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正式入股
字數:4781 加入書籤
楊釗連忙點頭:“明白明白!應該的應該的!”
周星海接過話頭,語氣專業而平和:
“楊總,基於前期的溝通和KPMG的盡調報告,我們這邊基本認可閃光文化的投資價值和發展潛力。
今天主要是就投資協議的具體條款進行最後確認。
我們先從估值和投資金額開始?”
“好的好的。”楊釗拿出自己準備好的文件。
“根據盡調後的情況,我這邊願意在原始報價基礎上,再給予一定的優惠。
最終確認的投前估值為人民幣6000萬元。陳倩老師和顏曉小姐計劃共同投資人民幣600萬元,占股比例共計...36%。”
他說出這個數字時,小心地觀察了一下陳默的表情。
這個股權比例和價格哪怕是他現在看著也覺得肉疼。
陳默臉上沒什麽表情,隻是看了一眼周星海。
周星海會意,開口道:
“估值方麵,我們尊重楊總的誠意。
關於投資金額和占股比例,我的當事人沒有異議。
但我們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條款...”
接下來的時間,進入了周星海的專業領域。
他逐條解讀投資協議的關鍵條款,包括但不限於:
資金用途監管這一塊,確保投資款用於公司業務發展而非創始人套現;
公司治理結構,需要明確陳倩和顏曉的董事席位、以及重大事項的一票否決權範圍;
創始人及核心團隊的競業限製和服務期限;
業績承諾與補償機製,雖然這次投資沒有硬性對賭,但設定了階段性業務目標作為參考;
以及信息知情權和審計權等。
周星海的語速平穩,吐字清晰,每一條款都解釋得明明白白,既保障了陳倩和顏曉作為投資人的權益,也充分考慮了公司經營的實際需求,並沒有提出過分苛刻的要求。
楊釗聽得非常認真,偶爾會就某些細節進行詢問和討論,但整體上對周星海提出的專業方案接受度很高。
他意識到,有陳默這邊專業的律師介入,看似條款多了、複雜了,但實際上是把很多模糊地帶和潛在風險都提前明確了,對公司未來的規範運作和長期發展反而是好事。
陳倩和顏曉則努力地跟著節奏,時不時在小本子上記錄要點。
她們第一次親身參與這樣的商業談判,雖然大部分專業內容由周星海主導,但整個過程對她們來說無疑是極其寶貴的學習體驗。
她們也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哥哥平時處理的商業事務是何等的複雜和專業。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細致溝通,所有核心條款均已達成一致。
周星海的助理將修改後的協議最終版打印出來,分別遞給雙方。
“楊總,陳倩小姐,顏曉小姐,如果沒有其他問題,我們可以簽署協議了。”周星海說道。
楊釗、陳倩、顏曉分別拿起筆,在協議指定的位置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簽字筆劃過紙張,發出沙沙的聲響,標誌著這筆投資正式落定。
陳倩和顏曉各自投資300萬人民幣,分別獲得了閃光文化18%的股權。
簽完字,雙方起身握手。
楊釗的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又充滿希望的笑容:
“謝謝!真的太感謝了!
陳倩老師,顏曉小姐,歡迎成為閃光文化的合夥人!
我一定會努力,不辜負你們的信任和投資!”
陳倩也笑著回應:“楊總,我們一起努力,把公司做好。”
顏曉則更活潑一些:“楊總,以後就叫你楊哥了!多多指教!”
氣氛頓時輕鬆活躍起來。
陳默這時才微笑著開口:“好了,正事談完。楊總,接下來關於倩倩和曉曉在公司裏的具體職責,你們再聊聊。”
這也是之前商量好的,投資不僅是財務投入,也希望陳倩和顏曉能深度參與,真正學到東西。
楊釗立刻正色道:
“陳總,陳倩老師,顏曉小姐,關於這一點我也認真考慮過了。
我是這樣設想的:
陳倩老師有電商運營的經驗,對供應鏈和品牌推廣也有理解。
我想邀請陳倩老師擔任公司的‘首席戰略官’,主要負責監督公司的戰略方向。
特別是直播電商業務的整體規劃和資源對接,以及後續可能孵化的自有品牌項目的籌劃。”
“顏曉小姐本身就是成功的創作者,對內容、流量、博主生態有切身感受。
我想邀請顏曉小姐擔任公司的‘內容創意總監’,主要負責監督內容質量,參與頭部博主的孵化策略,把握內容風向,以及代表公司對接一些平台資源和大型品牌活動。”
這兩個職位,既有一定的實際權責,能讓她們發揮所長、深入業務,又不會過多幹涉楊釗的日常經營管理,屬於虛實結合的安排。
陳倩和顏曉對視一眼,對這個安排都挺滿意。
她們要的不是管理權,而是參與感和學習機會。
唯有陳默在一旁沒忍住扯了扯嘴角...
這年頭真特麽魔幻啊,連陳倩這個狗東西都能混上首席戰略官了。
自己是靈境互動的首席戰略官,妹妹是閃光文化的,這特麽“首席戰略官”是世襲製嗎?
陳倩不知道哥哥心裏的吐槽,隻是點頭,“我沒問題,謝謝楊總。”
“我也覺得很好!可以跟我喜歡的事情結合起來!”顏曉也很興奮。
“好,那就這麽定了。”陳默一錘定音。
“具體的細節,你們後續慢慢磨合。
楊總,公司的發展,關鍵還是靠你和你團隊的運營。
她們兩個,主要是學習和輔助,你不要有太大壓力。”
“明白!陳總您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楊釗鄭重承諾。
事情談妥,大家心情都很舒暢。
又閑聊了幾句後,陳默便起身告辭,他晚上還有個重要的電話會議。
周星海也一同離開,後續的具體法律手續會由他的團隊跟進。
送走陳默和周星海,包間裏隻剩下楊釗、陳倩和顏曉三人。
氣氛更加輕鬆隨意。
楊釗親自給兩位新合夥人倒上咖啡,感慨道:
“說真的,到現在我都覺得像做夢一樣。
沒想到不僅拿到了投資,還能得到陳總高屋建瓴的指點和支持。”
陳倩笑了笑:
“我哥隻是搭了個台,戲還得我們自己唱。
楊總,以後公司就拜托你了,我們倆很多不懂的地方,還得跟你多學習。”
“互相學習,互相學習!”楊釗連忙說。
“對了,既然都是一家人了,也別楊總楊總的叫了,太生分。我比你們大幾歲,就叫楊哥或者釗哥都行。”
“好啊,釗哥。”顏曉從善如流,“那我們現在是不是該聊聊,接下來第一步具體該怎麽走了?我都有點等不及了!”
楊釗也笑了,眼神中重新燃起了鬥誌:“好!那就先從複盤開始!我把團隊核心成員叫上,我們一起把陳總上次提的‘戰略聚焦’、‘內容工業化’、‘數據驅動’這幾個方向,落地成我們具體的執行計劃!”
陽光透過咖啡館的玻璃窗,照在三個年輕人充滿希望和幹勁的臉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