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五胡十六國

字數:5231   加入書籤

A+A-


    【長安被破,晉湣帝被俘,西晉滅亡。
    次年,公元317年,司馬懿的曾孫司馬睿,在南北世家大族的支持下於建康後世南京)重建晉朝皇廷,史稱東晉。
    自晉朝以前,華夏的經濟重心一直都在中原。
    北方和中原廣大疆域淪陷後,人口和經濟重心也隨之開始大規模向南方遷移。
    東晉建立之初,琅琊王氏出力甚多,王敦坐鎮長江抵禦北方胡人,掌握著東晉朝廷關鍵政治和軍事力量。
    司馬睿則並無多少實權,這為後續的王敦叛亂埋下了伏筆。
    此後,潁川庾氏、譙國桓氏、陳郡謝氏等門閥士族先後掌權,形成了“主弱臣強”的門閥政治格局。
    眾多的門閥爭權奪利,東晉內部多次發生叛亂和爭鬥,如王敦之亂、蘇峻和祖約之亂等,這些門閥內亂也是導致後續東晉被篡權滅亡的關鍵原因。
    東晉固守南方半壁江山的同時,北方各族胡人也在不斷地混戰之中。
    華夏北方大地迎來了戰亂不休的五胡十六國時代。
    因為政權眾多,更迭又十分頻繁,這段曆史想要了解起來也難免顯得淩亂困難。
    在劉聰攻占洛陽和長安占領半個北方疆域後,漢趙政權也成為了北方最強大的一個胡人政權。
    而在成都建國的氐族成漢和南匈奴漢趙政權之後。
    公元318年,涼州西晉官員張氏聽聞西晉滅亡後,也自行建立了前涼政權。
    這是五胡亂華中建立的第三個政權,也是為數不多的漢人政權。
    前涼政權存在期間,對涼州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保護作用。
    它成為了漢人在北方的文化避難所,保存了大量中原文化典籍,為中華文化的傳承做出了貢獻。
    其都城姑臧也是當時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五胡十六國還有第四和第五個胡人政權,鮮卑拓跋氏在蒙古高原建立的代國,以及鮮卑慕容氏在遼東建立的前燕。
    這五個國家基本構成了五胡十六國前期的基礎,後續的十餘國政權大多是從這五個國家中混亂廝殺分裂出來的。
    公元318年,漢趙劉聰病逝,太子劉粲繼位。
    然而劉粲即位後沉湎酒色,耽於遊樂,誅殺輔政大臣,處死晉湣帝,軍國大事全權委托靳準決斷。
    不久,靳準發動叛亂,劉粲被殺。
    靳準之亂後,劉淵的侄子劉曜繼位,劉耀正式改國號為趙。
    因為漢趙沒有沿用劉淵的戰略,選擇分化政策。
    對待漢人毫不當做自己的子民對待,盤剝無度,漢人身份卑賤,使得漢趙政權快速流失漢人的支持。
    且劉淵死後,各大將領無人能夠壓製,最終劉耀在位初期就很快發生了分裂。
    漢趙分裂成了兩部分。
    一方是仍是漢趙政權,史稱前趙。
    一方是石勒率領的羯人分裂組建的後趙政權。
    漢趙分裂後實力有所衰弱,但經過十年時間各自劫掠漢人搶奪地盤,漸漸發展成兩個強大的胡人政權。
    最終兩國在洛陽爆發決戰。
    石勒領導的後趙獲勝,吞並整個前趙,徹底成為北方最強大的胡人國家。
    石勒此人作為君主存在較為矛盾的點。
    他早期做過漢人的奴隸,起兵反晉後縱容手下屠戮漢人。
    建國後又醒悟了漢人的先進文化與漢族人才的重要性。
    開始廣泛地招降漢族士人參與政權建設,收留了一批北方漢族中的貧苦讀書人,組成了“君子營”,為自己南征北戰和後趙的發展出謀劃策。
    並采納漢族士人的建議,輕徭薄賦,鼓勵農桑,核定戶籍,並建設學校促進文化教育。
    但同時又采取胡漢分治,法定賦予胡人地位高漢人一等。
    漢人在後趙國內依然飽受屈辱,大多是胡人的奴隸。
    但石勒此人至少是有意識地了解什麽政策可以穩定國家,發展國家,知曉一定程度上吸取漢人力量是可以壯大國家的。
