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震撼和懵逼
字數:3840 加入書籤
蓉城銀行作為西川省資產規模最大的地方性商業銀行,此次合作標誌著國產數據庫在金融核心業務係統應用上取得重大突破,具有極強的行業示範效應。
項目團隊將全力以赴,確保係統平穩過渡,助力蓉城銀行數字化轉型邁上新台階!
簽發:數字技術BU市場部
王磊愣了一下,下意識地眨了眨眼。
“數字技術BU?高斯數據庫?蓉城銀行?1.2億!”這幾個關鍵詞組合在一起,信息量巨大。
華興的主營業務是通信設備、企業網絡、消費者業務(手機等),什麽時候冒出來一個“數字技術BU”,還賣數據庫給銀行了?
而且一簽就是上億的大單!
這完全超出了他對公司傳統業務的認知。
他帶著疑惑和震驚,又點開緊挨著的下一條喜報,這條同樣詳細。
《喜報!數字技術BU渡河ERP及PLM係統簽約匯川技術,打造高端製造數字化標杆》
正文:數字技術BU與工業自動化龍頭上市企業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深度合作,將為其全麵部署華興自研的渡河ERP(企業資源計劃)係統與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係統,替換其現有國外同類軟件。
本項目合同金額約3800萬元人民幣,涵蓋:
渡河ERP(財務、供應鏈、生產製造模塊)及PLM係統軟件許可;
業務流程梳理與谘詢實施服務;
係統定製化開發與數據遷移;
首批用戶培訓與長期技術支持服務。
此次合作將助力匯川技術實現研發、生產、供應鏈全流程的數字化協同與精益管理,提升運營效率,強化核心競爭力。
項目成功後將形成可在高端製造行業廣泛推廣的解決方案。簽發:
數字技術BU 製造行業解決方案部
“渡河ERP?PLM?匯川技術?3800萬!”王磊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匯川技術是工業自動化領域的知名企業,華興跟它有業務往來不奇怪,但通常是提供網絡設備或者解決方案,這ERP和PLM係統又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渡河項目他倒是知道,公司內部轟轟烈烈搞了好幾年的自研ERP替代OraCle項目,據說已經成功了,但沒想到已經可以對外銷售了,而且價格不菲!
接著,他快速瀏覽了其他幾條帶有具體金額的喜報:
《喜報!數字技術BU與西川銀行簽署高斯數據庫及遷移服務合同,金額5800萬元》(用於互聯網金融平台)
《喜報!數字技術BU中標酒城銀行核心係統數據庫替代項目,合同額4200萬元》
《喜報!數字技術BU與鵬城農商行達成高斯數據庫合作,首期合同3500萬元》
《喜報!數字技術BU簽約麥格米特ERP&PLM係統升級項目,金額600萬元》
這些金額看起來合理多了,幾千萬元的級別對於替換銀行核心係統數據庫或者製造業龍頭企業的核心管理軟件來說,屬於市場公允價格,既顯示了價值,又不顯得浮誇。
除此之外,公告板上還有十幾條隻有標題的喜報,滾動刷屏:
《喜報!數字技術BU與綿陽商業銀行達成高斯數據庫合作意向》
《喜報!數字技術BU助力德陽重型機械完成PLM係統初步上線》
《喜報!數字技術BU簽約瀘州老窖供應鏈管理係統優化項目》
《喜報!數字技術BU中標宜賓五糧液集團ERP係統》
《喜報!數字技術BU高斯數據庫在某大型國有保險公司中標4500萬!》
《喜報!數字技術BU中標中能源ERP和數據庫項目!》
......
短短十幾分鍾內,公告板上赫然出現了二十多條來自“數字技術BU”的喜報,清一色都是關於企業級軟件和數據庫的合同,涉及金融、製造、能源等多個行業,而且客戶地域高度集中,尤其是西川省的城商行、農商行和大型國企。
王磊徹底被這陣勢震撼了。
他自認對公司業務還算了解,可這個“數字技術BU”仿佛是一夜之間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而且一出現就搞出這麽大動靜,攻勢如此密集猛烈。
這些喜報裏的業務,完全不屬於華興傳統的運營商網絡、企業業務或者消費者BG的任何一塊。
更讓他感到驚奇的是,這些喜報的發布格式、行文風格,完全是華興內部標準的“喜報體”。
簡潔、有力、突出金額和戰略意義,這是華興的老傳統了,旨在鼓舞士氣、傳遞捷報。
可這內容,實在太不“華興”,又確確實實是“華興”的捷報。
華興的喜報文化源遠流長。
每當有重大合同簽訂、項目突破、市場攻堅成功,相關的業務部門就會以“喜報”形式在W1公告板上發布,與全體員工分享勝利的喜悅。
這既是內部激勵的一種手段,也是一種無形的競爭和壓力傳遞。
看到別的部門頻頻傳來捷報,其他部門的員工自然會感受到一種“比、學、趕、幫、超”的氛圍。
喜報的含金量,往往也反映了該業務在當前公司戰略中的地位和進展。
今天數字技術BU這波“喜報刷屏”,無疑是在向全公司宣告:一個強大的新玩家登場了,而且勢頭凶猛。
王磊盯著屏幕上那不斷刷新的喜報列表,心裏充滿了好奇、興奮,以及一絲作為老華興人的自豪。
他敏銳地感覺到,公司內部可能正在發生一件大事,一件足以改變現有業務格局的大事,而這件大事,似乎正在醞釀中。
他毫不猶豫地拿起手機,點開了那個名為“華興阪田八卦天團(7)”的微信群。
這個群裏都是他關係最鐵的同事,是進入公司一起大隊培訓時建立的友誼。
他們分布在公司不同的BG和部門,但共同特點是都愛關注公司動態,喜歡分析各種“小道消息”和“官方新聞”背後的門道。
王磊手指飛快地在屏幕上敲擊:
“兄弟們!快看W1公告板!炸鍋了!
數字技術BU是什麽鬼?喜報刷屏了!”
後麵緊跟了一串剛才截圖的喜報封麵,特別是那幾條有具體金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