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需知足莫多求

字數:5346   加入書籤

A+A-


    同乘一輛馬車的廖秋玉看了看堂兄廖承章那落寞的臉。
    她沉吟片刻忽的看向了爺爺廖扶山:
    “爺爺,孫女倒是覺得承章哥哥也並不是沒有重返廟堂的機會。”
    “這位陳爵爺孫女雖未曾與之接觸過,但……但聽起來他似乎與以往的所有官員都不太一樣。”
    “他的胸襟更加開闊,孫女覺得他比那位蘇八鬥蘇丞相的肚量還要大上幾分!”
    “當今大周吏治,經過他的這番整頓之後落網了許多的官員,朝廷從上到下空出了許多的位置……這便有了今歲秋連開秋闈和恩科兩場考試的舉措。”
    “承章哥哥當了三年的縣令,在二伯出事之前,承章哥哥那三年的考評都是極優。”
    “孫女的意思是承章哥哥本就有大本事,恰又是朝廷需要用人之際,若能給錢老說說,請錢老出麵……”
    “您不是說去歲時候錢老長住在臨安的麽?”
    “錢老與陳爵爺乃是忘年之交,若請錢老給陳爵爺說說,指不定承章哥哥還能重返官場!”
    廖承章一聽,他收回了視線看了看廖秋玉,他的視線又落在了廖扶山的臉上。
    廖扶山沉吟片刻卻長長一歎:
    “人情這個東西可一不可二!”
    “咱們廖氏一族能幸免於難,錢老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若再因承章之事去求錢老……這便顯得我廖氏貪得無厭!”
    廖承章垂頭,微微頷首:“爺爺說的是!”
    廖秋玉抿了抿嘴,忽的問了一句:“坊間傳言王玉卿與陳爵爺有婚約這事是真的麽?”
    廖扶山搖了搖頭:“爺爺也不知道。”
    廖秋玉麵露疑惑之色:“我與玉卿姐姐雖有兩年未見,但這兩年裏亦有書信往來……她倒是提起過陳爵爺,信裏似乎也表露出了對陳爵爺之才華的仰慕,但婚約這個事她卻從來未曾提起過……”
    廖扶山擺了擺手:“倘若真有此婚約,那也是去歲底或者今歲初的事。”
    “這段時間她並未給你來信,你不知道耶正常。”
    廖秋玉想了想:“嗯,呆會回去孫女就寫一封信去問問,”
    她的眼睛一亮:“如果這事是真的,許能請玉卿姐姐給陳爵爺說說。”
    “玉卿姐姐來江南的時候也是見過承章哥哥的,她也知道承章哥哥的才能,若有她相助……承章哥哥這事就很簡單了。”
    廖承章的眼裏又冒出了些許希望之光來,但僅僅三息就再次熄滅:
    “秋玉,這事就算了。”
    “為啥?”
    “不為啥,別讓玉卿為難,誠如爺爺所言,咱們廖家滿門即便不被砍了腦袋也應該流放千裏,現在能留在集慶這已是陳爵爺請皇上開恩了。”
    “這樣的事畢竟沒有先例,即便陳爵爺有寬闊的胸懷,這件事終究是要通過吏部的。”
    “通過吏部任命一個本該被流放的罪臣……這事遲早都會傳到女皇陛下的耳朵裏。”
    “雖然陳爵爺是女皇陛下的救命恩人,可她終究是皇帝!”
    “若是因我這點小事導致了女皇陛下對陳爵爺心生不喜……我廖承章罪莫大焉!”
    “爺爺說的對,我們廖氏全族能保全性命就已經很好了,需知足,莫多求!”
    廖秋玉心裏長長一歎,心想那便不去求玉卿姐姐了,不過也得寫一封信去問問她……嗯,得將陳爵爺在集慶所做的這些大事都告訴她。
    她一定會很歡喜的!
    聽說陳爵爺在集慶呆不了幾天就要走了,他應該是要回帝京,畢竟帝京還有許多的事。
    玉卿姐姐會不會也去帝京呢?
    對了,還得問問玉卿姐姐與陳爵爺的婚事約定在何時。
    廖氏承了陳爵爺如此之大的恩情,陳爵爺與小薇小姐成婚廖氏肯定是要去參加的。
    陳爵爺與玉卿姐姐成婚……廖氏也肯定是要去參加的。
    陳爵爺既然說了往後大周的市場再不會有壁壘,廖秋玉又看向了廖扶山:
