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養老地產的溫情牌

字數:4285   加入書籤

A+A-


    創新的物業管理模式也引發了行業熱議。
    王安和他的安居地產,儼然成了江州地產圈最炙手可熱的明星。
    但王安的目光,已經投向了更遠的未來。
    “銀發經濟”這四個字,像投入平靜湖麵的一顆石子,在王安心裏漾開圈圈漣漪。
    這片藍海,廣闊得讓人心動,但也深邃得讓人敬畏。
    他想起之前去醫院探望親戚時,看到的那些場景。有些老人在家,子女忙於工作,一天也說不上幾句話,守著電視從早看到晚,眼神裏是揮之不去的落寞。
    也有些老人被送進養老院,環境倒是不錯,幹淨整潔,但總感覺少了點什麽,像是流水線上的產品,規整卻冰冷,缺乏生氣和人情味。
    居家養老,缺陪伴,缺專業照護;機構養老,缺自由,缺家的溫度。
    傳統的養老模式,無論是居家養老還是機構養老,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能不能有一種模式,把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既能讓老人們有獨立、舒適、像家一樣的居住空間,又能隨時獲得專業的醫療護理和生活照料,最重要的是,還能有豐富的社交活動,讓晚年生活不再孤單,而是充滿樂趣和尊嚴?
    這個念頭,像一顆種子,其實早已埋下。
    尤其是在瓦窯村項目初見成效,看到一個充滿活力的社區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狀態後,這顆種子便開始悄然發芽。
    瓦窯村是給奮鬥者的家,那能不能再建一個給奮鬥了一輩子的父輩們的家?一個真正能讓他們安享晚年的地方。
    而沈佳的家庭背景,恰好為這個想法提供了一個契機。
    沈佳的母親,是江州大學社會學院的一位退休教授,一直關注老齡化問題。
    而江州大學,在老年學研究和社工人才培養方麵,頗有建樹。
    “佳佳,你說,我們和江州大學合作,搞一個醫養結合的養老社區項目,怎麽樣?”
    在一個溫馨的夜晚,王安向沈佳提出了這個想法。
    沈佳正在敷麵膜,聞言眼睛一亮,猛地坐了起來,麵膜都差點掉下來。
    “養老社區?和我們學校合作?”
    她激動地抓住王安的手。
    “這個想法太棒了!阿浪,我跟你說,我媽退休後,一直覺得現在的養老院要麽太冰冷,要麽服務跟不上。她還寫了好幾篇關於社區嵌入式養老模式的論文呢!”
    “而且,我們社會學院有很多優秀的老師和學生,他們有理論,有熱情,正需要一個實踐的平台!”
    王安笑了。
    “我就知道你會支持。”
    “我們安居地產有開發建設和社區運營的經驗,江州大學有專業的人才和研究資源。強強聯合,打造一個真正高品質、有溫度的養老社區,我覺得大有可為。”
    “我們可以把社區建在環境好的地方,設計上充分考慮適老化需求,引入專業的醫療護理團隊,再結合大學的資源,開設老年大學、興趣社團、康複理療中心……”
    “甚至,我們可以嚐試‘代際融合’模式,鼓勵大學生誌願者入住社區,為老人提供陪伴服務,同時也解決了部分學生的住宿問題,形成互助養老的新模式。”
    王安越說越興奮,一個理想養老社區的藍圖,在他腦海中逐漸清晰。
    沈佳聽得連連點頭,眼中閃爍著光芒。
    “太好了!這不僅是一個商業項目,更是一件非常有社會意義的事情!我明天就去找我媽,跟她好好聊聊,再聯係一下學院的領導!”
    行動派的沈佳,第二天就行動起來。
    沈母對王安的想法大加讚賞,並立刻利用自己的人脈,牽線搭橋。
    江州大學社會學院方麵,對於能與本地優質企業合作,將學術研究落地,並為學生提供實踐基地,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雙方一拍即合。
    經過幾輪磋商,安居地產與江州大學社會學院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共同籌建“安居·頤年”高端養老社區項目。
    項目選址在江州市郊一處風景優美、交通便利的地塊。
    規劃建設包含獨立生活公寓、協助生活單元、專業護理院、老年活動中心、康複醫院等多種功能區域。
    消息一出,再次引發市場關注。
    安居地產繼“工地婚禮”。“幸運蟋蟀”。“奶茶物業費”之後,又一次站在了聚光燈下。
    這一次,他們切入的是充滿潛力和挑戰的養老地產領域。
    而且,一出手就是與知名高校合作的高舉高打模式。
    業內人士紛紛驚歎於王安的商業嗅覺和資源整合能力。
    然而,質疑和阻力也隨之而來。
    尤其是徐浪,眼看王安又搞出了新花樣,而且還打上了“校企合作”。“社會公益”的標簽,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無論怎麽折騰。
    嫉妒和不甘,讓他的心態越發扭曲。
    “養老地產?哼,說得好聽!還不是想圈老人的錢?”
    徐浪在自己的辦公室裏,對著電腦屏幕上關於“安居·頤年”項目的新聞報道,冷笑連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項目投資這麽大,王安哪來這麽多錢?肯定有問題!”
    他眼中閃過一絲陰狠。
    “給我查!查安居地產的資金來源!我就不信他那麽幹淨!”
    “還有,給我找些‘水軍’,在網上散布消息,就說王安那個養老項目是打著養老的幌子,搞‘非法集資’!專門騙老年人的養老錢!”
    “把水攪渾!讓那些老家夥不敢把錢投進去!看他項目怎麽進行下去!”
    徐浪的指令,很快被執行下去。
    一時間,網絡上開始出現一些針對“安居·頤年”項目的負麵言論。
    “警惕!安居地產養老項目或涉嫌非法集資!”
    “名為養老,實為圈錢?揭秘‘安居·頤年’背後的資本遊戲!”
    “高收益承諾不可信!老年人捂緊養老錢袋子!”
    這些帖子和文章,大多匿名發布,內容捕風捉影,煽動性極強。
    但對於信息辨別能力相對較弱的老年群體來說,卻很容易引起恐慌和疑慮。
    一些原本對項目感興趣的老年人,開始打起了退堂鼓。
    甚至有幾位已經交了意向金的客戶,也打電話來谘詢,言語中充滿了擔憂。
    “王總,這網上說的是真的嗎?你們項目不會是騙人的吧?”
    “我們的錢會不會打水漂啊?”
    負麵輿論的蔓延,給剛剛啟動的“安居·頤年”項目蒙上了一層陰影。
    喜歡重回09:不貸款你們真以為我沒錢?請大家收藏:()重回09:不貸款你們真以為我沒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