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後繼有人?

字數:4470   加入書籤

A+A-


    李文濤張了張嘴,一時間竟沒能立刻發出聲音,深吸了一口氣,才用極力保持鎮定的聲音回應:
    “陳總......我......”他停頓了一下,似乎在尋找最恰當的詞語:
    “非常感謝您的信任!
    這......這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我深知這個位置的責任,它遠超我目前所負責的信息技術工程部。
    說實話,我沒想到這個機會來得這麽快。”
    他的話語裏很坦誠,聲線聽起來卻有點抖。
    這是在極度興奮與巨大壓力交織下的真實生理反應。
    陳默將他的反應盡收眼底,語氣放緩,帶著一種引導的意味:
    “不必立刻回應是否接受。我們先聊聊。
    在你看來,‘渡河’成功之後,剝離了自研產品線和EDA這些‘尖兵’之後,未來的集團IT,其核心價值應該聚焦在哪裏?
    它應該成為一個什麽樣的組織?”
    他沒有直接問區別,而是拋出了一個更宏大的命題,讓對話自然流動。
    這個問題讓李文濤從最初的激動中冷靜下來,陷入了沉思。
    片刻後,他眼神重新變得銳利,語速放緩,但每個字都清晰有力:
    “‘渡河’是解放了我們被‘卡脖子’的風險,剝離尖兵部隊是為了讓拳頭打出去更有力。
    那麽留下的集團IT本體,我認為其核心價值必須從‘救火隊’和‘項目交付者’,徹底轉向‘全球業務運營的神經中樞’和‘數字化效能的賦能引擎’。”
    他越說思路越流暢,之前的緊張被專業思考所取代:
    “它應該成為一個極度穩定、高度自動化、充滿智能並且能敏捷響應業務需求的基礎平台型組織。
    不再僅僅是支持業務,而是成為業務流暢運行本身的一部分,甚至是通過數據洞察預見業務需求,默默提供支撐。
    就像......就像電力係統,平時你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它一旦出問題,整個社會都會停擺。
    我們要做的就是提供永不掉線的‘數字電力’。”
    “這個比喻很好。”陳默讚許地點點頭,順勢深入。
    “那麽,要實現這個‘神經中樞’和‘數字電力’的目標,你認為麵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麽?
    或者說,你上任後的前三把火,會燒向哪裏?”
    他的問題環環相扣,引導李文濤從願景思考落到實際策略。
    李文濤身體前傾,眼神灼灼:
    “挑戰巨大。
    首當其衝是‘後渡河時代’的深化應用和數據治理。
    我們有了新平台,但如何讓全球員工真正用好它,如何打通數據孤島,讓數據像血液一樣在集團內部順暢流動並產生智慧,這是釋放新平台紅利的關鍵。
    第二,是運維體係的進化。
    全球架構如此複雜,不能再依靠人海戰術,必須向AIOpS(智能運維)強力轉型,實現預測性維護和自我愈合。
    第三,是安全。
    賀總(賀映豪)那邊壓力會更大,平台統一後,攻擊麵也集中了,我們需要構建更深度的防禦體係。”
    他稍作停頓,補充道,語氣變得更加凝重:
    “此外,或許還有一個隱形的挑戰:團隊心態的轉變。
    部分同事可能會認為核心產品剝離後,我們變成了‘二等公民’。
    如何重塑團隊榮譽感,讓大家認識到‘運營’和‘賦能’同樣具有極高的技術含量和戰略價值,這將是我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
    陳默眼中欣賞之意更濃。
    他能感受到李文濤的興奮感逐漸被責任感和清晰的戰略思考所取代。
    他拋出了一個更尖銳的問題,模擬了高層可能存在的疑慮:
    “很好的思考。
    那麽,如果董事會成員問你,剝離了核心研發力量後,你如何保證集團IT還能保持技術前沿性,而不至於變成一個‘運維外包中心’?”
    這個問題直指核心。
    李文濤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回應,語氣堅定:
    “我會告訴對方,技術前沿性體現在‘應用’和‘融合’的能力上。
    我們確實不再做底層數據庫或EDA工具的研發,但我們需要最前沿的技術來運營和優化我們的平台。
    我們會成立專門的技術洞察與引入團隊,密切關注雲原生、AI、大數據等領域的最新成果,並最先在我們的全球規模體量上進行應用、試錯和優化,形成最佳實踐。
    我們的優勢在於有全世界最複雜的應用場景之一來錘煉技術。
    我們不是技術的發明者,但我們要成為最頂尖技術的最卓越的應用者和價值轉化者。
    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具技術含量的定位。”
    “嗯。”陳默麵無表情的隻是嗯了一聲,實際上內心幾乎要為他的精彩回答而鼓掌。
    這個回答展現出的格局和思辨能力,遠超一個二級部門總監的視野。
    “最後一個問題,也是一個情景題:
    假設你剛上任,就同時麵臨海外某地區部因基礎設施故障導致業務中斷,以及內部通報某重大項目的預算可能超支30%。
    兩個問題都需要你立即關注,你會如何處置?
    這考驗的是你作為一把手的決策和資源調配能力。”
    李文濤沉吟了不到十秒,清晰答道:
    “業務中斷優先級絕對最高。
    我會立刻授權區域IT部長徐雙龍全權負責現場,調動一切資源快速恢複,並要求他建立戰時溝通機製,每15分鍾同步進展。
    同時,我會親自致電地區部總裁,表示高度重視並告知我們已采取的措施,穩住業務側情緒。
    對於預算超支,我不會在這個時候陷入細節。
    我會要求項目經理立刻準備一份簡明的根因分析和解決方案建議,並告知他我在處理完緊急事件後會第一時間專門會議討論。
    作為總裁,我的核心職責是確保業務不中斷,並在危機中保持組織的冷靜和有序。”
    聽完李文濤條理分明、沉著冷靜的回答,陳默臉上露出了極為欣慰和放鬆的笑容。
    他緩緩站起身,走到李文濤麵前,伸出手:
    “文濤,你的思考深度、戰略視野和危機處理能力,都證明了我沒有看錯人。
    興奮是動力,緊張是敬畏,這都是好事。
    從此往後,你準備好肩負起這份責任吧。
    集團IT的未來就交給你了。
    我相信你能帶領它走向新的高度。”
    李文濤立刻起身,緊緊握住陳默的手。
    先前的那絲緊張已然化為堅定的力量,眼中閃爍著被信任和使命點燃的光芒:
    “陳總,請您放心!我一定竭盡所能,不負您和公司的知遇之恩,不負公司的重托!”
    陳默嘴角上揚,得了,張福全後繼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