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聞雞起舞,祖逖

字數:4963   加入書籤

A+A-


    【與劉琨齊名的祖逖也同樣有著非凡的經曆。
    祖逖也是名門望族出身。
    洛陽淪陷,永嘉之亂爆發後,百姓和士族們開始衣冠南渡,祖逖也在其中。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
    在百姓逃難的途中,一路都是胡人追殺,饑民搶劫,南逃的過程極為艱難。
    文武雙全的祖逖就在此中發揮出了他的領導才能。
    祖逖以自己的親族為核心力量,將自己所在的流民隊伍整合起來,團結自保抵禦一切外敵。
    並且祖逖對待流民和藹可親,把自己的馬車讓給老弱病人,又把糧食、衣物和藥物分給急需的百姓。
    逃亡途中多遇盜賊險阻,祖逖每次都能應付自如。
    就這樣祖逖被同行的百姓們共推為了“行主”,也就是隊伍的領袖。
    到達南方後,祖逖被琅琊王司馬睿任命為徐州刺史,不久又被征為軍諮祭酒,率部屯駐京口。
    此時洛陽已經淪陷,但長安還在,西晉尚存,司馬睿也還不是皇帝。
    晉湣帝即位後,命司馬睿率兵北上勤王。
    但是司馬睿正在開拓江南,認為北方淪陷已成定局,根本無意北伐,不願白白葬送自己不多的兵力。
    而在這時,不忍國家淪喪的祖逖自願請命北伐。
    司馬睿為了不違抗皇帝命令,於是順勢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但卻隻是象征性撥予千人糧餉、三千匹布帛,讓他自募兵士,自造軍械。
    一千人別說北伐了,連抵擋胡人劫掠的零散隊伍都費勁。
    不過司馬睿的消極態度,並未動搖祖逖北伐救國的決心。
    祖逖率領跟隨自己南下的宗族部曲數百戶,毅然從京口渡江北上。
    並在大江之中用力拍擊船楫,朗聲發誓:“祖逖若不能清中原而複濟者,有如大江東去,誓不複還!”
    這就是“中流擊楫”成語的由來。
    祖逖在渡江後,暫駐淮陰。
    將司馬睿給他的那三千匹布帛當軍餉,起爐冶鐵,鑄造兵器,又另外招募士兵兩千餘人。
    經過力所能及的籌備後,祖逖正式開始北伐。
    這時的長江以北,黃河以南局勢非常複雜。
    不僅有胡人四處劫掠,還有許許多多地主豪強和士族,為了自保,這些士族豪強依托自建的塢堡和流民百姓組成一個個散布各處的小勢力。
    其中有投靠胡人以求自保的,有依然擁護晉朝的,也有誰都不信企圖自立的。
    這會兒司馬睿給予祖逖的官職和官印就起了作用。
    靠著朝廷的印信和王師北伐的身份,祖逖沿途收獲了不少豪強加入,兵員又增加了數千人。
    不過其中也有不肯歸附,鐵了心想要依靠自己自立的。
    比如自封為豫州刺史的張平。
    於是祖逖出兵滅了他們,將他們的部眾收歸自己,壯大力量。
    初期的祖逖就是這樣不斷發展壯大,多次向漢趙和石勒發起進攻,一點一點將北方的失地收複回來,直至黃河以南的絕大部分領土都被祖逖收複。
    不過因為兵力有限,東晉朝廷出於提防祖逖等原因,洛陽和長安這兩處極具戰略意義的故都始終沒有收複。
    在北伐期間,祖逖最大的敵人就是石勒。
    比如祖逖北伐期間獲得乞活軍的幫助,進攻張平餘部。
    得勝後祖逖攻占了譙城,終於在豫州站穩腳跟。
    而這時的乞活軍首領陳川,因為自己的部將李頭在祖逖那裏立了功,於是為了穩固權力,陳川殺了李頭。
    李頭的親信馮寵便率所部四百多人投奔祖逖,祖逖遂發兵討伐陳川。
    陳川非常恐懼,便率部投降漢人最大的敵人後趙石勒。
