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後世教育

字數:3680   加入書籤

A+A-


    海洋漁業和各種規模化種植的果林展示完後,天幕有關後世農業的簡介就此暫告一段落。
    天幕接著展示現代的教育。
    從幼兒園開始。
    幼小學子們要學習數百個常用漢字,學習一百以內的加減,要讓小孩子所可能掌握的方言漸漸往普通話擴展。
    要學會基本的衛生觀念和自理能力。
    要學會尊重父母,學會與其他孩子正確相處,知道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而非哭鬧。
    還要糾正一些偏執的性格和錯誤認知,比如:我明年就要上大班了,上大班了要收拾你,之類的。
    到了小學,要掌握的內容更多了。
    要學習拚音聲調,擴寬詞匯量,學習寫作、日記、詩歌等文字體裁。
    數學要掌握乘除,單位換算,幾何圖形的麵積計算,盈虧、利潤、路程、分數等常規數學應用。
    還有二十六個大小英文字母,以及常用英文口語和語法。
    讓古人們看了不免驚訝於後世孩子不大年紀要學這麽多,這麽廣泛。
    尤其對英文更不能理解這是個什麽東西,學來何用。
    而作為這一小段的總結,天幕畫麵呈現出了幾段學子們的朗朗誦讀聲。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龍師火帝,鳥官人皇。始製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讓國,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發殷湯。坐朝問道,垂拱平章……】
    公元525年,南北朝時期,已是暮年的梁國大臣周興嗣,看著後世中國的孩子們一聲聲誦讀千字文,動容落淚。
    被後世曆朝曆代當做蒙學經典的千字文,正是他親手所創。
    梁武帝蕭衍握著這位老臣的手,道:
    “正是天幕現了愛卿此文,朕才確信後世中國確是我華夏正統。”
    隨後天幕又出了一篇小學必背古詩。
    【《憫農其二)》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開成五年,公元840年。
    晚年拜相的李紳,時年已經六十九歲了。
    能在活著的時候,看到自己的詩篇流傳到了一千多年後的後世,即便已然年邁應當是老成穩重的處變,可能夠感農民之苦寫下憫農的李紳,仍然會無語凝噎……
    到了初中。
    學習內容飆升。
    涵蓋生物、化學、物理、曆史、地理、道德與法治、體育、美術、音樂,以及語數英三科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擴寬內容。
    堪稱學習任務最重,建立文化基礎最重要的三年。
    文言文也開始係統性地登上學習任務。
    尤其是北宋範仲淹的《嶽陽樓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北宋,公元1052年。
    這一年,範仲淹六十有四。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範仲淹,一生充滿了遺憾。
    經略陝西時未能收複西夏,主導新政時未能成功改革,因為直言進諫執政強硬,屢遭貶斥,大宋的三冗弊病始終未能根除。
    但當通過天幕看到後世的繁榮富強,他的理想和誌向也被後世納入教學成為課文時。
    此時的他心甚慰之。
    帶著一行混濁老淚閉上了眼。
    公元1052年,皇佑四年。
    調任潁州的範仲淹,在扶疾上任的路上,於徐州溘然病逝,享年六十四歲。
    大宋從此永遠失去了這個一生鞠躬盡瘁的治世能臣。
    大宋也將追封他為楚國公。
    諡號,文正。
    ……
    初中教育的畫麵過後,學子們就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成績,開始考慮日後的就學方向了。
    中專旨在培養具備一定職業技能的技術人才,用相較高中和大學更短的時間,提升學子在某一專業的水平和就業能力。
    並可在專業需要或個人意向上,進入大專進一步深造。
    成為有足夠專業水平並蔚為國用的技術人才,推動社會運轉和國家經濟更快發展。
    而高中則更傾向於文化知識的傳授。
    為將來進入大學乃至成為研究生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
    大學專業和大專專業有所重疊。
    但大學仍然則重於培養理論科研人才,乃至將來成為研究生,為國家科研水平和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後世完善的教育體係,和有如此國力支撐這樣的體係,讓古人們羨慕,也讓正在為新中國而奮鬥的革命先驅們興奮。
    ……
    長征路上,一位戴著破損眼鏡的紅軍,用自己略顯消瘦的身軀為身後更加瘦弱的小紅軍抵擋著風雪,一腳深一腳淺地前進著。
    他指著天幕,與小紅軍笑道:
    “有人說,當今偌大的中國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但是你看,將來我們的新中國會讓千千萬萬的學子都能讀上書,將來我們也一定會讓你讀上書的。”
    小紅軍卻是憨厚地道:
    “這天上怎麽不多放一會兒好吃的啊?我還沒看夠呢。”
    聞言,紅軍便從懷中掏出最後半根幹辣椒,遞給小紅軍。
    “以後會有的,以後什麽好吃的都會有的。”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