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叢林記五

字數:4172   加入書籤

A+A-


    朱明軍站在山穀入口,目光掃過四周,聲音在空曠的山穀中回蕩:“上次我們就是在這裏紮營的,這個山穀很奇特,即使冬天,溫度比外麵要暖和些。”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別樣的情感,仿佛這山穀的秘密是他個人發現的寶藏。
    周鳳茹環視了一圈,眉頭微蹙,聲音帶著一絲探究:“這個可能和地形阻擋空氣進出、日照關係,山穀風的作用等有關。”她的分析冷靜而理性,每個字都像是經過深思熟慮。
    李明輝蹲在溪水邊,觀察片刻,手指輕觸水麵,抬頭問道:“這個水可以喝麽?”
    朱明軍點頭:“可以的,上次我們來還喝過的。”
    紮營地選在了山穀西邊一個二十多平方的大石板上,這塊突出來的岩石,後靠崖壁,下麵是溪水,視野開闊。
    兩個帳篷的位置在崖壁凹陷處,這裏避風又可以看星星。
    李明輝和朱明軍帶著徐勝撿柴火,張解和張山發揮出了農村人的能工巧匠精神:平台中間用泥土砌了一個大火塘,火塘邊還擺了十個石墩子,火塘後麵就是帳篷,這樣夜裏帳篷後方和側麵可以避風,前方還有熱氣。
    楊剛和錢東寶說吃飯休閑要有儀式感,不然對不起馬老師的攝像頭,於是又拉著張解砌了一張石桌,為此幾人還費大力從小溪裏抬了一塊光滑的石桌麵。依然布了十個石凳子。
    周鳳茹和馬芳做了簡單的午飯,臘肉土豆鑼鍋飯的香氣在山穀中彌漫,加上白菜湯飄出的豬油香,簡單卻溫暖。大家卻吃得異常開心,聊著村子裏那些有的沒的。仿佛特別下飯。
    飯後,趁著休息,大家商量挖掘重樓的事項。
    李明輝道:“因為我們是集體來的,我的意見是平均分,不管誰挖得多,我們最後分九份。”
    大家都知道這是為了照顧女人和受傷的張海軍。
    周鳳茹和馬芳同時發聲:“我們不要,我們就是進來體驗戶外探險和露營的!”
    張海軍也說不要。
    朱明軍馬上反駁:“不可以,我們如果是來玩的就不存在,但是,這次我們出發前就確定是來搞副業的,就必須分錢。”
    錢東寶說:“既然是都要分,我的建議是小勝應該分一份,第一他也是團隊成員,第二,小家夥也特別靈活,或許我們大人還沒他找得多呢。”
    其實大家知道,這是錢東寶在向李明輝賣好。
    這個建議得到大家一致同意,盡管李明輝一再反對也沒強過大家,最後達成的分配方案是徐勝5,李明輝和朱明軍各占16,其餘的7人全部9。
    李明輝和朱明軍幾經爭辯也沒有說服大家。因為大家心裏明鏡似得,如果沒有李明輝,大家不可能有這一行,不借朱明軍的寶地和向導,大家來一趟也就是玩,這次能挖多少主要還是要看朱明軍。
    小徐勝不知道大家在爭什麽,但好像是要分錢給自己,這怎麽能不要,他還要回去買東西給前進呢,連忙表態:“舅,舅,你放心,我會加油、加油找很多很多重樓的,找這麽多。”說著把兩隻手大大的展開。
    大家都被他滑稽的樣子逗得直發笑。
    緊接著。
    李明輝開始分配人員,聲音堅定而有力:“鳳茹是三隊隊長,和小芳、小勝及海軍在帳篷方圓一公裏內尋找重樓,看著大本營,明軍是二隊隊長帶著東寶和小解向正東邊尋找,我負責一隊帶剛子和山兒向東南尋找重樓,目標十公裏,兩組不能距離太遠,十公裏後我們視時間而定,四點必須原路返回大本營。”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嚴肅,每個字都像是命令,不容置疑。
    朱明軍點頭道:“嗯,可以,具體的待會對講機聯係,”
    周鳳茹眼神一直在李明輝身上,這個男人越接觸就越不能自拔了,仿佛在支持他的命令,嚴肅的對著自己的隊員說道:“我們的任務是隻在附近尋找重樓,重點還是看守大本營,一隊、二隊的同誌們大家要小心,注意安全。”
