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出征

字數:3813   加入書籤

A+A-


    張安看了看餘氏,又看向謝明理,說道:
    “親家,和離可不是兒戲,兩個孩子還年輕,難免有些磕磕碰碰。咱們做長輩的,可不能因為一點小事就拆散他們啊。”
    “小事?”
    謝明理氣得渾身發抖:“我女兒小產,這是小事?在你們張家受了這麽多委屈,這是小事?”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爭論得麵紅耳赤。張安試圖勸說謝明理再給孩子們一個機會,可謝明理心意已決,絲毫不肯退讓。
    最終,張安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
    “既然親家你主意已定,我們也不好再阻攔。隻是和離還要去官府,梓禁馬上就要隨軍出征了,怕是來不及。要不這樣,等他從前線回來,咱們再正式辦和離的手續,你看如何?”
    謝明理雖滿心不願,但張安說的也有道理,沉思片刻後,他還是勉強點了點頭,說道:
    “好,那就等他回來。但我告訴你們,這和離的事兒,就這麽定了,誰也別想反悔!”
    謝明理說完,長舒一口氣,平複了下情緒,接著強硬地開口:
    “不過在這期間,我要帶瑤瑤回謝家。她在這兒我是一刻也放心不下,你們張家給她的傷害夠多了。”
    餘氏一聽,臉上立刻堆滿了為難,眼眶泛紅道:
    “親家,您這可真是讓我們難辦。阿瑤剛小產,身子骨弱得很,見不得風的。這時候挪動,萬一落下病根,往後可怎麽是好?我們是真心疼她,想讓她在這兒好好調養。”
    張安也趕忙接上話茬,語氣誠懇又帶著幾分無奈:
    “親家,內子說的在理。咱們昌平侯府的大夫都是京城有名的,藥材也是最好的,肯定能把阿瑤照顧好。這節骨眼上折騰,實在不妥。”
    說到底,謝家的油水還沒榨幹,夫妻倆還是不甘心。能拖一日是一日,隻要還沒真和離,就還有機會。
    謝明理眉頭擰成個“川”字,怒火再次往上躥:
    “你們少拿這些話搪塞我!之前瑤瑤在這兒,也沒見被照顧成什麽樣!小產了,你們才知道說這些!”
    張安和餘氏對視一眼,麵露尷尬,一時語塞。
    謝明理見他們不吭聲,接著步步緊逼:
    “我就問你們,讓不讓瑤瑤跟我走?”
    張安賠著笑,試圖緩和氣氛:
    “親家,您消消氣,不是不讓走,實在是為阿瑤的身體考慮。要不這樣,咱們再商量商量……”
    “沒什麽好商量的!”謝明理打斷他。
    “今天我必須帶瑤瑤走。”
    幾人僵持不下,氣氛劍拔弩張。
    最終,謝明理還是妥協了,但也提出了自己的條件:
    “行,瑤瑤暫時留在這兒。但從今天起,她不用向你們請安,也不用理會你們張家任何人。你們誰都不許去打擾她,要是讓我知道瑤瑤受了半點委屈,你們張家就等著吃官司吧。”
    張安和餘氏雖滿心不情願,可看著謝明理堅決的態度,也隻能點頭答應。
    謝明理又狠狠瞪了他們一眼,撂下狠話:
    “你們給我記好了,要是敢違背,哪怕拚了我這把老骨頭,我也跟你們沒完!”
    說完,他大步離開花廳,又去了綠柳居。看著女兒虛弱的模樣,他眼眶泛紅,坐在床邊輕聲安慰阿瑤許久。
    離開前,謝明理留下兩個武藝高強的護衛,神色凝重地對阿瑤說:
    “瑤瑤,爹把他們留下,你要是有任何事,別害怕,盡管吩咐他們。爹過幾天就來看你。”
    阿瑤眼中含淚,虛弱地點點頭。
    謝明理又反複叮囑護衛,一定要保護好阿瑤,隨後懷著滿心的擔憂與憤怒,轉身離開了昌平侯府。
    ……
    等張梓禁晚上回來的時候,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了。亦如當年娶阿瑤的時候,最初也不由他做主一樣。
    第三天,張梓禁就離開了京城,隨著鎮國公的軍隊奔向了前線。
    這三天,他和阿瑤沒見麵。當然,這隻是阿瑤以為的。這三天的晚上,張梓禁都會在阿瑤睡著後,偷偷的潛進來看著她。那目光怎麽說呢?溫柔如水,卻又隱忍壓抑。
    ……
    京城外,軍旗招展,獵獵作響。嘉佑帝身著明黃龍袍,頭戴冕旒,威嚴地站在高台上,身旁一眾文武百官整齊排列,神色莊重。
    張梓禁在嘉佑帝身後看見了正一臉擔憂的李成責。兩人的視線在半空中遙遙一碰,隨即皆若無其事的轉開目光。
    鎮國公一身厚重的鎧甲,大步上前,抱拳單膝跪地,聲若洪鍾:
    “陛下,臣定當全力以赴,不破敵軍,誓不回朝!”
    嘉佑帝微微頷首,目光中滿是期許,從身旁太監手中接過禦酒,遞向鎮國公:“曹愛卿,此去凶險,望你平安歸來,揚我國威。”
    鎮國公雙手穩穩接過,仰頭一飲而盡,隨後將酒杯重重擱下,利落地翻身上馬,掃視全軍,高聲下令:
    “全軍聽令,出發!”
    刹那間,號角長鳴,戰鼓擂動,聲浪滾滾。士兵們齊聲高呼,氣勢磅礴,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依次通過校場,走向城門。
    張梓禁身著監軍服色,站在一旁,身姿筆挺,眼神堅定。他靜靜地看著這一切,未發一言,心中卻滿是對前路的忐忑與擔當。待鎮國公下令後,他也翻身上馬,跟隨著大軍前行。
    馬蹄聲、腳步聲交織在一起,大軍如洶湧的洪流,浩浩蕩蕩地朝著前線進發,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遠方揚起的塵土中,隻留下京城外那空曠的校場,還回蕩著方才的激昂之聲。
    以阿瑤的身份,和如今與張梓禁的關係,她自然不可能來為張梓禁送行。但張梓禁不知道的是,他的馬背後麵還坐了一隻鬼。此鬼正是謝瑤。
    ……
    越國位於大良最南邊,可惜行軍路程並不經過當初發水災的三座城,否則謝瑤絕對要去看看。
    行軍的一路上,張梓禁並不受人待見。軍士們麵上過的去,背地裏沒少說他是朝中的關係戶。這主要是因為,監軍這個職位,他本身就不受人待見。這是皇帝對出征將領的不信任,也給了普通軍士巨大的壓力。前朝更是有皇帝身邊的佞臣大太監監軍,到處指手畫腳,導致最後大敗的前車之鑒。鎮國公的軍隊能喜歡張梓禁就怪了。
    喜歡侯府夫人死心後,回到了十年前請大家收藏:()侯府夫人死心後,回到了十年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