    公元319年,祖逖出兵追擊陳川。
    石勒派石虎率五萬大軍救援。
    這裏不同的史料記載有所不同。
    《晉書》記載祖逖擊敗了石虎的五萬大軍,北宋時期的《資治通鑒》則記載為祖逖落敗了。
    不管過程的真相是哪種,總之結果是一樣的,石虎帶著陳川撤退,隻留下自己的部將桃豹防禦祖逖。
    接下來就發生了一場經典的以智取勝的戰役。
    祖逖和桃豹在一個名叫蓬陂後世開封)的地方對峙。
    兩軍在同一個城池裏交戰不分勝負,之後祖逖占據東邊,桃豹占據西邊。
    兩軍對峙了四十餘日後。
    祖逖設計讓兵卒們大搖大擺地運送糧食到軍營。
    桃豹見晉軍的糧草出乎預料的充足,很是疑惑。
    對峙這麽久,他們這邊早沒糧食了。
    於是桃豹派人截擊運糧隊伍,以求證真偽。
    而最末尾的幾個晉軍見狀,立馬丟下手中的糧袋逃命。
    桃豹打開袋子一看,裏麵果真是糧食。
    桃豹徹底相信祖逖那邊糧食充足。
    再這樣對峙下去,自己這邊不用打就該餓到嘩變了。
    於是桃豹趕緊聯係石勒送糧。
    可這正好中了祖逖的計謀。
    因為祖逖的運糧隊伍是假的,隻有末尾的幾袋糧食是真的,其餘都是泥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祖逖預料到桃豹會求援,於是早就在汴水設伏,盡奪石勒運給桃豹的軍糧。
    軍糧被奪,桃豹更無力再於祖逖交戰,最後急忙退出蓬陂。
    之後石勒不甘心失敗,派遣一萬多精銳騎兵反撲,但又被嚴陣以待的祖逖所敗。
    經過一年多的反複交戰,祖逖取得了北伐戰爭以來最重大的勝利,使得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又重新回到東晉的統治之下。
    祖逖在收複的地區積極勸課農桑,鼓勵百姓發展農業生產。
    並注重維護地方的治安,打擊盜賊和不法之徒,使得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又廣泛招募有誌報國的忠義之士,祖逖對他們如同對待兄弟子女一樣。
    祖逖多年的努力,使得晉朝在北方的力量快速恢複。
    似乎照著這樣向好的局勢發展下去,祖逖終有一天一定可以收複北方故土,還於舊都。
    可是東晉朝廷卻在這時,對越來越強大的祖逖起了提防心理。
    祖逖收複了黃河以南大片疆域,在北方的威望極高,一旦祖逖有異心想要割據自立,東晉無法對其采取有效控製。
    於是司馬睿任命戴淵為征西將軍、都督司兗豫並雍冀六州諸軍事、司州刺史,出鎮合肥。
    旨在鉗製祖逖,削奪他的兵權。
    同時司馬睿意圖操控祖逖的軍隊,替他征討大權在握的王氏,幫他打內戰。
    如此局勢之下,祖逖的北伐願望徹底被東晉朝廷給扼殺。
    本就長年征戰操勞過度的祖逖,在這沉重地打擊過後憂憤成疾,很快就因病去世了,終年五十六歲,時年公元321年。
    祖逖死後,其弟祖約接掌其部眾。
    可祖約的能力和為人遠不如祖逖。
    公元322年,後趙南下入侵,祖約難以抵禦,退據壽春。
    之後後趙逐漸攻取祖逖曾經收複的陳留等地區,梁州、鄭州地區的形勢也變得動蕩不安。
    最終祖逖用了約八年時間才收複的大片疆域,最終又被後趙相繼攻陷,北伐成果付諸東流。
    祖逖也真的如他曾經在長江中流擊楫發誓的那樣。
    若不能肅清敵寇,北複中原,他就像滾滾東去的長江水,一去不還。】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