    張海軍雖然手受傷,但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怨言,反而帶著一絲樂觀:“放心吧,堅決執行命令,兄弟們放心出發,老家我們會看著的。”
    重樓,又名七葉一枝花,其根莖是中醫中常用的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但由於生長環境特殊,采摘極為不易。
    深山老林中,冬天的氣息格外濃重。大部分樹木的葉子已經枯黃,飄落一地,仿佛是大自然在靜默中積蓄著力量,等待春天的到來。然而,在這看似荒涼的環境中,卻隱藏著挖掘小隊的目標。
    盡管天寒地凍,但他們的心中卻充滿了熱情與期待。
    隨著深入山林,一隊發現重樓的葉子確實已經大部分枯萎,但在一些隱蔽的角落,卻能看到新發出的嫩芽。這些嫩芽在枯黃的落葉中顯得格外醒目,仿佛是大自然特意留下的線索,引導他們前行。
    “看,那邊有重樓芽!”張山指著不遠處的一片灌木叢,興奮地喊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明輝聞言,立刻加快了腳步,兩人一同來到灌木叢前。果然有一棵嫩苗,苗旁是往年枯萎的葉片,可能因為沒有動物破壞和風吹的緣故,就倒在根莖周圍。
    張山兵工鏟在根莖附近往下一挖,土質竟很鬆軟,三下兩下就剝離出一個拳頭大的重樓籽。:"輝哥,你看,這個怕有三四年了。”
    李明輝拿起來看了一下說道:“嗯,應該有五六年了,我查了度娘,重樓的年份可以根據它的莖痕來判斷,一年生長一節,這個有七節,怎麽著都有五六年了。”
    楊剛道:“輝哥,我聽村子裏說,這種東西,看見有一棵,周圍就會多棵。”
    三人於是就近一番仔細搜尋,終於發現了幾株重樓苗。葉片雖然枯萎,但看得出來這些重樓往年的根莖較為粗壯。
    接下來的時間裏,他們沿著既定路線,不斷尋找著重樓的蹤跡。每發現一株,都小心翼翼地將其挖出,放入蛇皮袋裏。這邊的重樓的確好,就像種在田裏,沒幾步就一株,也不知道長了多少年了,大個的居然能到七八兩一個,小的也要一兩多。
    隨著時間的推移,袋子裏的重樓越來越多,三人心中也充滿了喜悅和成就感。
    經過一個下午的辛勤尋找,當夕陽的餘暉灑滿山林時,對講機裏發出了朱明軍的聲音:“二隊呼叫一隊,二隊呼叫一隊,收到請回複!”
    李明輝急忙掏出對講機回複:“一隊收到,請說!”
    原來是朱明軍他們的袋子已經滿了,時間也到了計劃歸隊時間,約李明輝他們返回大本營。
    回到大本營,楊剛迫不及待拿出手提電子秤,評估今天的挖掘成果,一隊118斤,二隊106斤,三隊47斤。合計271斤。
    其中三隊挖到的重樓,絕大部分都是徐勝找到的。原因嘛,兩個城裏姑娘叢林尋寶能力相當的一般,張海軍獨臂大俠還得揮動鐵鍬,反而徐勝聽說有錢分,興奮得像條小警犬,在大家找到第一顆重樓打樣後,就開啟了外掛牽引大家一路挖:“這有一顆,這也有一顆,這這這也有,哇這裏有兩顆,快來快來,這邊有很多.....”
    這47斤還基於他們的挖掘力不足,要不指不定超過一二對呢。
    大家聽到最終收獲都驚呆了,這也太多了,決定明天再挖一早上,不管挖到多少,吃過午飯就返回米露麽。
    因為李明輝說:“大山給予了我們豐富的自然資源,如森林、動物、植物、礦石等。我們應該感恩大自然的饋贈,並珍惜這些資源,合理利用,避免過度開采和破壞?。”
    朱明軍也補充說:“嗯,對著呢,要留著種兒,這是對大山饋贈的感恩,挖盡挖絕最後隻能絕了自己的根!”
    喜歡下莊生活請大家收藏:()下莊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