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老頭樂的誇獎

字數:5153   加入書籤

A+A-


    餐後,眾人移步到旁邊的茶室繼續喝茶。
    茶室更為私密,窗外是精心打理過的露台花園,即使在冬季,也布置了耐寒的植物和溫暖的燈光。
    氣氛到了這裏,終於變得更為沉靜和正式。
    楊釗知道,時機差不多了。
    他深吸一口氣,神色變得認真而懇切,看向陳默:
    “陳總,今天真的特別感謝您能賞光。我知道您時間寶貴,我就直說了。”
    “我的公司‘閃光文化’,是大概14年底、15年初那會兒成立的。
    最早是從遊戲直播切入的,主要在鬥魚平台。
    那時候行情好,我們簽了一些有潛力的遊戲主播,做內容聚合和推廣,靠著平台的分成和一些遊戲廠商的廣告植入,也賺到了第一桶金,團隊最多的時候有接近四十人。”
    “但是,大概從17年開始,我們就感覺遇到瓶頸了。
    遊戲直播的流量越來越向頭部大主播集中,像我們這種中小型MCN,能拿到的資源非常有限。
    主播成長天花板很明顯,內容形式也比較單一,變現渠道主要還是依賴平台,很被動。”
    “後來眼看著遊戲直播格局定了,頭部效應太明顯,我們這種小機構很難再往上走。
    去年開始,我們就全力轉型做抖音的短視頻和直播。”
    “說實話,過程挺難的。”楊釗歎了口氣,開始詳細敘述。
    “抖音的玩法和鬥魚完全不一樣。
    鬥魚看重的是直播時長、互動、遊戲技術,有點像是線上夜總會,靠幾個頭牌撐場子。
    但抖音是流量池算法,內容為王,爆款靠命,但也得有持續產出優質內容的能力。”
    “我們團隊試了很多方向。
    顏值舞蹈區,競爭太激烈了,漂亮小姑娘太多了,我們簽了幾個條件不錯的,但投入很大,做起來發現同質化嚴重,很難出頭。
    美妝測評,需要極強的專業性和公信力,我們起步晚,資源拚不過那些大機構。
    知識分享,看起來藍海,但實際上對內容深度和講師個人魅力要求極高,變現也慢。”
    “我們也嚐試過做劇情號、做美食探店、做寵物...
    幾乎把熱門的垂直領域都試了一遍。
    錢投了不少,前前後後加起來大幾百萬是有的,人也簽了三十多個有潛力的素人或者小網紅。”
    “但目前的情況是,攤子鋪得有點大,但爆款內容出得少。
    粉絲量最多的一個賬號,也就兩百多萬,而且不穩定。
    大部分賬號都在幾十萬粉絲徘徊,不溫不火。變現主要靠平台分成和接一些小的廣告單子,利潤很薄。”
    “公司現在養著二十多人的團隊,包括運營、拍攝、剪輯、商務。
    每個月人力成本、設備損耗、場地租金、還有給博主們的保底和推廣投入,壓力非常大。
    現金流一直很緊張。”
    “我感覺我們就像沒頭的蒼蠅,到處亂撞。知道短視頻是風口,但就是找不到精準的發力點,找不到能讓我們持續跑出來的模式。
    看到別人一個個爆火,融資,心裏真是又急又迷茫。”
    楊釗的語氣變得低沉而困惑,他將公司的發展曆程、規模、困境毫無保留地和盤托出,顯得非常真誠。
    “陳總,我不怕您笑話。
    我真是沒辦法了,才想著無論如何都要請您指點一下。
    您站得高,看得遠,經手過那麽多大項目,投資眼光更是沒得說。
    您看,像我這種情況,這盤棋,下一步到底該怎麽走?出路到底在哪裏?”
    他說完,充滿期待又帶著一絲忐忑地看著陳默,仿佛等待法官宣判的當事人。
    茶室裏安靜下來,隻有古琴的餘韻嫋嫋。
    楊懷瑾也緊張地看著陳默,生怕兒子這一通訴苦會讓陳默反感。
    陳默並沒有立刻回答。
    他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熱氣,沉吟了片刻。
