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漫長的對峙

字數:4421   加入書籤

A+A-


    劉邦歎了口氣。
    “又是爭權奪利,又是皇帝昏庸,我中原王朝就真的沒有一個朝代能避免這些問題嗎?
    若是如此發展下去,這繼承正統的南朝如何才能在爭奪天下的大戰中得勝?怕不是最終會被北朝吞並吧?”
    ……
    【公元453年,劉宋王朝也爆發了一場“巫蠱之禍”。
    劉義隆的太子劉劭,因父皇寵愛潘淑妃,導致自己的母親袁皇後受到冷落,最後怨恨而死。
    劉劭將母親的死歸咎於潘淑妃。
    於是開始和始興王劉濬通過巫蠱詛咒劉義隆,此事被劉義隆得知後欲廢劉劭,賜死劉濬。
    於是劉劭為了自保,利用東宮所統精兵,搶先一步,於當年二月二十日,趁夜起兵入宮殺了劉義隆。
    當日劉劭便登基稱帝。
    劉宋王朝總計存在59年,而劉義隆一人便在位了30年。
    劉義隆的被殺,將在此後開啟劉宋王朝極為激烈而頻繁的皇位爭奪,最終也將因此導致亡國。
    劉劭登基後,寵任和重用自己過去的東宮心腹將帥,更大肆清除和誅殺不歸附自己和過去有宿怨的大臣和宗室。
    同年三月,武陵王劉駿,依靠元嘉後期在雍州境內招募流民組建的伐蠻軍開始起兵討伐劉劭,並獲得各方軍鎮的支持。
    在位僅三個月的劉劭被殺,劉駿登基稱帝,恢複元嘉年號。
    劉駿即位次年改元“孝建”,其私人生活極不檢點,頗受後人詬病。
    劉駿當上皇帝後,後宮美人眾多仍不滿足。
    史書記載他“上閨門無禮,不擇親疏、尊卑”,即隻要是他認為漂亮的女子,不管親緣關係,輩分大小,都有可能被他拉上床。
    《魏書》甚至記載,劉駿與他的生母路太後有亂倫關係。
    不過《魏書》是北魏的魏收編纂的,其中對劉宋王朝的記載可能存在敵對政治環境影響,因而需要謹慎研究。
    但是也有《宋書後妃列傳》記載,劉駿經常在太後寢宮當著母親的麵寵幸有血緣關係的宗室公主,因為路太後溺愛兒子,不加勸阻,所以有了一些不好的傳言。
    而在其它史料中,也佐證了劉駿極為荒淫的行為。
    劉駿的叔叔劉義宣曾幫助劉駿起兵登上皇位,但劉駿成功上位後,竟將劉義宣的四個女兒納入後宮,也就是他的四個堂妹。
    其中,劉義宣的一個女兒被劉駿偽稱為殷氏,封為淑儀,還給劉駿生了六個孩子。
    這一點在多部史書中有提及,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政事上劉駿在前期還算勤政。
    采取息兵簡政,推行土斷,抑製兼並,同時勸課農桑,赦免軍戶和奴婢,改鑄錢幣整頓貨幣流通混亂的問題。
    但是在劉駿統治末期,開始居傲自滿、好酒奢靡、大興土木、濫用民力,加重了百姓負擔。
    劉駿於公元464年病逝,享年35歲,在位11年,諡號孝武皇帝。
    此後太子劉子業繼位。
    劉子業繼位後削奪和架空輔佐大臣們的權力,劉義恭、柳元景、顏師伯等人暗中謀劃廢帝,卻被人告發。
    劉子業隨即親自率領羽林軍誅殺造反集團。
    此後劉子業性情變得暴虐,對朝臣和宗室都抱以極強的防備和敵視。
    許多大臣和宗室都死於他手,並被其囚禁起來肆意折磨。
    最終公元465年,湘東王劉彧和其弟劉休仁,以及心腹親信等人共謀弑君,並暗中聯絡劉子業的左右侍衛壽寂之、王敬則、薑產之等人伺機發動政變。
    劉子業被殺,年僅十七歲,在位兩年。
    隨後劉彧登基為帝。
    而在劉彧起兵弑君的前一個月。
    江州長史鄧琬和雍州刺史袁顗,也以廢昏立明的名義,擁戴孝武帝劉駿第三子劉子勳為帝,號召四方討伐身在建康的劉子業。
    雖然劉彧搶先一步政變成功,但擁立劉子勳的袁顗等人勢力不小。
    且年幼易於操控的劉子勳登基後,獲得各地宗親藩王和方鎮的支持,使得劉彧政權的號令不出建康城外的百裏之地。
    於是劉彧以伐亂為名,憑借人少但精銳的中央軍,采取各種積極手段,成功消滅了劉子勳等叛亂,並全麵誅殺劉駿的後代。
    但是劉宋皇族的大肆內鬥,宗室力量的大為削弱,這也給了外姓將領蕭道成得以屢立戰功,趁機崛起的機會。
    公元472年,劉彧病逝,其子劉昱繼位。
    474年,桂陽王劉休範因未被選為輔政大臣,心懷怨恨,起兵造反,直逼首都建康。
    蕭道成主張堅守要隘以逸待勞,親自領兵平叛。
    蕭道成平叛有功,得以借此掌握禁衛軍,晉爵為公,政治地位大幅提升。
    並在此後交結地方軍鎮都督,快速擴張勢力。
    公元477年,劉昱在殺掉權臣阮佃夫之後欲親理朝政,準備剝奪蕭道成統領禁軍的職權。
    遂與蕭道成發生激烈衝突。
    蕭道成收買劉昱身邊的侍從,最終除掉了劉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後,他擁立劉準為帝,自己則自封為齊王,總掌軍國大權。
    公元479年,劉準被迫禪位於蕭道成,蕭道成建立南齊政權取代劉宋,不久年僅十三歲的劉準也被殺。
    至此延續僅59年的劉宋王朝宣告滅亡。
    雖然劉宋王朝在這59年間不斷發生動亂和宗室造反,但在此之間的北魏也同樣動蕩不安。
    因為北魏前期落後的統治方式,引起各族人民連綿不斷的反抗鬥爭。
    各部少數民族和漢族被壓迫的人民爭相起義,北魏疲於平叛鎮壓。
    貴族和宗室也在改製過程中和改製後不斷反抗,發動政變。
    南北朝的對峙還將繼續維持下去。
    直到北朝誕生了一個以漢族為主體,名叫隋朝的政權,中原王朝才將重新歸於一統。
    但那時已經是距離劉宋王朝滅亡的110年以後了。】
    各朝代帝王為這漫長的對峙時間感到痛心。
    從西晉滅亡東晉建立,再加上這一百一十年,那南北分裂就長達足足二百七十餘年了。
    如果西晉沒有發生八王之亂,沒有發生五胡亂華,天下在這二百七十餘年裏保持統一,中原王朝沒有痛失這段漫長光陰的話,那華夏定然可以發展地極為強大繁榮。
    人口要是沒有因為漫長的戰亂大量死亡的話。
    那眾多因為內鬥而戰死的軍兵,原本可以效力於開疆拓土,獲得符合他們付出的榮耀。
    更多的人口也可以促進更快的科技與文化誕生。
    可惜,這一切的前提是天下沒有分裂。
    但如果西晉能夠因為天幕而糾正自己的錯誤,在一切動亂發生前及時且有效地遏製,或許華夏真的能夠向一個全新的,更合乎天下百姓期盼的世界線前進……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