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不一樣的大佬
字數:4706 加入書籤
沈林風跟張永廉在北京待了五天,第二天見的那位汽車大佬。
可以說,他們算是國內為數不多足以跟比亞迪相提並論的企業,不管是傳統車,還是新能源車型,在市麵上的評價都不錯。
見麵和聊天的過程都很程序化。
但是,沈林風從那位老總身上聽到最讓他感動的一句話是:“國產汽車必須走自主研發道路,那個一切依靠跟外企合作,動不動就照抄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經驗告訴我們,隻要你養成依賴他國技術的習慣,將來便有吃不完的虧,動不動就會被卡脖子。”
沈林風知道,目前國內正在掀起一股自主研發的風氣。尤其是華為崛起以後,他們自主研發的理念得到各行各業的高度認可,國內很多企業家也開始自主研發路線。哪怕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都要在本行業內搞技術攻關。
張永廉介紹的尹總正是這樣的人,他們不管在燃油車領域,還是在新能源領域,都強調自主研發,並且還在不斷完善自己的產業鏈。
尹總對沈林風說:“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壯大,我們需要更多善於研發,敢於突破的合作夥伴。你們的磷酸鐵鋰電池是一個不錯的研究方向。以後有機會的話,咱們可以嚐試合作。”
沈林風說:“謝謝尹總,我們隨時準備,期待跟您合作。”
“目前新能源汽車電池的未來方向,依然不是十分明確,有人認為磷酸鐵鋰是未來發展的主力,也有人認為三元裏電池是核心,甚至石墨烯、鉛酸等都有人在研究。不過在我看來,磷酸鐵鋰的技術攻關一旦成熟,比其他同行的電池更有前景。”尹總笑著說道。
沈林風說道:“尹總這麽看好磷酸鐵鋰,我感到非常激動,說明我們的研究方向跟貴公司是一致的。我們興鴻科技擁有自己的電池生產基地,技術團隊也不亞於同行業的龍頭企業。我真誠邀請您去深圳走一走,給我們一些指導。”
尹總點了點頭:“年底太忙了,年後怎麽樣?年後你打電話聯係我,我也想去向你們取取經,多學學東西。在電池研發這一塊,總感覺學不夠啊!”
沈林風和張永廉都在點頭。
這是他們對大老板的高度認可,也是對其觀點的讚同。
現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漸漸明朗,新能源汽車的爭議依然很大,其中最大爭議就是電池問題。包括電池的儲能性能,持續性,穩定性,以及阻燃性,等等。
每當新能源汽車出現事故,大家第一時間就在討論電池問題。談到行業發展瓶頸,電池的充電、續航和穩定性,依然是行業內外爭議的焦點。
可以說,做新能源汽車行業,電池不能代表一切,但是所有新能源汽車都離不開對電池的研究。
當初沈林風他們涉足電池行業,也是有過調研的。
由於剛認識尹總,沈林風沒有過分熱情,弄出太大的舉動,大家就是簡單吃頓飯,聊聊天,溝通一下專業問題,暢想行業未來的發展。
大部分時間都是尹總和她團隊的人員在聊,張永廉也說了不少。沈林風作為行業新人,而且隻是對電池領域有一點皮毛認知,當然不會說得太多。他坐在尹總和另一位副總中間,認真的聽著大家的討論,時不時主動搞點服務,續續茶水,倒倒酒,顯得低調又不失禮節。
正常接待下來,他留給對方的印象非常好。
不然,尹總也不會跟他交換電話,而且還承諾年後可以去興鴻科技參觀考察。
這個答複,說明北京之行是成功的。
回酒店以後,張永廉對沈林風說:“老弟,尹總這個女同誌不一般啊!她對行業的認知,對新能源汽車的理解,以及政策的動向,絕對是專家級的認知!她們的方向,某些程度上也代表咱們國家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你回去要好好琢磨。”
沈林風點點頭:“張哥,謝謝你提點。實話講,這次北京之行給我衝擊力太大了!過去,我們隻知道做新能源汽車肯定有前途,也能賺到錢。沒想到在你和尹總深入淺出的分析下,整個行業形勢一目了然。導致我對未來也更加充滿信心。”
“人家都說知者不惑,我今天在你和尹總身上,真是領略到了。”
張永廉高興的擺擺手:“兄弟你別給我戴高帽子,真正厲害的是尹總。我對行業的認知,遠遠不如她,以後還要深入研究才行。”
其實,他對沈林風的馬屁很受用。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沈林風口口聲聲把他跟尹總放在同一水平線上,表現出充分的尊重。尹總是國內行業大佬,不管是公司規模,還是行業地位,他們公司都自認差一截。
但是,身為男子漢大丈夫,張永廉還是很開心沈林風對他的尊重。
他認為自己的影響力可能不如尹總大,可是要論談行業認知,個人格局,他覺得自己也不差。至少不會輸給一個女流之輩吧。人的地位和影響力,很大程度跟個人的素質關係並不是很大,關鍵在於其所占的平台影響力有多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然,其中還有很多微妙的因素。
正因如此,很多人在羨慕嫉妒別人的時候,經常說一句“換我也能做得更好”!
