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從駕駛到瞭望
字數:4126 加入書籤
鄭非的聲音很輕,卻又很重,一字一句敲打在徐平的心上:
“退到董事層,我依然可以為公司把關。
憑借我這幾十年的經驗和教訓,在一些重大的戰略方向、技術路線、甚至潛在風險的判斷上,我自信還能提供一些有價值的‘異見’,起到一點‘壓艙石’的作用。
但日常的運營、具體的決策、衝鋒陷陣的壓力...
那就是屬於你們的戰場了。”
他側過頭,看著徐平,昏黃的台燈光在他臉上投下柔和的輪廓,那雙看透世事的眼睛裏,此刻清晰地映照著徐平震驚未消的臉龐,也映照著窗外無盡的星辰與燈火:
“徐總,我已經老了。”鄭非的聲音帶著喟歎,更多的卻是托付的沉重。
“不隻是體力的老,還有精力的衰退和思維的落伍。
是時候該把舞台中央最耀眼的那束光,讓給那些精力更旺盛、思維更敏銳、更能代表未來的人了。
陳默這次的處理,汪劍鋒後續的刮骨療毒,都證明了他們能行。
華興這艘船夠大,也夠堅固了,經得起也必須要經曆新老舵手的更替。
我的使命,是時候從‘駕駛艙’,轉到‘瞭望塔’了。”
他頓了頓,目光再次投向遠方,那璀璨的星河仿佛連接著過去與未來。
“看著他們,在更大的風浪裏,把華興帶向更遠的地方。這,就是我現在最想做的事。”鄭非的聲音最後沉靜下來,如同深海,蘊藏著無窮的力量與期待。
辦公室裏陷入了長久的寂靜。
徐平端著那杯早已不再滾燙的茶,怔怔地站在那裏。
手背上被茶水燙紅的印記還在隱隱作痛,但更強烈的是一種靈魂被衝刷的震撼。
鄭非的話語,那清晰而宏大的權力交接藍圖,那坦然退居幕後的超然姿態,還有那份對後來者毫無保留的信任與托付...
這些都如同驚濤駭浪,一遍遍衝擊著他固有的認知。
他順著鄭非的目光望向窗外。
鵬城的夜,依舊璀璨奪目,那萬家燈火如同鑲嵌在黑色天鵝絨上的鑽石,無聲地訴說著這座城市的野心與活力。
每一盞燈下,都可能是一個正在拚搏的華興人,一個正在孕育的技術突破,一個關乎未來的商業決策。
巨輪,正在轉向。
一個以鄭非個人意誌為絕對核心的時代,似乎正要開始以一種理性的方式緩緩落幕。
而一個由更年輕、更多元的領航者共同驅動、治理更現代化、根基更深厚的新時代,其輪廓已在鄭非平靜的話語中,清晰地勾勒出來。
徐平深吸一口氣,夜風微涼的氣息混合著辦公室內淡淡的茶香湧入肺腑。
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重量壓在肩頭,那是傳承的重量,是信任的重量,更是未來公司生死存亡的重量。
他緩緩抬起手中的茶杯,輕輕放在茶台上。
一聲清脆而細微的輕響,在寂靜的辦公室裏格外清晰。
“明白了,鄭總。”徐平的聲音終於恢複了沉穩,帶著格外的鄭重,“路還長。您這瞭望塔,得給我們看得遠一點,準一點。”
獨自一人回到辦公室辦的徐平,良久沒緩過勁來。
鄭非那番關於退居二線話語,也算是給足了他震撼。
要不是手背上被茶水燙過的地方還隱隱作痛,提醒著他剛才的一切並非幻夢,他都以為自己是最近太忙以致於有些癔症了。
他下意識地摸向西裝內袋,掏出手機。
屏幕亮起,時間顯示已是深夜十一點多。
指尖在通訊錄上快速滑動,最終停留在那個熟悉的名字上,陳默。
沒有猶豫,徐平按下了撥號鍵。聽筒裏傳來短暫而單調的等待音,在寂靜的房間裏格外清晰。
他踱步到窗邊,電話也很快接通了。
“徐總?”陳默的聲音傳來,聽起來好像剛從工作狀態抽離,背景裏還隱隱約約聽到胡笳的聲音,“怎麽剛回家就又有工作嗎?”
“嗯,是我。”徐平開口,聲音刻意放得平穩,試圖抹去剛才那場談話帶來的所有情緒痕跡,“剛回家啊?”
“這不剛換了衣服就接到你徐老板的電話嘛。”陳默如實回答,甚至帶著點調侃,“您這麽晚找我,是有什麽新指示?”
陳默這句話倒是把徐平問懵了,狗東西,咋滴,沒指示還不能給你打電話了?
“談不上。”徐平壓下了對狗登西的吐槽,清了清嗓子,目光落在窗外遠處高樓上閃爍的紅色航空障礙燈上,“主要是剛開完一個會,想到你,想跟你聊聊。”
他頓了頓,似乎在組織語言,也像是在給自己一個緩衝。
“今天心聲社區那件事,你處理得非常漂亮。”徐平的聲音提高了一些,透出明確的讚許。
“反應快,手段穩,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
特別是聯合汪劍鋒發布公告、推動停職審查那幾步,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危機公關。
不僅及時撲滅了火,穩住了人心,保住了2012的元氣,還讓汪劍鋒那老小子欠你個人情。
這一手,既顧全了大局,又理順了關係,做得非常老道!”
徐平的話語清晰而有力,每一個評價都落在實處。
他沒有空泛的誇獎,而是點出了陳默處理中幾個最關鍵、也最體現其判斷力和手腕的環節。
“鄭總,”徐平的聲音沉了沉,“還有我,還有其他幾位董事,都看在眼裏。這份擔當,這種在關鍵時刻為了公司整體利益,敢於‘多管閑事’、敢於承擔風險、甚至不惜‘得罪’平級總裁的魄力,非常難得。這不是簡單的業務能力,這是一種根植於心的‘主人翁’意識。董事會的幾個老家夥都會對你這次的表現評價非常高。”
電話那頭,陳默顯然沒料到徐平深夜來電是為了如此正式而高規格的肯定。
他沉默了一兩秒,才傳來他沉穩依舊但多了幾分真誠的回應:
“徐總過譽了。
我隻是覺得,那種情況下,捂蓋子隻會讓火燒得更旺,對公司聲譽的傷害更大。
2012實驗室是公司的技術尖刀,聲譽受損,傷的也是整個華興的根基。
我管著心聲社區這個口子,碰上了,就不能隻當個看客或者傳聲筒。
至於汪總那邊,也是他本身就有刮骨療毒的決心,我隻是順水推舟,說了該說的話而已。”
陳默的回應謙遜而清醒,沒有居功,將功勞歸於汪劍鋒的配合和公司利益至上的出發點。
這份態度,讓徐平眼中讚賞之色更濃。
他點了點頭,心裏老懷大慰,心裏想著這小子真不錯,有老夫當年的風範。
但嘴上卻說著,“不驕不躁,看得清楚。華興就需要你這樣的幹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