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信任與支持
字數:4834 加入書籤
現在距離過年還有個把月,正是興鴻科技最忙的時候。
夏影傳媒有江夏和潘文彬在,沈林風並不是很擔心。況且他人在深圳,公司有什麽事情,可以電話或者網絡聯係,不需要操心太多。
沈林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興鴻科技上。
尤其是銷售這一塊。源源不斷的訂單,注定興鴻科技將會成為鋰電池行業翹楚。不過問題也不是沒有,由於興鴻科技最近風頭太盛,引起了很多同行的關注。
為了搶占市場,好幾家競爭對手主動降價,美其名曰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雖然大部分新能源汽車製造商追求銷量,也追求品牌美譽度。可依然有一部分商家為了追逐利益,不惜壓縮成本。
況且成本降低後,他們還能打價格戰啊!
因此,當其他商家降價以後,便有部分車企立即變臉,決定壓縮興鴻科技的鋰電池訂單。
沈林風和銷售團隊做了大量的工作,最終還是流失不少訂單。即使如此,興鴻科技這次交流會還是收獲滿滿。畢竟不是所有的汽車品牌都在一味的追求低成本。
該說不說,有時候低成本也意味著低質量。
某些車企追求短期效應,確實給國內的新能源汽車造成很多負麵影響。近些年來,很多人提到新能源汽車的時候,最大的印象就是容易自燃,安全沒有保障,續航能力差,以及造價低,以次充好。甚至還爆出某些車企的動力係統,純粹是很多個電池的簡單組合。
如果動力係統隻是一塊塊充電電池的簡單組合,那研發還有什麽用?
對於這種行業亂象,沈林風無奈又心酸。
當然,他也理解行業的規則。不同的車企有不同的追求,興鴻科技隻跟價值觀接近的車企做生意。沈林風再三考慮,決定對打壓價格並過分追求低價的客戶,反而進行了大幅度的加價要求。
原因很簡單,他們不想跟興鴻科技做生意,沈林風還不想跟他們做生意呢。
遇到那種短視的新能源汽車,不合作便是最理智的選擇。不然的話,某天他們聲名狼藉的時候,可能會把你也拉進坑裏。
......
既然不敢早早回大風坪,沈林風索性專注於興鴻科技的工作。
他打電話給張永廉:“張哥,技術交流會的時候,我實在太忙,沒有太多時間專門陪你。正好年底到了,咱們也該好好放鬆放鬆不是嗎?你看是我去上海,還是你來深圳玩幾天?”
張永廉嗬嗬笑道:“還是我去深圳吧,這段時間的上海,忒冷!”
“好的,我來安排一切。”沈林風了解張永林的興趣愛好。不過,他也明白一道菜不能重複吃,必須得換點花樣。不然的話,就算是龍肉也會讓人吃膩。
這一次,他安排張永廉去香港。
兩人在香港玩了三天,用張永廉開玩笑的話說:“差點迷失在資本主義的糖衣炮彈裏。”
沈林風笑著說:“張哥,咱們不得不承認,香港這邊的嫩模行業做得比內地完善,來到這裏,你是不是有一種重新回到十八歲的感覺?”
張永廉哈哈大笑:“十八的狀態是回不去了。但是人生的快樂,真的是享受到了巔峰。兄弟,你的路子不錯,哥喜歡香港。”
兩人相視而笑。
其中的道理,隻有他們明白。
回到深圳,沈林風問張永廉要不要出海玩一玩。張永廉趕緊擺擺手,說老弟你別折磨我這把老骨頭啦。老哥哥所有的庫存,在香港早就揮霍一空,哪能像你們年輕人一樣肆無忌憚的玩。
不過沈林風也不讓張永廉走空,在他上飛機前,便對他說道:“張哥,你知道這三年的大環境都不太好。但是,興鴻科技的生意還是堅持了下來。大家都不容易啊。今年咱們的訂單不多,我讓財務把相關信息結算好了,你看看。”
說著,便從公文包裏拿出一份文件:“確定無誤的話,財務下午就會轉賬。”
張永廉擺擺手:“兄弟,這些東西用不著給我看,老哥相信你。至於費用,你安排就行。咱哥倆合作那麽久,我還能不相信你嗎?”
