在走了,很多事情就說不清,也容易被人抓住把柄反咬一口說他是‘因個人原因離職後惡意詆毀’。
    告訴他,這是調查程序的要求,請他理解配合。
    同時,”
    陳默頓了一下,語氣帶著一絲複雜,“告訴他,我也看到了他的帖子,聽到了他的聲音。請他相信公司這次徹查的決心。”
    林雨晴瞬間明白了。
    這不僅是為了調查程序嚴謹,更是給趙誌遠本人一個心理上的支撐點。
    他的抗爭,沒有被最高層無視。
    默總看到了,並且用行動表明了態度。
    這對一個絕望中發出呐喊的人來說,或許是一絲黑暗中的微光。
    “第四件事,”陳默看向林雨晴,眼神銳利。
    “你立刻去IT運維支撐部輿情監控中心,坐鎮協助指揮。
    張福全現在壓力肯定很大。
    你的任務是:
    第一,確保我們掛出的聯合公告和汪總的停職令,在技術層麵萬無一失。
    第二,嚴密監控回帖風向。對於理性討論、提供線索的,不必幹預。
    但對於那些純粹煽風點火、人身攻擊、造謠傳謠的賬號,或者明顯帶節奏的,給我盯死!固定證據!
    必要時,聯合安全部門,啟動溯源!
    第三,收集所有有價值的回帖信息,特別是涉及其他類似遭遇的線索,整理成簡報,每小時報我一次。著重整理涉及到集團IT部門的。
    記住,我們的職責是防止輿情失控演變成無意義的混亂和攻擊,不是捂蓋子。”
    “明白!”林雨晴挺直腰背,眼中閃爍跟著領導又學到了的光。
    默總的每一步都環環相扣,既給了汪劍鋒雷霆手段去處理內部問題,又在外部用最高級別的官方姿態穩住了局麵,同時還給了當事人趙誌遠一個程序上的交代和心理上的慰藉,最後還確保了輿情監控的精準和有效。
    這已不僅僅是危機公關,這是一場精密的多線作戰。
    她轉身快步離去,高跟鞋敲打地麵的聲音清脆而急促。
    陳默重新走到窗前。
    窗外,蓉城的晨光已經徹底驅散了薄霧,城市開始蘇醒。
    樓下的人工湖邊,幾隻黑天鵝優雅地劃開水麵,蕩起圈圈漣漪。
    他端起桌上那杯拿鐵又喝了一口,奶香和咖啡香的瞬間在舌尖蔓延開。
    趙誌遠...十八級技術專家...十六年...績效C...剽竊...申訴無門...
    這些冰冷的詞匯,組合在一起,卻勾勒出一幅何其熟悉又刺骨的畫麵。
    前世,他不也是那個被卡在18級多年的“資深工程師”嗎?
    沒有遭遇如此赤裸裸的剽竊和構陷,但那種在龐大體係裏被無形的天花板壓得喘不過氣,看著後來者憑借“會來事”或者“背景”輕鬆越過自己的憋屈;
    那種在晉升答辯中被莫須有的理由刷下來,申訴卻隻得到“下次努力”的官腔回應的無力;
    那種年複一年付出,最終卻感覺價值被稀釋、被無視的迷茫...
    不正是另一種形式的“血淚”嗎?
    他最終選擇了離開,帶著滿心的不甘和一絲對未來的渺茫希望出去創業。
    結果呢?
    撞得頭破血流,在經濟的寒冬裏掙紮沉浮,最後黯然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