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IT的四層結構

字數:3959   加入書籤

A+A-


    “鴻蒙車機版的預裝原型係統,已經在基於‘啟界’量產車規格的測試平台上穩定運行了。
    針對車規級芯片(目前還是外購,但我們的麒麟車機芯片也在同步研發)、複雜的ECU控製單元、嚴格的功能安全(ASILD)和信息安全要求,我們都做了深度的底層優化和適配。”
    他略微停頓,組織了一下語言,繼續匯報:
    “UI/UX完全遵循了鴻蒙的分布式設計理念。
    可以實現手機、手表、甚至智慧屏與車機的無縫連接和任務流轉。
    比如,手機上的導航信息,上車瞬間可無感切換至車機大屏;
    車載音響可以無縫接管正在手機上播放的音樂;
    車輛狀態、充電信息等也可以實時顯示在手機或手表上。
    目前,西風小馬那邊的工程團隊反饋非常積極,我們的軟件部門已經深度介入聯合開發。
    按照目前的測試進度和問題解決速度,我有超過九成的把握,確保‘啟界’量產時,車機係統能提供穩定流暢的極致體驗。”
    “九成?”徐平微微挑眉,對這個數字似乎既滿意又覺得不夠。
    “我要的不是九成,是萬無一失,是必須百分之百成功!
    陳默,‘啟界’不僅僅是一款車,它是華興智能汽車戰略的開山之作,是向市場證明我們技術實力的試金石。
    車機體驗是用戶感知最強、也是最容易形成口碑效應的部分。
    任何一個微小的卡頓、一次意外的黑屏、一個交互邏輯上的別扭,都可能被無限放大,甚至毀掉我們整個車BG乃至鴻蒙生態的初期聲譽。
    這方麵的教訓,在消費電子領域,我們見得還少嗎?”
    他的語氣顯得有些凝重。
    “我明白其中的分量,徐總。”陳默重重點頭,眼神沒有絲毫閃爍,反而因為這份壓力而顯得更加銳利。
    “‘萬無一失’是我們的唯一標準。
    我已經要求測試團隊將路測裏程再翻一倍,覆蓋所有極端天氣和複雜路況。
    所有軟件版本迭代都必須經過我的最終審核。
    任何一個BUG,無論大小,都必須追溯到根因,徹底閉環。
    我們投入的是華興最頂尖的軟件、硬件和架構人才,集合了終端BG、2012實驗室、車BG的最強力量。
    這一仗,我們輸不起,也絕不會輸。”
    看著陳默眼中熟悉的火焰和這種一旦認準目標就死磕到底的態度,徐平嚴肅的臉上終於再次露出一絲寬慰的笑容。
    現在的陳默,他太熟悉了。
    從當年的ERP係統攻堅,到後來的渡河項目,再到如今的車BG,正是這樣的陳默,一次次帶領團隊啃下了最硬的骨頭。
    “好!要的就是你這句話和這個勁頭!”徐平欣慰地拍了拍沙發扶手。
    “你辦事,我向來是放心的。
    說起來,鴻蒙能有今天的底氣和進展,離不開當年‘渡河’項目積累下來的深厚家底啊。
    那些在替換OraCle數據庫、自研ERP過程中錘煉出來的底層軟件能力、係統工程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如今都在鴻蒙和車BG項目上得到了延續和升華。”
    他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口氣,目光再次變得悠遠而深邃。
    “而‘渡河’項目本身,又何嚐不是被逼出來的‘逃生通道’呢?”
    徐平的語氣中帶著一種複雜的感慨,仿佛在回顧一段漫長而艱辛的征程。
    “陳默,說到這裏,我忽然想起2015年初時你在心聲社區上發的那篇帖子。
    那篇預測公司可能會遭遇更嚴厲製裁,呼籲公司建立‘逃生艙’體係的帖子。
    當時可是在內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啊。”
    陳默聞言,臉上露出一絲略顯尷尬的謙遜笑容:
    “難得徐老板還記得那件事。
    現在回頭看,當時真是年少無知,仗著知道點皮毛就敢大放厥詞。
    等後來職位高了,能接觸到更多核心信息,才知道自己當時的很多‘預警’,在公司最高層的戰略布局裏,早已是進行時甚至完成時了。
    實在是班門弄斧,貽笑大方。”
    陳默這個時候當然要謙虛了,當年發帖子不就是為了引起“高層們”的關注目光嗎。
    隻不過當年他隻是一個基層經理,很多事情接觸不到。
    甚至他一直都單純的以為整個華興隻有鄭老板危機意識很強。
    而真實則是在危機意識這方麵華興高層早有定論,早就達成共識的。
    大家真正的爭議點不是“做還是不做”,而是“先做什麽後做什麽”。
    做IT的都清楚,整個IT可以分為四層:
    第一層是硬件,這裏麵最核心、最關鍵的就是芯片;
    第二層是操作係統(OS),有個人電腦的操作係統、手機操作係統、服務器操作係統;
    操作係統是基於第一層硬件生存的。
    第三層是中間件,比如數據庫;
    中間件是鏈接第四層軟件和第二層操作係統的,它是基於第一層和第二層生存。
    第四層是應用,也就是普通人接觸最多的軟件。應用層是基於前三層生存。
    而我們熟知的商用軟件、企業軟件比如ERP、CAD、3D,芯片設計軟件EDA,包括辦公軟件甚至PS等等,都隻是應用層。
    從這四層結構來看,醜國太強大了。
    芯片是醜國的,操作係統是醜國的,中間件是醜國的,甚至頂層應用軟件還是醜國的。
    而華國絕大多數的公司都是都是在第四層上麵的一些創新和應用。
    如果把華國IT人比喻為農民,咱們在耕種的地都是醜國人的,咱們說白了都是包身工。
    人家醜國隨意抽掉其中一層,都要了你的命。
    不讓你用第四層的工業設計軟件,你自己沒有就得抓瞎。
    不讓你用數據庫,你更是好多軟件都直接癱瘓掉。
    不讓你用芯片,好了,你高端手機或者電腦產品一個都生產不了。
    要不然後世國家為什麽會大力支持鴻蒙係統?
    因為這是僅次於芯片層的第二個基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