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聯通大山的橋梁
字數:3668 加入書籤
這個堅強的小姑娘,手術全程沒發一言,見到老祖,終於還是忍不住,豆大的眼淚如斷線的風箏刷刷掉落。
老太太抱著曉智的頭,枯槁幹巴的手掌在重孫女臉上一把一把地抹眼淚。她自己眼眶早已濕潤,沒把曉智的眼淚抹去,自己卻還掉了不少。
直到蘇易和顧墨帆把曉智抱回到臥室,老太太還在不停地抽泣。
周鳳茹安慰道:“老祖,咱不哭了好不好,手術挺順利的。闌尾也沒有穿孔,一個星期就可以拆線了,小孩子身體好,不到半個月就能痊愈活蹦亂跳的了。”
老太太聽到這話,終於把心放到肚子裏了。笑著對周鳳茹說道:“謝謝了,我老太婆謝謝你了小姑娘。”說著,從懷裏掏出兩條小黃魚黃金),硬塞到周鳳茹手中。這麽一個小黃魚,目測要有三四十克,分量不輕。
周鳳茹嚇了一跳,連忙擺手:“老祖,你太客氣了,這我可不敢收。”
一個五十多歲的婦女,這是曉智的奶奶,見狀拉住了周鳳茹的手:“我娘拿給你,你就收下吧,要不是你,曉智就危險了。”說著,她的眼淚又要掉落下來。
周鳳茹手足無措,連聲拒絕:“老祖,奶奶,你們聽我說,這個真不能收,這是舉手之勞。”
李明輝也在旁邊幫腔:“是的,老祖,這可不能給。大家能在這茫茫大山相遇就是緣分,你們這樣見外,我們就不好意思打擾了。”
顧墨帆看到了周鳳茹和李明輝堅持和決絕,便道:“奶,明輝他們不要就不要強求了,以後總有機會感謝的。”
老太太便也不再堅持,收起了小黃魚:“好人呐,好啊,”
顧家人和潘家人一個勁地道謝,搞得重樓小隊都不好意思了。
在這個偏遠的小山村裏,人情比黃金更重。而曉智的堅強和勇敢,以及顧家人的淳樸和善良,都讓他們深深感動。
潘曉智還在繼續輸液。
周鳳茹說:“因為醫療條件簡陋,還有曉智妹妹身體太單,今天明天都要輸足夠抗生素和液體才可以,今晚要輸到很晚,大家不用一直在這圍著。”
夜色深沉,山間偶爾一陣寒風開始肆虐,卷起一陣陣枯枝敗葉,發出沙沙的聲響。配合著大山的呼嘯聲,顯得更加蕭瑟與幽靜。
在潘家的小院裏,一堆篝火熊熊燃燒,大家都圍繞篝火熱火朝天的聊天。
火光映照著顧家、潘家每一張興奮而好奇的臉龐。除了顧墨帆和蘇易,其他家人都對太陽能、手電筒、帳篷和背包感到無比驚奇。
顧曉嬋瞪大了眼睛,望著那盞在夜色中依舊明亮的燈,驚歎道:“你們帶來的這些東西,真是神奇極了!我們以前可從沒見過這樣的寶貝。”
旁邊的小男孩也附和著:“是啊,以往我們天黑就要睡覺了,太不可思議了,晚上也可以像白天一樣亮。”眼中閃爍著好奇與興奮的光芒,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徐勝聽著小男孩的話,身子不禁抖了一下,有些難以置信地問:“天黑就睡覺?那你們怎麽熬過漫長的夜晚?怎麽睡得完嘛?”
小男孩好奇地反問:“啊?你們不是天黑就睡嗎?”
徐勝搖了搖頭,笑道:“當然了,我們還要看電視呢,看到眼睛澀了才睡的。”
“什麽是電視?”小男孩一臉茫然地問道。
這時,小徐勝靈機一動,讓周鳳茹拿出手機,播放了一個離線電影。拉著顧曉嬋和小男孩鑽進了帳篷,帳篷裏頓時充滿了電影的光影和孩子們的歡笑聲。
大人們則繼續圍坐在那熊熊燃燒的篝火旁邊,每個人的臉龐都被溫暖的火光照亮,大家隨意地交談著,氣氛輕鬆而融洽。
顧墨帆突然開口,好奇地問道:“我挺好奇,你們這一次過來這邊,總共走了多少天呀?又是通過什麽樣的方式才到達咱們這兒的呢?”
話音未落,性急的張海軍便迫不及待地搶答:“三天!”聲音清脆響亮,
顧墨帆微微皺起眉頭,露出些許疑惑之色,追問道:“噢?竟然隻用了三天時間,這麽快就能抵達此地?你們行進的速度可真是夠快的呀,難道是提前知曉了什麽特別的路線不成?”
楊剛稍稍直了一下身子,臉上一抹自豪的笑容:“哈哈,其實都是朱明軍、朱大哥帶路,如果沒有他引領著,恐怕此刻我們還在外三山那裏轉圈圈呢!”
老太太也好奇地插話:“朱明軍?那個大個子嗎?他以前來過這裏?你們來挖什麽藥?還是什麽藥都要?”
李明輝想了想,說道:“老祖,叔,實不相瞞,我們不是外麵米露麽村的,我們是邑縣下莊村的村民。這次我們進山,是為了挖重樓,哦,就是七葉一枝花,這個現在在市麵上價格比較高。我親家,就是老祖說的那個大個子,他是米露麽村的,我親家的爺爺是個獵戶,從小就跟他說米露麽山群的路線,這次就是他帶我們進山的。”
顧家人聞言,紛紛點頭表示明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太太眯著眼睛,似乎在回憶著什麽,緩緩點頭道:“如果我沒猜錯,他爺爺應該叫朱向水吧?”
大家聽到“豬下水”這個名字,一下子都沒憋住,個個噗呲大笑。
老太太也樂:“嗬嗬,當時他第一次進家,報了這個名字,我們也沒憋住。他還解釋說,朱是赤紅橙綠青藍紫的朱,向是向上麵看一下的向,水是用碗喝水的水。”
眾人又是一陣歡笑。
馬芳在一旁聽著,突然恍然大悟地說:“那這個朱爺爺可能就是明軍大哥的爺爺了!進山的時候他有說過,他四爺爺臨終前讓他有機會進山裏看看。”
老太太聞言,問道:“應該是了。咦?阿水……死了?”
李明輝接口道:“應該是的,老祖我親家的爺爺曾經多次到過這裏麽?”
老太太陷入了沉思,緩緩說道:“嗯嗯,一九七幾那幾年,是經常進來的。他說那會他們村、大隊、革委會都很窮,餓得不行就進山打獵來了。嗯,算算時間,也該要死了。那會他年齡就五十多歲了,到一九八二年進來那次,已經快六十了。後來就再也沒進山嘍,想來也是不在人世了。”
眾人聞言,都陷入了沉默。靜待下文。
老太太繼續說道:“阿水是個好人呐,說那時候外麵的日子真的太難了,很多人都扛不過去,還挖觀音土吃,大家都指望他進山打點野味回去。雖然阿水身手依舊敏捷,畢竟年紀大了,每次崢兒和青華他們都幫他打些獵物,讓他背回去,他也每次進來都想辦法背些鹽巴、穀種、鋤頭什麽的帶進來。可惜啊,歲月不饒人......”
喜歡下莊生活請大家收藏:()下莊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