    而石勒去世後,這一局麵被打破。
    公元333年,石勒去世後,太子石弘繼位。
    可石勒生前錯誤地留下了石虎這個隱患。
    石虎生性殘暴,又戰功赫赫,南征北戰在軍中威望極高。
    石勒雖然意識到了石虎對於政權有威脅,可錯誤地以為以自己的威望可以壓製石虎,又考慮到石虎為了國家屢立戰功,最終沒有選擇在臨死前殺了石虎解決隱患。
    而石虎在石勒死後再無人可以壓製,直接領兵篡權,逼迫石弘立自己為丞相,掌握軍政大權。
    之後雖然兩次有宗室意圖推翻石虎,可都被石虎打敗殺害。
    自此以後,石虎徹底掌握大權,成為後趙實際上的皇帝。
    到了公元334年,石虎殺了石弘正式登基稱帝。
    石虎此人在曆史上以殘暴聞名。
    對待自己的妻子都可以隻聽信小妾的誣陷,就將正妻活活用棍棒打死,另一位妻子也被他當作靶子用弓箭射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對待妻子尚且如此,對待臣子和治下百姓更是毫無憐憫可言。
    朝中僅存的忠臣勸諫他以國事為重,遠離女色和奸佞,他非但不反思,反而將這些大臣全部殺掉。
    作戰時每攻取一地,石虎必劫掠民財,奸淫婦女,活埋降卒。
    對於投降的士兵和城中的百姓,他不分善惡,一概屠殺,所到之處鮮有活口。
    又為了滿足自己淫樂。
    頒布法令,凡是十三歲到二十歲的女子,不管有沒有嫁人,隻要相貌不錯全都納入後宮。
    為防止有人私藏美女,他還定期在城內搜刮,隻要看到長得好看的女子全都抓回宮,至於她們的丈夫家人,敢有反抗直接殺掉。
    據不完全統計,他抓走的百姓妻女多達近十萬,其中有夫之婦就高達9000人。
    數據較為誇張,準確性可能有誤。)
    當時的後趙人口僅有數百萬人。
    對漢人的奴役也毫無限製。
    在位期間發動四十萬人修建皇宮,五十萬人打造兵器裝甲,十七萬人打造水軍。
    奴役的這些人口絕大多數都是漢人。
    這直接導致了大量農田無人耕種,無數百姓勞累饑餓而死。
    不僅石虎自己殘暴,他的兒子們也同樣繼承了他的秉性。
    他的太子石邃縱情酒色,經常夜出到宮臣家中奸淫他們的妻妾。
    他甚至將美麗的姬妾裝飾打扮後砍下頭顱,洗去血跡放在盤裏,與賓客們互相傳遞觀賞。
    宮內有姿色的尼姑也遭其淫亂後殺害,並與牛羊肉煮在一起吃,還把肉賞給左右的人品嚐,想讓他們也知道所謂“不羨羊”的滋味。
    石虎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罪行後,將石邃和大小妻女,以及太子宮中所有宮人一並處死。
    可又有他的另外兩個兒子石宣與弟弟石韜為了爭奪太子之位不和。
    石宣派人暗殺了石韜,並將其四肢砍掉、雙眼剜空、肚子搗爛。
    石虎得知後,用鐵環穿過石宣腮幫,用大鐵鎖束縛四肢,關進豬圈折磨,之後將其絞吊起來,用同樣的方式砍掉四肢、剜空雙眼、剖開腹部、揪出腸髒割斷並搗爛肚子,最後將其燒成灰燼。
    不僅如此,還殺了石宣的妻兒共九人,把石宣的衛士、宦官等數百人車裂,將屍體投進漳河。
    有如此殘暴的石虎和他的兒子們,後趙統治下的百姓簡直活不下去。
    後來石虎死後,他的兒子們繼續內鬥奪權,國家陷入崩塌的邊緣。
    而在此前要補充兩個人,一個是後趙的大將冉良,一個是輾轉投奔到後趙的氐族人苻洪。
    石虎的大將兼義子冉良,有一個打仗彪悍無比的兒子冉閔。
    而符洪也有這麽一個彪悍的孫子,名叫苻堅。
    一個是建立冉魏政權,發布“殺胡令”的冉閔。
    一個是極度崇尚漢文化,帶領前秦幾乎統一整個北方的苻堅。
    他們二人將是未來攪動天下大勢的關鍵人物。】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