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光武帝劉秀

字數:6460   加入書籤

A+A-


    【東漢初立,大漢人口和實力大幅下降。
    劉秀在統一天下後首要做的便是重振民生,大力恢複人口。
    可在政策的選擇上,劉秀與王莽居然出奇地相似。
    第一步也是下令釋放奴婢們使其還田就農,並恢複奴婢的平民身份。
    即便礙於開國功臣和勳貴們的勢力,難以讓他們也釋放奴婢,也還是製定了打殺或傷害奴婢與打殺平民一樣不得減刑。
    同時劉秀下令丈量全國土地和人口,將土地分發給百姓耕種。
    對於土豪劣紳瞞報和阻礙土地丈量,都將施以抓捕入刑。
    不過在度田過程中嚴格處理了一批反抗的地主豪強後,也同樣引起了地主們的造反。
    劉秀沒有像王莽一樣服軟,而是以強硬手段鎮壓,將眾多地主豪強遷徙到其它郡縣,度田和均田得以施行下去,佃農和百姓們獲得了土地。
    但是對於東漢的開國功臣和勳貴們,劉秀沒能解決他們兼並土地的隱患,也沒有解決他們的基礎。
    劉秀之後廢郭皇後,改立陰麗華為皇後,也是為了安定以陰氏家族為代表的南陽集團,以穩固自己的統治。
    而這些勳貴們又在之後衍生出新的豪強地主,大量土地和農民都掌握在了他們的手中,成為東漢後期滅亡的重要原因。
    這些政治鬥爭也詮釋了為何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
    再有雄心壯誌的帝王也必須審時度勢,必須要有足夠的根基才能實現他的雄圖霸業。
    英明和平庸之間,或許也正是時勢造英雄的體現。
    在執行度田政策的同時,劉秀將十稅一改為三十稅一,降低百姓壓力,與民休息。
    並裁撤部分軍隊讓他們還田,增加生產勞動人口,緩解國內饑荒貧困現狀,降低財政壓力。
    在大漢動亂的這二十年間,無奈讓北方匈奴抓住機會重新崛起,西域都護府也在此期間失去掌控。
    當前的東漢民生凋敝,急於恢複國力,劉秀隻能選擇懷柔政策。
    不與北匈奴直接交戰,而是采用和親與開通互市來穩定外部局勢。
    同時讓南匈奴入居雲中,為東漢戍邊。
    設立使匈奴中郎將,主要職務與南匈奴合力提防北匈奴,並羈縻南匈奴維係穩定。
    盡管此時西域諸國紛紛請求恢複西域都護府,由大漢出兵調停戰亂,恢複貿易。
    可劉秀受限於當前東漢國力,難以出兵鎮壓匈奴、烏孫、鮮卑等勢力,選擇暫時擱置西域都護府的重建,先行穩定國家發展民生。
    這一係列穩妥的戰略決策,讓東漢獲得了快速恢複的時間。
    到劉秀執政後期,人口也已經迅速恢複至兩千一百萬。
    為華夏文明存續立下了至關重要的功績。
    而在此期間有一個值得一提的曆史事件。
    公元57年初,據史書記載,此時有一個東夷倭奴島國派使臣來朝拜劉秀。
    當時的倭奴島國還處於部落國家階段,劉秀根本沒聽說過還有這麽一個國家。
    倭奴也是第一次親眼見到大漢這個無比龐大和先進的中原帝國,而不再隻是從老祖徐福的口中聽說。
    徐福東渡這個說法的真實性存在爭議,不過有我們的史記記載,霓虹國自己也為徐福建造有神社和徐福公園,真實性大家自行判斷。)
    出於禮節,劉秀還是冊封了倭奴國為附屬國,並賜予了他們漢倭奴國王金印。
    這枚金印也將在後世成為倭國與中原王朝存在附屬國與宗主國關係的重要證明。
    無論是金印的字體、形製、合金比例成分,都與華夏出土的漢朝時期滇王金印和廣陵玉璽一致。
    也是倭國在後世不想承認卻無法反駁的重要文物,具有極高的曆史價值。
    因劉秀救亡天下,中興漢室的重大功績,後人為其上諡號曰,光武。
    漢朝也因為這一次巨變,國家幾乎滅亡了一次,於是曆史將劉秀重建大漢作為轉折點,將漢朝劃分為西漢和東漢兩部分。
    也有後世兩千年後的人們,鑒於劉秀在發跡期間擁有似乎早有預料般的運氣,使他能夠屢次化險為夷,並多次取得難以置信的勝利,便稱呼他為“位麵之子”。
    意指他得到了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天命眷顧,以挽回王莽這個“穿越者”改革失敗後造成的危險局麵,糾正曆史讓其回歸原本的進程。
    當然無論是“穿越者”王莽,還是“位麵之子”劉秀,都隻是後世人們對曆史感興趣的表征。】
    秦始皇嬴政意外在這段曆史又看到了徐福的名字,冷笑一聲:
    “哼~徐福,你還真是死而不僵啊。
    上蒼所言的那段曆史中,還真讓你遁逃蓬萊得逞了。”
    ……
    光武帝劉秀不解道:
    “我大漢冊封過的附屬國多了去,安平、東甌、南越、大宛、龜茲、扶餘。
