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B輪談判

字數:4227   加入書籤

A+A-


    李攜耀立刻回應:
    “默總提醒的是。
    我們已經開始組建頂尖的國際化合規團隊,聘請了前星巴克國際部的法務負責人,以及來自普華永道的合規專家。
    相關SOP(標準操作流程)正在全麵升級。”
    陳默點點頭,似乎還算滿意。
    “B輪融資,我原則上同意。估值可以朝著目標去談,但條款必須幹淨,不能有任何束縛我們未來發展的枷鎖。這是底線。”
    他再次強調了這一點,與A輪時如出一轍。
    “至於我,”陳默微微後靠。
    “我會參與關鍵談判。
    華興的背景和資源,該用的時候自然會用。
    但李總你知道,主角應該是你和瑞子咖啡本身。
    我和華興,是‘加持’,不是‘主體’。
    這一點,你必須讓資本方清楚。”
    “明白!”李攜耀重重點頭,臉上抑製不住地激動。
    有陳默這句話,他心裏就有了底。
    “喬雅,”陳默轉向她,“海外業務,尤其是合規和本地化運營,是你接下來的重中之重。不要追求絕對速度,要追求穩健和質量。瑞子出海這步棋,現在看是妙手,走不好也會變成臭棋。”
    “是,默總,我會親自盯緊。”喬雅鄭重應下。
    會議結束後,瑞子咖啡這輛瘋狂的戰車,加足了馬力,向著B輪融資和IPO的宏偉目標全速衝去。
    接下來的兩周,帝都和鵬城的金融圈再次被瑞子咖啡攪動。
    各路頂級投行、基金的代表如同聞到血腥味的鯊魚,蜂擁而至。
    瑞子咖啡的融資材料(BP)在極小範圍內傳閱,那恐怖的增長數據和全球化的故事,讓每一個看到它的投資人都心跳加速。
    最終的B輪爭奪戰,在國貿三期的一家頂級會所包廂裏展開。
    參與最終角逐的,除了A輪就已入局的鵝廠產業基金和高盛,還加入了新的重磅玩家:
    軟銀願景基金二期以及來自中東的某主權財富基金。
    陳默如約出席,但他很好地把握了分寸。
    他大部分時間安靜地坐在李攜耀身旁,聽著李攜耀激情澎湃地講述瑞子的現狀和未來,隻有在關鍵問題上,或者當資本方提出的條款過於苛刻時,他才會偶爾開口。
    他的話語不多,但每次開口都直指要害。
    他基於對行業、對技術、對全球市場的深刻理解,冷靜地分析利弊,反駁對方不合理的要求。
    那種超越年齡的沉穩和精準的判斷力讓在場的資本大佬們不敢小覷。
    他們意識到,這個年輕人不僅是瑞子咖啡的重要股東,更是一個極其難纏的談判對手。
    “李總,陳總,”高盛亞洲區TMT投資聯席主管,一位名叫薩拉·詹寧斯(Sarah JenningS)的金發女人開口,她的中文略帶英倫口音,但用詞卻極其精準。
    “瑞子過去六個月的擴張速度,超出了我們所有人的最樂觀預期。
    尤其是海外門店的落地,堪稱神來之筆。”
    她的目光掃過屏幕,在那幾個特殊的藍色光點上略有停頓。
    德國慕尼黑、阿聯酋迪拜、新加坡萊佛士坊、印度班加羅爾。
    這些光點旁邊,都有一個細小的華興LOgO作為標注。
    “依托華興海外研究所和大型辦事處選址,共享其成熟的物業、物流乃至部分本地化資源,瑞子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完成了初步的海外市場試探和品牌露出。
    這種‘借船出海’的戰略,巧妙至極,效率驚人。”
    薩拉頓了頓,話鋒卻悄然一轉,如同柔和的音樂中突然插入一個不和諧音:
    “但是。”
    會議室內所有人的心弦都為之一緊。
    “但是,這也帶來了新的問題,新的......‘故事’。”
    薩拉身體微微前傾,目光銳利地掃過李攜耀,最終落在一直沉默不語的陳默身上。
    “資本市場喜歡單純、清晰、易於理解的故事。
    ‘星巴克的華國挑戰者’,這是一個好故事。
    ‘依托巨無霸企業生態資源快速崛起的現象級品牌’,這也是一個好故事。
    甚至‘技術驅動、效率至上的新零售樣本’,這同樣是一個好故事。”
    “但是,”她再次強調了這個詞,“當一個品牌同時講述這三個故事,並且突然加入了‘出海先鋒’這個更宏大、也更冒險的章節時,投資者的困惑會大於興奮。”
    她指尖輕點,屏幕切換,顯示出幾家國際知名市場調研機構對瑞子海外門店的初步分析報告摘要,措辭謹慎,多以“觀察期”、“樣本有限”、“模式待驗證”為主。
    “海外市場的複雜性遠超國內。
    本地口味偏好、勞工政策、供應鏈管理、文化隔閡......
    每一個都是潛在的巨坑。
    瑞子目前這兩百多家海外店,因其特殊的選址即華興園區內部或毗鄰,服務對象超過70%仍是華興海外員工及華人群體,並未真正接受當地主流市場的檢驗。”
    “高盛,以及本輪其他潛在的投資人,非常欣賞瑞子的銳氣和華興生態帶來的獨特優勢。
    但我們擔憂的是,過早背負‘全球化’的敘事,會分散管理層的精力,模糊業務的焦點,並將估值拉到現在的高度。
    是需要更長時間、更多資本去證明的高度。”
    薩拉的聲音依舊平穩,卻拋出了本輪談判最核心、也最出乎瑞子團隊意料的衝突點:
    “因此,我們的投資意向,基於一個前提:瑞子需要明確其未來十二個月的戰略優先級。
    是繼續深耕國內,鞏固萬億國內市場的基本盤?
    還是抽調精兵強將,真正開始為一場勝負難料的全球化戰爭做準備?”
    “我們需要一個清晰的答案,來評估風險,來定價未來。”
    她身體後靠,露出一個職業化的微笑:
    “當然,無論選擇哪條路,高盛都願意提供全力支持。
    隻是,不同的選擇,對應不同的估值模型和資金規模。”
    會議室內落針可聞。
    李攜耀的喉結滾動了一下。
    他預想過資本會對燒錢速度、盈利預期提出質疑,甚至可能再次試探對賭的可能,卻萬萬沒想到,最大的阻力竟來自於他們引以為傲、並視為意外之喜的“出海”嚐試。
    資本竟嫌他們“跑得太快”、“故事太複雜”?
    這簡直是......太荒謬!
    他下意識地看向陳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