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烏有道長
字數:5946 加入書籤
程闊海笑著說:“我不缺銀子使,你要是真有銀子,多幫幫民間苦人即是了。我雖然穿著不好,那是因為出門在外一切簡從,我院子的牆都有兩丈高,我的財富自不是別人能比的!”
劉瀧好奇地問道:“現在做鏢局有這麽掙錢?”
“拿命換來的銀子,當然好掙了,隻不過大部份人是有命掙沒命花而已。我運氣好,跟對了主子,且還活下來了。”
劉瀧問道:“你還有主子?”
“那是呀。像我這等出身,若是沒有點靠山,早就被地方上的官吏為難至死了!”
“靠山?朝廷裏的靠山?”劉瀧對這個話題十分感興趣。
程闊海答道:“是朝廷中人,但也不算是。他不管事,就隻會賺錢。”
“阿?”劉瀧愣了一下,心裏好似已有了答案,但他還是問道:“你說的是誰?”
“還能是誰,我大漢國齊王殿下!”
劉瀧突然哈哈笑了起來。
程闊海卻是反問道:“你笑什麽?”
“沒什麽,就隻是……按小六子的話來說,就是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哈哈哈!”
劉瀧釋懷地笑著的同時,那薛峽亦是走回到了劉瀧身邊。
他見得劉瀧與程闊海聊得正歡也不敢打攪。
劉瀧在笑完以後,看向了從一邊也跟了過來的那名三十來歲的道士。
那道士長得十分英氣,不免讓劉瀧多看了幾眼。
他點頭稱道:“果是英雄般的人物!通俗演義中的主人公不外乎就是這等相貌了!英氣、膽識、果敢、機智全都有了!可惜了是個出家人,要不然我還真想抬舉一下你。對了,你是在哪所道觀修行?我看看能不能給你做點什麽事情,或是給你們道觀多拉一些供奉田來。”
寺廟道觀名下的田地就稱為供奉田。
為了不讓田地賦稅無端流失,三武一宗滅佛以後,對佛道的田地管控甚嚴,省得再出現那種街道上除了和尚就是欠和尚錢的人的情況。
而一座寺廟道觀能容納多少出家人,則就是由這些田地的多少來決定的。
朝廷將寺觀的供奉田給定死以後,不僅能使田地回歸農戶,同時也限製了出家人的數量。
所以,賞下供俸田是對一家寺廟道觀極大的恩典。
那道士卻是揖首言道:“出家人本就該四海為家,苦修律行,貪圖富貴對修行不利。”
劉瀧再加讚賞了起來:“淡薄名利!果是個修行之人!薛峽!”
“在。”
薛峽隻應了這麽一聲,那道士的臉色一下子就變了。
他的眉頭緊鎖著對薛峽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薛峽愣了一下,不知如何回答。
因為此時這道士的眼神滿是殺氣,且極為不對。
道士又問道:“你使槍?你即是那個一貫槍薛峽?”
隻要對官道有一點點了解的人都知道薛峽即是禁軍大統領。
如果薛峽應下這個話,那麽不就等同於告訴別人,眼前自己畢恭畢敬對待的貴人就是皇帝了麽?
薛峽當然不會認下。
他搖頭說道:“不是。我是使的長槍,但卻不是什麽一貫槍!我的槍分四截,叫四截槍更合適。”
那道士打量了薛峽幾眼,點了點頭而後向著劉瀧說道:“閣下即是無恙,當找個更安全的地方落腳休息才是。沒什麽事情,貧道便告退了!”
劉瀧連忙問道:“還沒請教道長法名?”
“貧道烏有。”
“烏有?”
烏有道長沒理會那劉瀧的疑問,更沒解釋這個道號的來源,隻是揖了一下首,便退後了幾步,而後轉身離開。
當他側身走過薛峽身邊之時,用一種極為奇特的眼神偷看了薛峽一眼。
那薛峽心中有些不好的預感,身上的毛孔也都豎了起來。
當二人擦身而過之時,那烏有道長突然反身將手中的那把寬大的豫州神隻劍向著薛峽的腦袋就劈了下去。
薛峽沒有回身,但他好似一早就預料到有這種結果。
他手中的長槍在他還沒回身之時便已經從自己的肩頭用一種極為刁鑽的角度向著烏有道長就刺了過去。
烏有道長的劍刃還沒有碰到薛峽的頭上時,那薛峽就向前邁步而去,使得烏有道長這一劍砍了個空。
但薛峽手中的長槍卻是沒有停下來,且長槍原本就比劍來得長許多,這讓那烏有道長不得不收招。
他用自己手中的神隻劍輕輕地磕碰了一下長槍的槍杆,將那槍頭挑離。
此時薛峽才回過身來向著烏有道長連刺了兩槍。
烏有道長的武功好似也十分不俗,他的劍左右飛舞使得那槍頭如何都刺不到自己的身上。
程闊海吃了一驚連忙護在了劉瀧與朱賢妃的身前。
劉瀧卻是呆愣了一下,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他隻是看到那烏有道長使出各種奇妙的劍法向著薛峽連連施招。
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
由於二人離得有些近,薛峽手中的長槍並不能完全發揮出威力出來,使得那烏有道長越戰越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烏有道長腹中憋著一口真氣,沒辦法說話,但他臉上得意的表情好似在說:“你都使出龍轉身了,還敢說自己不是薛峽?”