    上蒼特地用這麽一段專門說那些矮人倭奴,是有什麽特殊寓意嗎?
    在後世這倭奴不願意承認是我大漢的附庸國,他們有何資格不願意?這不是他們求著冊封的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有多少外邦求著想成為我大漢的附屬國,與我大漢學習文化,通商貿易。
    難不成後世這倭奴國有不臣之心?亦或是汲取了我大漢的文化技藝變強了,覺得承認曾經做過我大漢的附屬國不光彩?
    若是那些矮人真有如此忘恩負義,那可真該好生教訓一番。
    讓它知曉我大漢何以為大漢,宗主國何以為宗主國。”
    ……
    王莽的新朝時期。
    此時的新朝百姓們,有相當一部分已經通過王莽的王田改製獲得了以往夢寐以求的土地。
    他們也同樣看到了天幕顯示的曆史進程。
    如果新朝滅亡,他們這些百姓會因為戰亂和饑荒極大可能死去,隻有兩成的人能活下來。
    而且活下來的人中,很多都是有武力掠奪和自保能力的豪強、貴族、軍隊等這些人。
    而如果新朝不滅亡的話,他們就有更大幾率不會死,更可以真正獲得朝廷分發的一百畝土地。
    那麽這些廣大的農戶們如何抉擇,自然就顯而易見了。
    田地裏一握著鋤頭的莊稼漢子,對著天空氣憤說道:
    “你們這些個靠放子錢、靠權勢,才搶來大把田地的豪強貴族們。
    朝廷動了你們的田地和奴婢,你們就一個個叫囂著要造反!
    朝堂給我們分地,給我們減賦稅,這個朝廷好不好我們能不知道嗎?
    我們好不容易才盼來這麽個疼惜百姓的朝廷,你們就要亡了他?爺老子們不答應!”
    說完,狠狠將鋤頭挖在地上,好似那土疙瘩是壓迫他們的地主的頭顱一般,使著十足的狠勁挖下去。
    此時周邊一樣在家門前看著天幕的農戶們,也被感染地群情激憤,痛快發泄著對地主們奪去他們土地和收他們田租的怨念。
    這時一個穿著樸素的年輕人笑問道:
    “你們要維護朝廷,要保住自己的土地,那你們知道要怎麽做才能避免朝廷被豪強貴族們打垮嗎?”
    一個與年輕人熟識的大娘支支吾吾問道:
    “劉秀啊,你……你不會就是天上說的那個造反成為皇帝的劉秀吧?”
    年輕人好似聽到什麽荒謬的話,笑道:
    “哈~這天底下那麽多個姓劉的,隔不了幾個村子就有個叫劉秀的,我也就是正巧叫這個名而已。
    而且天上也說了,那劉秀可是太祖高皇帝九世孫,皇天貴胄來的,我算個什麽東西?
    我都跟你們一塊種多少年地了,什麽物件你們還不了解嗎?”
    年輕人這麽一通辯解,村民們這才鬆了鬆心,重頭問道:
    “那你讀過書,你說我們該怎麽做才能保住咱的田地,怎麽才能不讓朝廷亡了?”
    年輕人遙指著前方說道:
    “不久前咱們這地界上的土豪劣紳們,團在一起把宛城給圍了。
    一旦宛城被攻破,那這些豪強們可就有起兵造反的基礎了,而且會第一時間卷著我們也跟著造反。
    他們那些人裏麵可是有不少咱們村的人,一旦朝廷剿滅了他們,回過頭來就會收拾咱們這些有牽扯的,安咱們一個助紂為虐,坐視謀反的罪名。
    咱們要想保住田地,又從這天大的禍事中撇幹淨自己,隻有拉攏起周邊村裏的人先把這些反賊給打了。
    到時候打完了不說大功一件,起碼咱們頭上的地主被咱打死了啊?那田地和他們的家財不就鐵定是咱們的了?說不定每家還能多分個一百畝地呢。”
    年輕人說的倒是振奮人心,可村民們還是有顧慮。
    “要是打不贏怎麽辦?”
    年輕人反問道:
    “兩頭都是死,咱們有退路嗎?沒有何不選最好的那條?”
    終於,這些村民想明白自己真的沒有退路了,這才堅定地道:
    “好!打就打!劉秀你聰明,你說咱們怎麽打?”
    年輕人看向村裏麵的那處大宅子。
    “喏~先拿著鋤頭把咱們那大地主家裏留守的幾個走狗給鋤死,拿上宅子裏的兵器和錢糧,咱們再去附近村子拉攏人手,再打上幾個地主宅子就能起兵了。”
    說完,年輕人往手裏啐口唾沫,抄起手裏的鋤頭帶頭就往宅子那邊去了。
    邊走還邊說道:
    “誰要是不跟,別怪我鋤死了他們再回過頭來算賬啊。”
    頓時,一支有熊熊軍心士氣的隊伍就被年輕人拉了起來。
    年輕人先前沒承認的是,他祖上的祖上還真就是劉邦,他大抵也的確是天上所說的那個位麵之子劉秀。
    而劉秀此舉當然不是要造新朝的反。
    從天幕出現以後,天下民心注定會倒向新朝,所有造反勢力都沒有了發展壯大的環境。
    他這麽做,一個的確是出於自保,造反的牽扯太大,動不動就是誅族。
    第二個,自然是順勢借這麽個大好機會,掙他個榮華富貴或一官半職出來。
    這地,他可真是種夠了……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