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頒布新政
字數:3419 加入書籤
蘇雲昊當然不會來,林悠然還算了解他,況且她還知道上一世的走勢。
林悠然分析的很對,蘇雲昊跟皇上根本沒有感情,別說是假意答應太後去奪權,就是真的他也犯不上去跟一個出生就沒先皇,沒外祖支持的鎮北王爺去搶兵權。
顧梓瀟這個人蘇雲昊還是了解,人品正直,英勇抗敵,愛吃王妃的醋。
他可不會跑去北疆給別人當魚肉。
“父皇,兒臣覺得有太子在北疆便可,兒臣還是在朝中幫您肅清一些不聽話的臣子重要。”
皇上雖然對太子失望,可是也是從小看到大的,有很深的感情。
聽見這個長子不想跟弟弟爭兵權,還很是安慰。
於是便將都察院的左都禦史之職也給了蘇雲昊,啊,不,現在叫顧雲昊。
蘇雲昊本來就是按照內閣大臣的路子培養的自己,如今成為九卿之首,自是會拉攏朝臣,而且自己本就是大皇子,一時間通政司征使,大理寺卿,吏部尚書都成了他府上的常客。
戶部尚書雖然不打算理會顧雲昊,但是也沒到時候露其鋒芒,故而皇上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輕鬆,朝政是史無前例的清明。
他最近時常陷入了,大皇子是不是真的比太子更優秀的想法。
京城一片表麵的祥和,北疆這邊是真的祥和。
顧梓瀟給太子留了一個城鎮,讓他和北戎人打了火熱,太子也以為兩國之間打的熱烈是自己的功勞,然而另一片邊境線已經突破了快五百裏。
顧惜和顧思涵過百日的時候,顧梓瀟又奉上了一座城池。
那裏曾經被北戎人戶屠殺了大頌子民無數,如今搶回來的東京城,城裏幾乎沒有大頌人民。
北戎人和大頌百姓語言不通,是以顧梓瀟不殺百姓,全都打開北麵城門,放他們回國。
顧梓瀟便以雷霆之勢整頓兵政,安撫民心。北疆地處邊陲,雖地廣人稀,但氣候嚴寒、匪患頻仍,民戶零散、兵源匱乏。
顧梓瀟深知,要固邊疆,不僅需兵,更需民。
於是他率先在北疆境內推行三道政令,既為顧家軍招兵,也為西京與東京兩地引流生氣。
其一,頒《屯田安置法》。凡遷居丹州府之大頌百姓,戶主可分地五十畝,五年免賦,糧種由軍營暫撥,牛具亦由州府統籌支給。
此法一出,引得冀州等地饑民紛紛響應,短短一月已有兩千餘戶報名北遷。當然這些,顧梓瀟是不敢讓京城那便知曉的,好在如今大頌的官員貪墨的多,幹事的少,政令通常半年也傳不到京城去。
冀州韓村的劉老漢牽著瘦驢,踏著泥濘翻過兩道嶺時對兒子說:“這次可得活了。聽說北邊不收田賦,還有官糧,哪怕凍點、苦點,也比在這兒活活餓死強。”
包括濟州的百姓都有挑著擔子,帶著家裏的孩子千裏迢迢來北疆的。
架不住這大片免了賦稅的黑土地吸引人呀,還有那滿山的野核桃,野山貨,快餓死的百姓跟打了雞血似的,一群一群的行程了大批的遷移。
其二,設“軍戶編名製”。凡壯丁願投顧家軍,三年兵役,戰後優先的軍屯之地,子弟納入軍學,家屬免徭役三年。更規定軍中戰死者,由軍府統一安葬,遺孤可得撫恤銀五十兩,錄入“烈士堂”。
十九歲的姚青從冀州石頭城出發,偷偷爬在商隊車馬上,抵北疆駐軍營地時衣裳盡襤,他捧著征兵令對守兵說:“我家中沒了地,娘親病著,我拚命也要搏一份活路。”
而像姚青這樣的男子還有不計其數的趕往北疆來的路上,凡是到了丹州,顧梓瀟下令,進州府,皆開始設粥棚,設帳篷,給這些來投戶投軍的人衣裳穿,熱粥吃。
不能寒了這些新丹州百姓和軍士的心。
其三,建“邊市互貿所”。允邊地百姓設市三日一集,凡官鹽、茶磚、馬料,皆可軍中換取銀糧,不納鹽引,不查籍貫。更開放三座驛路,直通西京城,使北疆與中原貨物流轉通暢,漸成商賈新地。
起初,有人擔心這是虛言。可當第一批西京商人踏入邊市,帶著鐵鍋、綢布與藥材與民互市,不到半月,市井便如雨後春筍般生出。原來那看似荒涼的邊地,竟也能聞雞起市,人聲鼎沸。
為防土匪趁亂,顧梓瀟又於邊寨周設五道巡哨點,每夜鼓令查巡,晝有鷹哨傳訊,夜設火炬示警。短短兩月,北疆盜匪出沒銳減,流民安居。
白發老嫗在灶下生火,對鄰女道:“先前哪敢天黑出門,現在巡邏的兵三步一崗,燈都點到莊外去了,俺家孫兒都敢自己去挑水了。”
他更請旨調撥西京義倉餘糧三千石,為初遷百姓賑濟口糧,並修邊倉三十六處,糧鹽具備,冬月不荒。
最關鍵一著,是他在東南道等地悄然散布一則言語——“北疆新政,顧氏親領,兵民共治,恩不減京營。”
此言雖未署名,卻被意圖避賦避役的寒門子弟視為指路明燈,爭相北上。
顧梓瀟於公,是為朝廷固疆;於私,則為他顧家軍謀一方根基之地。
隻要是上麵那位不知道,他想怎麽管理北疆,都是他自己的事。
他深知,皇子奪嫡之爭已起,朝堂波濤暗湧,唯有將軍之功與民之望在手,方可在亂世中立身不倒。
“北疆者,非苦寒之地,而是未開之疆。”
這句話,被他親手書於邊政公示之首,字筆峻冷,卻在寒風中激得無數人熱血沸騰。
林悠然不管顧梓瀟在外麵如何頒布政令,都隻是在家裏安穩好他的大後方。
顧惜和顧思涵百日宴上,太子和顧宸一家都來了,就連顧東麟也到了。
顧東麟來是顧梓瀟特意請了旨的,是正大光明來參軍的,以後就在西京城跟著顧梓瀟的一位副將,從普通兵士開始。
不過顧東麟在禦林軍受訓過,是以並不覺得軍中艱苦,何況偶爾休沐還能回丹州的家裏看望母親和弟弟妹妹,他感覺比在禦林軍可好太多了。
喜歡重生隻想養仨崽,絕色世子還要生請大家收藏:()重生隻想養仨崽,絕色世子還要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