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紅海拚殺

字數:4533   加入書籤

A+A-


    “確實是啊,”另一位硬件專家王工感慨,語氣中帶著欽佩:
    “陳總是真內行。一下就抓住了‘不改變硬件接口’這個七寸。
    不然雷部長那關根本過不去。”
    趙誠重重地點了點頭。
    是啊,這才是最讓他們這些技術人心服口服的地方。
    這位年輕的集團常務董事並非隻高高在上地發號施令。
    他會深入技術細節,能聽懂工程師的語言,能在關鍵處切中要害。
    他提出的方案不是空中樓閣的管理理論,而是極具操作性的技術路徑。
    更讓他們感到暖心和折服的是,陳默主動承擔了額外的成本。
    剛剛對方說的“從我額外新增的預算中支出”,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在實際運作中意義重大。
    它意味著陳默用自己的權威和資源,為他們團隊掃清了執行障礙,避免了後續可能因預算問題產生的又一輪扯皮。
    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支撐和保護。
    “懂技術、會管理、有擔當,還能在頂層會議上幫我們扛事......”
    趙誠心裏默念,這特麽簡直是完美領導的模版啊。
    他瞥了一眼旁邊其他部門的負責人,從他們眼中似乎也看到了一絲羨慕。
    能跟著這樣一位領導幹活,是技術團隊最大的幸運。
    不用時刻擔心成為替罪羊,因為領導會站在前麵擋風遮雨;
    隻需要專注於攻克技術堡壘,因為你知道你的後方是穩固的,你的付出是被理解和支持的。
    他立刻在桌子下用手機在團隊核心群裏發了條簡短消息:
    “危機解除。
    按陳總方案B執行,全員待命,今晚開始攻堅。
    別辜負陳總給我們爭取的機會!”
    消息發出瞬間,他就能感覺到身後核心團隊座位區那幾乎要實質化的鬥誌和感激之情。
    之前籠罩在團隊頭上的焦慮和恐慌,此刻已經轉化為了熊熊燃燒的鬥誌和一種“士為知己者死”般的決心。
    領導已經把路鋪到這個份上,如果他們再不能漂亮地完成任務,那真的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了。
    會議持續到午後,大家一起在樓下食堂吃了一頓飯以後再繼續戰鬥。
    當最後一項議題評審完成,徐平做總結陳述時,窗外已是雲霞滿天。
    投影幕布上列出最後的行動項:一百一十七個待辦事項,明確到具體責任人和完成時間。
    “記住,我們造的不是車,是移動智能終端。”徐平目光掃過全場,“十二月底發布會前,我要看到所有紅線問題清零。散會。”
    人群陸續離去時,陳默被徐平叫住。
    兩人並肩站在玻璃幕牆前,俯瞰著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
    “聽說你兩周前秘密去了趟合肥?”徐平隨意地問道。
    陳默倒是沒多想,以他和徐平的關係對方自然不會查他崗。
    “是,拜訪了江淮汽車和國軒高科。
    江淮在新能源汽車的製造工藝和成本控製上積累很深,特別是鋁車身產線的良品率控製,值得我們借鑒。至於國軒,”
    他頓了頓,拋出徐平真正關心的重點,
    “他們在磷酸鐵鋰paCk技術(電池包成組技術)上有了新突破,係統能量密度能做到160Wh/kg以上。
    我在想,這或許可以作為我們後續中端車型或者入門配置的一個選項。
    畢竟......成本優勢明顯。”
    徐平輕笑,顯然對這個務實的答案感到滿意:
    “總幹部部報備說你還順道想‘請教’一下他們的總工?
    你陳扒皮的手法還是這麽簡單粗暴。”
    他轉身看著陳默,語氣轉為告誡:
    “但我要提醒你,現在行業眼睛都盯著我們。
    去年蔚來年報虧了將近一百億,威馬、小鵬這些雖然沒上市,但融資一輪比一輪艱難。
    這個賽道已經血流成河,容不得半點行差踏錯。”
    “正因為寒冬已至,才要備足糧草,更快奔跑。”陳默直視遠方,語氣堅定。
    “就像您當年把我從IT綁到車BG時說的,華興要麽不做,要做就做唯一。
    我們不能隻滿足於一個成功的高端車型,必須為更廣闊的市場準備好技術和供應鏈的‘B計劃’。”
    兩人相視而笑。
    夕陽將他們的影子拉長投射在光潔的地麵上,仿佛兩個跨越時代的執棋者。
    蔣雨宏和卞金麟在電梯口等到陳默時,他正收起手機。
    屏幕上是胡笳發來的兒子咿咿呀呀的視頻。
    小家夥穿著連體衣,正努力試圖抓住空氣。
    “陳總,今天的匯報......”
    蔣雨宏有些忐忑,特別是關於長尾場景的不足被當眾指出。
    “很好。”陳默走進電梯,“特別是對異常交通參與者的處理方案,徐總很滿意。”
    他話鋒一轉,“但百分之八十三的識別率還不夠。雖然特斯拉也做得一般。”
    電梯裏突然安靜下來,蔣雨宏和卞金麟豎起耳朵。
    “他們甚至沒有專門為中國這種極端複雜的路況優化這個場景。”
    陳默的聲音很輕。
    “北美市場根本沒有這麽多三輪車、移動攤販和隨意穿行的行人。
    所以,一旦我們把針對性的優化做到百分之九十,對他們就是碾壓級的場景優勢。”
    他看向兩位愛將,“我要你們在三個月內,把這個識別率做到百分之九十五,能做到嗎?”
    “需要更多的真實數據。”卞金麟迅速計算著,“至少還需要覆蓋全國主要城市、超過五百萬公裏的特殊場景數據。”
    “去找滴滴和美團談數據合作。”陳默走出電梯。
    “就用我上次說的‘智慧交通聯合實驗室’名義。
    告訴他們,我們可以幫助優化他們的配送路徑算法和預估到達時間(ETA)的準確性,這是他們最核心的痛點。”
    車輛駛出地庫時,晚霞正將華興總部大樓染成金紅色。
    陳默最後看了眼後視鏡中的建築,想起一年前那個雨天被徐平逼著參加立項會的自己。
    那時他還在為渡河項目的收尾焦頭爛額,如今卻已經站在了新的風暴眼中心。
    車載音響自動播放起會議錄音摘要,AI助手提煉出十七個關鍵行動項。
    當聽到“激光雷達成本優化”時,陳默突然吩咐副駕的蔣雨宏:
    “你聯係下長安光學研究所,問問他們那個量子點激光器項目進展。
    下一代雷達的技術路線,可能需要轉向更廉價、更可靠的技術路徑。”
    “明白。”蔣雨宏快速記錄,“另外,比亞迪昨天發布了新的刀片電池方案,係統能量密度據說能做到一百八十瓦時每千克以上......”
    “跟蹤,深入研究,但不必盲目跟進。”陳默看著窗外流動的車燈,目光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