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氣場全開
字數:5066 加入書籤
“看了看了!”顏曉連忙從隨身帶來的文件夾裏拿出幾份文件,遞給陳默,“這是楊總提供的公司簡介、組織架構、頭部博主名單,還有最近兩年的簡化財報和審計報告。”
陳默接過文件,卻沒有立刻翻開,而是看著她們倆:
“既然都看過了,那我考考你們。
倩倩,你先說,從財報上看,這家公司整體情況怎麽樣?
用最直觀的話說。”
陳倩顯然準備過,稍微回想了一下便說:
“整體來看...營收規模還行,去年大概有五千多萬的收入,但利潤很薄,淨利潤率大概隻有5%左右,賺兩百多萬。
現金流好像比較緊張,應收賬款和存貨周轉有點慢。
負債率不算太高,但短期借款有一些。
感覺就是...餓不死,但也撐不著,活得比較掙紮。”
陳默不置可否,看向顏曉:
“曉曉,你覺得這家公司值多少錢?
楊釗給你們報的價對應的估值是多少?
你覺得這個價錢怎麽樣?”
顏曉拿出手機計算器按了幾下,說道:
“楊總說公司估值報的是六千萬人民幣。
他希望我和倩姐,每人投300萬,給我們倆每人18%的股份,一共占36%。
楊總給了我們很大的優惠...
按照去年兩百多萬的淨利潤算,市盈率大概二十多倍。
我覺得...在MCN行業裏,這個估值不算貴,甚至有點便宜。
畢竟現在行業熱度高,很多機構估值都奔著三四十倍PE去了,而且那些機構的利潤可能還沒閃光文化穩定呢。
除了估值低了一些,楊總還給了打骨折的價格...”
這時,書房門被輕輕推開,張新萍端著果盤和張麗萍一起走了進來,陳國輝也好奇地跟在後麵。
“聊什麽呢這麽投入?吃點水果。”張新萍把果盤放在茶幾上。
“媽,小姨,爸,你們來得正好。”陳默笑了笑,示意他們坐下,“正好,我給她倆上上課,講講怎麽看公司值多少錢。”
一聽這個,幾個長輩都來了興趣,紛紛找地方坐下。
張麗萍尤其關心,畢竟這也關係到自己女兒的投資。
陳默這才翻開那份財報,卻沒有自己看,而是指著上麵的幾個數字對兩個妹妹說:
“你們剛才說的營收、利潤、估值,都是最表麵的東西。
投資看財報,不能隻看這幾個大數,要像解剖麻雀一樣,看清楚裏麵的結構和質量。”
他指著利潤表:
“比如收入,五千多萬。
你們問沒問過,這收入裏麵,廣告占多少?
直播打賞分成占多少?
電商帶貨傭金占多少?
各自的比例和增長率分別是多少?
如果廣告收入占90%,而平台政策一變,或者幾個頭部博主掉了粉,收入是不是說沒就沒了?”
他又指向成本費用:
“再看成本。
最大的成本肯定是給博主的分成。
你們看了具體的分成比例嗎?
頭部、腰部、底部博主的分成比例分別是多少?
有沒有 Tiered StrUCtUre(分級結構)?
有沒有隱藏的、通過關聯交易輸送到個人腰包的成本?”
接著是資產負債表:
“應收賬款,欠款方都是誰?賬期多長?有沒有壞賬風險?
存貨,如果是電商業務,存貨價值多少?
周轉率如何?會不會有積壓風險?
短期借款,利息多少?抵押了什麽?
什麽時候到期?會不會有現金流斷裂的風險?”
陳默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語速平穩,卻句句切中要害。
陳倩和顏曉剛開始還能回答一兩個,後麵問題越來越細,越來越深入,兩人額頭開始冒汗,隻能不住地搖頭。
她們才發現,自己之前以為的“了解”,是多麽的膚淺。
旁邊的陳國輝、張新萍和張麗萍也聽得目瞪口呆。
他們平時接觸的都是工資、存款、買房這些概念,哪裏聽過這樣深入細致地剖析一個公司。
陳國輝忍不住感歎:“開個公司這麽多門道呢?比我們廠裏算工時、算材料複雜多了!”
張新萍也喃喃道:“這哪是看賬本,這簡直是查戶口啊...”
陳默看著兩個妹妹有些受挫的樣子,語氣放緩了些:“不是要你們一下子都懂。
而是要你們明白,投資不是看幾個數字拍腦袋,而是基於詳實的數據和深入的分析。
剛才問的這些,隻是一部分。
通過這些分析,你才能判斷這家公司的收入是否可持續,成本結構是否健康,資產質量是否過硬,有沒有潛在的雷。”
他拿起那份審計報告:“而且,你們所有的分析,都有一個最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這家公司提供的財報本身是真實的。”
說到這裏,陳默臉上的溫和笑意漸漸收斂起來,眼神變得銳利。
一股無形的氣場自然而然地散發開來,那是久居高位、執掌龐大商業帝國所沉澱下來的威嚴和壓迫感。
書房裏的空氣仿佛瞬間凝固了。
陳倩和顏曉下意識地坐直了身體,連呼吸都放輕了。
她們仿佛一瞬間看到了哥哥在華興辦公室裏,聽取下屬匯報、做出重大決策時的樣子。
連旁邊的陳國輝、張新萍和張麗萍都感受到了這種氣氛的變化,不自覺地屏息凝神。
陳默的目光掃過兩個妹妹,聲音帶著力量:
“你們因為楊釗是楊老師的兒子,也因為對方給出的優惠價格,就下意識地認為他提供的所有數據都是真實可靠的,默認了這份財報的真實性。
這在投資裏,是最大忌,也是最危險的。”
“行業內有的是辦法美化報表。
刷數據虛增收入、通過關聯交易轉移利潤、隱瞞隱性負債、將個人消費計入公司成本...
這些手段,在沒有經過嚴格第三方核查的情況下,僅憑對方提供的一紙報告,根本無從判斷。”
他看著兩個妹妹有些發白的臉色,繼續道:
“所以,專業的投資,在敲定最終價格和協議之前,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叫做盡職調查。”
“盡職調查?”陳倩和顏曉異口同聲地重複道,這個詞她們聽過,但具體做什麽,並不清楚。
“對,盡職調查。”陳默緩緩說道。
“簡稱DD。這是投資方的權利,也是必須要做的功課。
它的目的,就是像偵探一樣,全麵、深入、獨立地去調查驗證目標公司的所有情況。
包括財務、法律、業務、人事等方方麵麵,確保沒有重大的miSStatement(錯誤陳述)和OmiSSiOn(遺漏),確保你看到的,就是你能得到的。”
他開始詳細解釋,語速不快,確保每個人都能聽懂:
“為什麽要盡調?因為MCN這個行業,水很深。
它的核心資產是‘人’,就是那些網紅博主。
但人是最不穩定的,今天跟你簽約,明天可能就被挖走,或者自己單幹。
他們的合同是否合規?
分成比例是否合理?
有沒有競業禁止條款?
IP版權歸屬是否清晰?
這些都需要法律盡調去核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