薛峽此時無可辯駁,他自己也不明白這位烏有道長為什麽一定要與自己為難。
烏有道長的劍法雖然有一定的奇妙之處,但卻比風塵劍俠江有汜稍差了一籌,誰讓江有汜當世第一的用劍高手呢。
即使是江有汜,薛峽一時間也能用一杆長槍守得對方淩厲的攻勢。
正當薛峽自覺得還可以應付烏有道長之時,薛峽的臉色卻微微有了一些變化。
薛峽的名號叫一貫槍。
其實他的槍一直都是連為一體,而不是分為四段的。
隻不過那把槍實在是太長,帶在身上極為引人矚目,這才讓薛峽不得不另想辦法。
長槍有分很多種,薛峽使的這一種三米多近四米的長槍其實並不是步戰所用,而是騎兵專屬。
它的原形是一種叫“槊”的兵器。
槊的杆是十分粗大的,若是不打且在馬背上持著的時候,騎士是會將它的尾部放在馬股後麵,或是將中意擱在自己的大腿上。
但若是步戰卻是沒辦法用這種方式休息。
所以槊在步戰之時就被換得更加輕巧一些,但為了實戰要求,它的長度卻沒有變短。
不管如何,這樣一把長槍是個人看到都會知道使這路長槍之人一定是軍中的驍勇。
薛峽最後隻得另辟蹊徑,在鐵棍的兩頭弄個連接的旋紋,好在打鬥時將它們給連接在了一起。
之所以選擇鐵棍是因為鐵棍的連接效果是要比木質的要好得許多。
但其中也是有問題的,它實在是過於沉重了。
即使是像程闊海那樣臂力十足的大漢,他的棍子也隻能使用木質的,隻不過兩頭是鐵的而已。
剛剛薛峽在與江有汜打鬥的時候,隻要江有汜再堅持一下,那薛峽定會因為臂力不足而落敗。
隻不過事情發生得過於突然,烏有道長的出現讓江有汜不得不撤離現場,這才讓薛峽有機會活到現在。
現在薛峽卻又發現了另一個問題。
江有汜的劍法是十分靈動的,用虛實結合來與對方打鬥,且他十分愛惜自己的那把浮淩劍,不願意讓浮淩劍有過多的損傷,所以並沒有與那杆鐵槍進行過多的硬碰硬。
而烏有道長卻是十分不同!
他對那把豫州神隻劍好似並沒有太多的感情,一點也不愛護,不停得磕碰在薛峽的鐵槍之上。
神隻劍的確是把好兵器,劍刃愣是一點也沒有起卷。
相反,薛峽手中的鐵槍的旋紋連接處卻出現了一些槍動。
薛峽心中一緊的同時,那烏有道長亦是看出了此中端倪。
烏有道長與薛峽的武功是在伯仲之間,如果二人使用正常的兵器正常打鬥,就算是打上三天三夜怕也分不出勝負出來。
可此時薛峽手中的鐵槍卻是出了問題。
那烏有道長臉上越發得得意起來,手上的力道是是越來越重。
薛峽用長槍想要回擊,可他發現對方的劍法卻已經不是躲避與回擊能解決得了了。
他沒有辦法,隻得用長槍抵禦。
就在此時,那烏有道長用手中寬厚的豫州神隻劍重重地在鐵槍上磕了一下,那鐵槍最前麵的一截突然飛了出去。
沒了槍頭的鐵槍此時已經不能稱之為槍了,它隻能稱為棍。
有兩米多長的棍其實也能勉強使用,畢竟槍法與棍法之間是有少許的共通之重。
且薛峽這一把還是鐵製的,掄到誰的身上,誰的骨頭就得碎裂。
可烏有道長哪裏會給薛峽這樣的機會。
在他的攻勢之下,那薛峽手中的“鐵棍”再次被打掉了一截。
剩下的兩截因為被薛峽牢牢握在手中而使得它沒有鬆動,但這樣的兵器又如何與烏有道長相爭呢?
被譽為用劍第一高手的江有汜都沒能將自己如何,卻偏偏要輸在這麽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道士的手上,這如何能讓薛峽不感到不甘。
喜歡紈絝皇子:先創六宮再奪嫡請大家收藏:()紈絝皇子:先創六宮再奪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