    然後,他抬起頭,目光看向楊釗,臉上露出一個帶著讚賞的笑容,看起來十分真誠:
    “楊總,說句心裏話,你別覺得我是在客套。
    從0到1,能把一家公司做到你這個規模,養活幾十號人,還能在這麽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活下來,並且持續探索轉型,這本身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創業維艱,其中的酸甜苦辣,我雖然沒親身做過MCN,但完全能想象得到。
    你做的很不錯,真的。”
    陳默的語氣非常誠懇,沒有絲毫敷衍的味道。
    他前世創業失敗,深知從零開始經營一個企業的艱難,尤其是像楊釗這樣,在早期抓住一波紅利後,還能有意識、有勇氣去轉型,並且支撐到現在,絕對是有兩把刷子的。
    這種認可,來自於一個真正的成功者,其分量截然不同。
    楊釗瞬間愣住了,隨即一股巨大的受寵若驚的感覺湧上心頭,眼睛甚至都有些發熱。
    他沒想到陳默非但沒有輕視他的困境,反而首先給予了他如此高的肯定。
    “陳總...您...您過獎了...我,害...我就是瞎折騰...”他一時竟有些語無倫次。
    旁邊的楊懷瑾也是心頭一暖,臉上露出了欣慰和自豪的笑容。
    陳默這番話,既給了兒子麵子,也讓他這個當老師的臉上有光。
    陳默笑了笑,擺擺手,示意他不必謙虛。
    然後,他話鋒一轉,目光投向坐在一旁安靜聽著的顏曉,語氣變得隨和而帶著點考校的意味:
    “曉曉,你現在也算是在這個圈子裏摸爬滾打了一段時間了,粉絲量比楊總手裏的頭部博主都多。
    今天正好,哥考考你。
    如果你是楊總,站在他的位置,手握這些資源和團隊,你會怎麽做?
    隨便說,想到什麽說什麽,不用有壓力,就當是咱們自家人聊天。”
    突然被點名,顏曉嚇了一跳,臉上頓時飛起兩朵紅雲。
    她沒想到表哥會在這個場合把問題拋給她。
    陳倩也好奇地看向她。
    楊釗和楊懷瑾的目光也集中了過來,雖然他們並不指望一個剛畢業的小姑娘能說出什麽石破天驚的策略,但這是陳默的問話,他們自然表現得極為重視。
    顏曉深吸一口氣,看了一眼表哥鼓勵的眼神,定了定神,努力組織語言:
    “我...我就是自己瞎做的,可能說的不對...”她先習慣性地謙虛了一下,然後說道:
    “我覺得...首先得定位更清晰一點吧?
    楊總公司好像什麽都做,但好像又沒有特別突出的。
    是不是可以集中力量主打一兩個方向?比如...”
    她歪著頭想了想:
    “比如現在抖音上‘顏值+才藝’其實還是很吃香的,但競爭也大。
    或許可以試試更細分的?
    比如...‘國風美女’?
    現在漢服挺火的,結合舞蹈、樂器什麽的,內容好看,也容易出圈變現,接一些國風品牌的廣告或者帶貨...”
    “還有就是,”顏曉繼續道,越說越順溜。
    “我感覺楊總剛才說簽了很多博主,但可能...
    管理和孵化是不是沒跟上?
    有些有潛力的博主,是不是可以投入更多資源去重點打造?
    比如更好的拍攝團隊、更專業的內容策劃,甚至...幫他們爭取一些外部的曝光機會?
    而不是簽過來就主要靠他們自己折騰...”
    “另外,”她頓了頓,有點不好意思地說。
    “我自己的感覺啊,直播帶貨好像是未來的趨勢?
    雖然現在很多博主還是靠廣告,但抖音好像一直在推電商。
    如果能培養出幾個能帶貨的博主,哪怕粉絲不是頂流,但轉化率高的話,應該比單純接廣告賺錢吧?”
    顏曉說完,有些忐忑地看著陳默和楊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