    “爺爺,咱廖家的生意是不是也應該做到帝京去?”
    “畢竟陳爵爺肯定在帝京的時候更多一些,咱廖家現在進入帝京的市場還談不上晚……將來若陳爵爺真與他國簽訂了友好條約,咱大周的商品能進入他國之市場,咱們廖家得到這樣的消息也更快一些!”
    廖扶山沉吟數息微微頷首:
    “這件事爺爺也想過,但帝京那地方咱們並不熟……呆會問問錢老聽聽他的意見再做決定!”
    廖扶山的馬車向錢士林的府邸而去的時候,有兩輛馬車從龍門客棧駛出,也向錢府而去。
    從龍門客棧到錢府比廖府到錢府更近一些。
    當日上三竿的時候,陳小富帶著安小薇和李鳳梧已經來到了錢士林的府邸門前。
    李鳳梧的身邊也多了個跟班,她便是姬小芳!
    這姑娘依舊穿著一襲黑色的長裙,臉上依舊戴著黑色的麵巾。
    這幾日裏她就這樣住在了龍門客棧,就住在李鳳梧的隔壁!
    她成了李鳳梧的跟屁蟲!
    除了晚上睡覺或者入恭,其餘時間她都在李鳳梧的身邊。
    當然,那晚陳小富與李鳳梧夜遊秦淮是個例外。
    這兩人扯的幌子是去見見錢士林,結果卻跑去了如煙畫舫。
    第二天,陳爵爺在如煙畫舫之事傳遍了開來,聰明如安小薇,她非但沒有責怪,反而對此事還大加讚賞!
    因為才子本當風流!
    何況這個天下第一的大才子去了如煙畫舫卻並沒有聽到曲兒,他竟然與許多的商人們舉行了一場茶話會!
    他果然是與眾不同的!
    安小薇看向陳小富的眼神裏除了溫柔還多了幾分欽佩!
    曾經她以為陳小富真的就是個大字不識幾個的傻子,對此她糾結了許多日子最終還是看開了——
    畢竟是她的未婚夫,傻子或者白癡都難以改變這個結果。
    她接受了這個事實,並努力的勸服了自己將來就在臨安的花溪別院陪著他過這一輩子。
    可結果,他卻在臨安書院的文會上一鳴驚人!
    而後,他來了帝京當了官。
    他這官當得也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當時帝京的絕大多數人,包括她安小薇的父親母親對陳小富與潘不負之爭鬥都是不看好的。
    可偏偏他贏了!
    贏得光明正大!
    他因此而得女皇陛下之信任,他從孤臣悄然轉變成了真正的權臣!
    他也贏得了廟堂之上剩下的所有官員的擁護。
    此次從帝京來到集慶,安小薇本以為真就是單純的將老鬼給安葬,她這才知道陳小富來集慶還有另一個目的——
    那便是為了大周的商業!
    他對於商業竟然也有別樣的一番見解!
    當安小薇聽說了坊間流傳開來的那場茶話會的內容之後,她對自己的這個未婚夫頓時就欽佩了起來!
    她並不懂經商,更不懂市場。
    但她懂得人心!
    她看見了集慶的商人們歡喜的笑容還有言語間洋溢出的對陳爵爺的讚美與歎服!
    這就夠了。
    這就足以說明陳小富的那些對商業的見解說到了那些商人們的心坎上!
    他似乎要一舉破除千百年來商業這個行當存在的諸多沉屙陋習。
    他似乎想要開創一個全新的商業局麵。
    聽那些商人們說,此舉若是成功,他將來必然名垂青史!
    也必然在淩煙閣立像!
    他將是淩煙閣裏的第十三位賢人!
    這足以令安小薇震驚。
    不過,她也聽到了另一個傳言,說陳小富與琅琊王氏在長安一脈的那個叫王玉卿的小姐有婚約……
    安小薇當然知道這個傳言是謠言。
    不過這個謠言倒是提醒了她,畢竟琅琊王氏是千年世家。
    若即安真的能娶了王玉卿,這對於他是有極大幫助的!
    陳小富哪裏知道自己的這個未婚妻竟然想要打王玉卿的主意。
    若是他知道,他會將安小薇擁入懷中,說一句:
    “有妻如此,夫複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