這句話透露出一個人的自信,也體現出他對時運和格局不如對手的遺憾。
沈林風總是把張永廉和尹總放在一起,而且還把張永廉排在前麵,可算是給足他麵子,最大限度的滿足了他的自尊心,身為江湖老鬼,張永廉豈能不明白?
人都是情緒的動物,有時候是不管對錯的,當別人給你提供了滿滿的情緒價值之後,你肯定不會產生惡感,也會給予必要的反饋。要不,咱們老總怎麽會留下諸如“伸手不打笑臉人”,“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怒不過奪,喜不過予”之類的言論!
兩人在北京玩兩天,期間張永林見了一些老友,順便帶沈林風到處走走,讓他增長不少見識。白天的,晚上的,各種玩法都讓沈林風耳聞目染,感受到北京的特殊文化。
實話講,首都的格局和文化氛圍,絕對不是一般省城可以比擬的。
沈林風第一次來北京,感受非常深刻。
同時,也讓他豪霆頓生,不再迷茫或者滿足於當下所得。
捫心自問,沈林風覺得自己閱曆太少,認知不足,格局太低,正如過去經常罵人的那句話——狗肚子裏容不下二兩香油。
......
事情辦完,張永廉表示自己坐飛機回去比較方便,不讓沈林風再開車送他。
確實,飛機的時間多短啊!
要不是要來搞應酬,有些東西隨車放著更方便一些,沈林風也不想巴巴的開車來。從深圳到上海,再從上海到北京,他一路開車可辛苦啦。
張永廉雖然偶爾也幫忙開一段,但主要還是他一個人扛著。
繞行大半個中國,他差點沒開吐。
即使如此,剩下的路還不得不堅持下去。他幫張永廉買回杭州的機票,送對方到機場離開以後,便驅車朝老家開去。
此去路途遙遠,好在沈林風不需要趕路。
悠哉悠哉,白天上高速開車,天黑就找一個城市下高速。
偶爾心血來潮,他還會去酒吧坐坐。
不得不說,社會高度發展和開放的結果,就是讓更多城市越來越同質化。很多一線二線城市擁有的軟硬件設施和服務,三四線城市照樣不缺,有的甚至更加完善,別有特色。
沈林風就這麽一路走,一路玩,開了一個多星期才抵達省會林城。
到了林城,也就算是到家了。
沈林風直接開車去凱賓斯基要了一個套房,決定先享受兩天再說。現在距離林悅結婚還有差不多一個星期,他不著急趕路。
畢竟,從林城到同江市,隻要三個多小時車程。
該說不說,自從上次同學聚會被戴樂濤處處針對,在凱賓斯基吃飯鬧過一次不愉快之後,沈林風對這個酒店的印象更外深刻。
這不一回來,他就想住進去看看,戴樂濤在群裏動不動就宣揚的五星級豪華賓館,住起來是不是有什麽特別之處。實話講,當他的邁巴赫停在酒店的那一刻,沈林風還真就感覺到了不同。
其他不說,單是停車這一塊,服務就格外熱情。
......
喜歡不要跟我談奮鬥請大家收藏:()不要跟我談奮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