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盟誓

字數:4573   加入書籤

A+A-


    此時,身為夏朝君主的後羿,在觀看完天幕後更是怒發衝冠。
    自己扶養並委以重任的養子,居然篡位奪權,還霸占自己的妻子!他的養母!!
    “寒浞!!!”
    寒浞見天幕的形勢不對,直接拔腿往外倉惶逃去了。
    後羿抄起自己的寶弓,含著無窮怒火的一箭精準射中了寒浞的後背。
    中箭倒地的寒浞哀求養父的饒恕。
    但迎接他的隻有後羿接連不斷的羽箭。
    腹部,脖頸,下肢,全身各處不斷被後羿的羽箭狠狠釘入……
    ……
    被大禹又毒打過一頓後的啟,被侍衛拖走,就此失去顯赫身份和官職,徹底成為庶民。
    總結夏朝製度的失敗,皋陶就王朝兵權分散的事宜說道:
    “上蒼已經將國家安定和平,與身為天子必須仁德為民的重要告知給了我們。
    天子之位不能成為某人尋求權力和私欲的位置,我們決不能重走家天下的錯路。
    國家也不能以部落分治的形式一直進行下去,否則兵權掌握在多個人的手中,遲早也會因為分歧出現戰亂和分裂。
    而要達成長治久安的目的,就必須從根源上入手,消除部落存在的天然隔閡。
    血緣,以及部落的利益,是維係部落關係的重要原因。
    如果天下所有部落子民都有著共同的血緣,也沒有政令上的區別對待,那麽天下子民自然就會成為一家。
    我提議,要頒布明確的律法,以親族結合有違天道的名義,禁止同一個姓氏的男女成親,男子要迎娶外族的女子,女子也都要嫁到外族去。
    直至天下的姓氏均勻分布到每個部落,部落間再沒有血緣上的差別為止。”
    其它部落首領們紛紛點頭讚同。
    “部落裏本就有禁止血親成婚的禁忌,上蒼也說了自伏羲皇開始,就不準許同姓之間結合,此政令我們都無異議,回去後就在部落中施行。”
    大禹此時說道:
    “相比血緣趨同更重要的,是部落不能再自成一體。”
    有部落首領不理解了。
    “這是什麽意思?”
    大禹:“就是天下不能是家天下,而部落也不能是家部落。
    部落首領的繼承者,也應該和天子禪讓一樣,不能再由首領的子嗣繼承了,而是部落的子民通過共同推舉有能力者成為首領。
    如此經過多代首領的更迭後,部落內的勢力就不會是一家獨大,而是會趨於平衡。
    若是將來哪個部落不顧子民安危,以個人私欲發動戰事,都會遭到部落子民的反抗,直至推選出新的仁德首領。
    這樣,未來的天子也更容易以天下大義,號令所有的兵力一致對外。
    同樣,天子政令也可以更好地下達到每個部落,不因個人的利益損失而改變。
    如此,可以預見數百年後的王朝將會是真正的無有差別,天下一心。”
    “這……”
    首領們之間麵麵相覷。
    這下可事關到他們的根本利益了,一時難以接受。
    皋陶看他們猶猶豫豫,第一個大聲喝醒他們道:
    “你們可看清楚了!大禹現在已經將天子身份禪讓給了伯益!
    大禹可以將自己的部落首領位置,讓給部落其他賢能者繼承,為什麽你們不可以!?
    天子都可以將帝位禪讓給賢能者,為什麽你們不可以!?
    我們要趁我們這一代人還活著,將天下的未來,子民們的未來,奠定一個延續萬世的牢固基礎!
    我皋陶的部落,第一個向上蒼起誓,今後我部落首領的繼承者,絕不會是我皋陶的後人!隻會是比我皋陶更賢能的人!”
    部落首領們經過一陣激烈的思想鬥爭後,有虞氏的首領率先做出了抉擇。
    仰望著天幕道:
    “上蒼,你一定要讓我們的子民永享萬世太平。
    我有虞氏對上蒼起誓,同意今後禪讓首領之位!絕不反悔!”
    見大勢已成,不管其它首領願意不願意,都紛紛對著天幕起誓道:
    “我陶唐氏起誓,同意禪讓,絕不反悔!”
    “有熊氏起誓……”
    “我昆吾氏起誓……”
    “有窮氏起誓……絕不反悔!”
    最後輪到了已經身為天子的伯益。
    “我伯益對天起誓,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天子位絕不傳給子嗣,隻傳賢明!”
    一眾先賢,在天幕的見證下,在或可能俯視人世間的上蒼見證下,一同起誓,為心中的天下放棄個人的私欲和子孫的富貴,完成了盟誓。
    大禹大笑道:
    “諸位,今天我們背靠大河,麵朝蒼天共同盟誓,我們的事跡將會永遠銘刻在九州鼎上,流傳萬世。
    也趁著今天,我等再來為這天下,商定一下官員的任命、子民的教化,還有兵權的限製吧。”
    眾人趁著興致高漲,似要一朝便為後世萬代奠定下繁榮永昌……
    ……
    嬴政看著天幕中,隻因為國家統治者的選擇方式發生改變,就影響了夏朝數百年的國運,甚至影響後世朝代千餘年的命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由得感歎道:
    “的確,通過禪讓選擇出來的天子,必須要有足夠高的仁德與治理能力。
    部落之間,也能因天子平等的施政對待,保持和平共處。
    而世襲製讓國成了一家人的國,為了穩固統治,天子就得賦予王室特權保持強大,其餘部落利益受損,也就必定會爆發戰爭。
    又因為世襲製的繼承人相對是固定的,學識、能力、仁德,對於繼承人來說即便稍差,或哪怕欠缺,都不能完全否定他的繼承。
    尤其是登基之後,沒有任何人可以威脅他的統治,也就難免懈怠政事,貪圖享樂。”
    李斯也說道:
    “陛下能借古審時,正是賢明表率。
    不過世襲製也並非全無利處。
    世襲製傳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遺患無窮的分封製也已經被陛下徹底用郡縣製取代。
    世襲製早早確定了繼承人,杜絕了外部勢力爭奪帝位,避免了國家因權利交接發生動亂,我大秦便能以更穩定的政權持續壯大我大秦。
    並且國家壯大了到了一定地步,對天下的治理隻靠天子一人是力不能及的,更多還是靠大小官員治理諸多事務。
    隻要確保了對太子的教育,對官員的選拔培養,我大秦必能永存且越發強大。”
    嬴政點頭予以了認同。
    但又有些擔憂道:
    “隻是扶蘇有些太過寬仁了,少有經曆國事和戰事的磨礪,是時候該教一教扶蘇,帝王持國不能隻有仁德,不僅要有立於國家之上的遠見,更要有將國家權柄牢牢攥在手裏的殺伐果決。”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