實話講,幾年合作下來,張永廉沒見沈林風克扣過自己一分錢。而且平常交往的時候,沈林風出手更是特別大方。
久而久之,兩人的信任已經產生。
該給張永廉的資金,沈林風分文不少。該安排的節目,他也會做得非常到位。並不會因為時間的累積,以及跟張永廉關係的拉近,而怠慢分毫。
這樣懂得起事情的年輕人,張永廉非常欣賞。
關鍵是,即使合作那麽長的時間,興鴻科技和沈林風愣是沒有走漏半點風聲,讓張永廉覺得很放心。
居間提成這種事,算不上違法亂紀。但是作為行業內知名人物,張永廉當然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私底下收取供應商的好處。
因為那會影響他的聲譽。
人都是容易產生聯想的,如果有人知道張永廉收居間費,即使他從來不在公司的采購中拿回扣,也會被某些流言蜚語攻擊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其中的道理,張永廉和沈林風都懂。
在興鴻科技內部,除董事會知道並同意沈林風支取居間費之外,沒有人知道張永廉的身份。即使財務經常打款和結算,也隻是知道賬戶人的信息。
可以說,沈林風保密工作是非常到位的。
送走張永廉後,劉飛翔的電話又來了:“沈老板,這個星期六咱們公司開張。雖然你老人家看不上小小的投資,但是身為公司的股東之一,你是不是好歹也露個麵?”
沈林風笑著承諾:“必須的,劉總安排,我照辦。”
其實在他們兩人的投資協議裏,沈林風已經附加一個補充協議,全權授權劉飛翔對其持有的股份進行打理,包括在股東會上的建議和表決權。
一句話概括,沈林風在無人機公司的所有權利,除分紅之外,其他都授權給劉飛翔。
那是對兄弟徹底的信任。
當然,也是他虧得起那筆投資。
在他看來,劉飛翔的感情最終,投資不過是順帶的事。
沈林風這一舉動,意味著以後翱翔無人機公司的股東會,實際上隻有劉飛翔和另一個尹誌明,公司大小事宜也由他們兩個人決定。具體說,應該是由劉飛翔一票決定。
沒別的,因為劉飛翔手上持有自己和沈林風的股份後,便是公司最大的決策者。
沈林風是在周六的下午,才見到另一位股東尹誌明。
尹誌明戴著一副眼鏡,身材微胖,頭發不多,眼睛小小的,但是專注而有神,給人一種研究型人才的印象。事實上,翱翔無人機的主要技術,也是他在負責,劉飛翔主要負責生產和銷售,以及公司的主要管理工作。
“尹總,以後公司就靠劉總和你支撐了。我是個門外漢,不懂無人機技術,參與公司管理隻能拖後腿。這一點,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希望你們別怪我撂挑子才是。”沈林風笑著對尹誌明說。
尹誌明笑著回答道:“感謝沈總的信任。講實話,咱們翱翔無人機規模小,一切都是從頭做起。原以為拉不到投資人呢。沒想到沈總和劉總是那麽好的朋友。你能在關鍵時刻主動出手,幫助翱翔無飛機完成首輪融資,我們感激不盡啊。”
“不過沈總放心,無人機市場的空間還是非常大,我認為發展前景非常好。希望通過我和劉總的努力,不會辜負你的信任和支持。”
這個尹誌明,也不像表象那麽死板嘛。
至少他在應酬的時候,能夠積極主動,而且說起來一套一套的。沈林風覺得,即使去做銷售,尹誌明大概率也能勝任。
用職場比較貼切的詞匯來形容,尹誌明算是個技術型銷售人才,若是五幹銷售的話,行業內稱為銷售工程師。這種人既能解決銷售上的問題,又能解決技術問題。
沈林風跟對方接觸的時間不長,但感覺尹誌明很靠譜。
他開始相信,劉飛翔這次選擇是沒有錯的。
在他看來,一門生意能不能做,是否能夠做成,其實合作者才是最重要的。至於從事的事業是不是在風口期,競爭大不大,都是其次的。
後來翱翔無人機大賣,證明了沈林風的觀點。
當然,那是後話。
喜歡不要跟我談奮鬥請大家收藏:()不要跟我談奮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