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甲午戰爭

字數:4115   加入書籤

A+A-


    慈禧看著天幕陡然出現的反轉,自己這個掌天下大權者卻成了腐敗頭子,一時氣的大口張開卻不能言,渾身怒極發顫卻什麽也做不了。
    群臣們一個個將頭伏在地磚上,心中早已是對這個跋扈自大至極的老佛爺遭到的報應暗爽不已。
    不過表麵功夫還是要做的。
    紛紛裝出一副忠心的奴才模樣,七嘴八舌地替慈禧推責,尤其是保守派更是借機將禍國殃民的帽子扣到洋務派身上。
    不過不論此時的朝堂上如何爭鬥,清朝比之曆史會更早到來的滅亡命運,在天幕播放出這些清朝罪行後已成定局,或許在某處或者多處地方,武裝推翻清朝的謀劃已經在進行了……
    ……
    各朝代帝王對慈禧這等妖婦的怒斥更是層出不窮,尤其是清朝的皇帝。
    “妖婦!簡直是妖婦!!”
    道光帝目眥欲裂地怒吼道。
    “我大清曆經數代賢君,費盡血心創下如此基業,到頭來就讓這妖婦通通給敗盡了!”
    又指著未來的鹹豐怒斥道:
    “看看你一手栽培的好女人!後宮幹政由來就是曆朝曆代的大忌,偏偏讓你給撿了去!你若當不好這個皇帝那就不要當了!免得禍害我大清的國祚!”
    正當少年之際的奕詝,麵對這個害得自己失去皇位繼承權的無妄之災,心裏簡直恨不得立馬殺了那個還未謀麵的妖女,以解自己的心頭之恨。
    ……
    【公元1894年,日本明治維新全麵擴大軍力和工業後,企圖侵略朝鮮和清朝以擴張領土和掠奪資源。
    清政府應朝鮮請求出兵,日本也借機出兵朝鮮,並挑起事端。
    日本海軍在朝鮮豐島海域襲擊北洋水師的“濟遠”和“廣乙”艦。
    由於北洋水師在戰艦數量、噸位、航速、火炮性能等方麵均落後於日本艦隊,且彈藥質量差、數量不足。
    導致初戰落敗,清朝損失慘重,千噸級戰艦廣乙號受重創擱淺,被迫自焚。
    三千噸級浪速號被擊沉。
    六百噸級操江號炮船更是被日艦逼降擄走。
    另外日本還擊沉了清軍借來運兵的英國運兵船“高升”號,該船排水量三千一百噸。
    反觀日本方麵,除了吉野艦中彈三發,秋津洲艦被跳彈兩發擊中外,整個艦隊無一損失。
    甚至日方連一個水兵都沒有死,僅有數人鼓膜被震傷,或開炮時被燙傷,但這些人員受傷均非清朝艦隊所致,而是日本水兵自己開炮時導致的。
    可見清朝水師戰鬥力和武器裝備差到了何種地步。
    豐島海戰後,8月1日清日兩國正式爆發大規模海戰。
    9月17日,黃海海戰爆發,北洋水師與日本聯合艦隊激戰五個多小時。
    按理雙方艦隊總噸位相差並不算太大,就算一方落敗,另一方也理應受到重創。
    但是清朝的腐朽連累的北洋水師連最基本的槍炮都出現了極其嚴重的問題。
    由於清朝軍工體係腐敗、管理混亂,炮彈生產工藝粗糙,有的炮彈尺寸不合炮膛,導致發射時出現卡殼、炸膛等故障。
    並且北洋水師的炮彈有不少是落後的實心彈,這類炮彈不會爆炸,隻能依靠衝擊力殺傷目標,與日軍的開花彈相比威力嚴重不足。
    但如果大炮還能用也就算了,最過分的是清朝軍工在自製彈藥過程中,不擇手段為了撈油水,不僅偷工減料,甚至往炮彈和火藥裏被摻入沙子增重。
    嚴重影響槍炮正常使用,使得戰場上火力輸出嚴重不足,打出去的炮彈也沒有足夠的威力。
    這讓北洋水師被動至極,硬生生挨著炮擊卻無法有效還擊。
    最終北洋艦隊沉毀5艦,傷4艦,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等愛國將領在氣憤中壯烈殉國。
    日本艦隊雖有受創,但無一艘沉毀。
    此戰後黃海製海權徹底落入日本艦隊之手。
    此後日本陸軍在海軍配合下,從鴨綠江江防清軍防線左翼靉河一帶突破,先後奪取連山關、金州、大連灣等軍事要地 。
    後又登陸威海衛,由於李鴻章為保留自身實力,選擇保船避戰求和的策略,使得威海衛最終失守。
    北洋艦隊也困守劉公島,最終被日軍包圍全軍覆沒。
    日軍還在旅順製造了大屠殺,全城兩萬餘居民被屠殺殆盡。
    此時日軍雖然接連取得大勝,但國土麵積小,物資、財政和生產能力跟不上來。
    如果清朝繼續堅持作戰倒也有望靠著持久戰拖垮日本。
    但正值慈禧六十歲大壽,慈禧為了息事寧人求安寧,說什麽也不打了。
    最終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條約包括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和澎湖列島給日本。
    並賠償日本軍費兩億兩白銀,同時開放港口作為日本對清朝的通商口岸。
    1894年,甲午戰爭之前,日本政府全年財政收入為8000多萬日元,約合5000多萬兩白銀。
    一次戰爭賠款就相當於日本足足四年的財政收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讓日本有了充足的軍費迅速擴張軍力,也為之後繼續侵略清朝提供了極大助力。
    後來因為英法德的幹涉,清朝又以三千萬兩白銀贖回遼東半島,日本現下實力不足,殖民統治成本頗高,且要防備清朝反攻,也就欣然接受了這三千萬兩白銀。
    當時清朝一年的財政收入約為8103萬兩白銀。
    兩億三千萬兩白銀對清政府來說負擔也極為沉重。
    但清政府在連年戰亂和賠款下,反而能夠做到財政收入一年比一年多,由來就是從百姓身上割肉的。
    此次自然也不會例外。
    清政府便繼續增加田賦的征收額度,農民需繳納更多糧食和錢財。
    並對國內的貨物征收厘金,即通過在貨物運輸、銷售等環節設卡抽稅,導致商品價格繼續攀升,絲毫不顧及百姓活不活得下去。
    盡管如此搜刮,清朝還是湊不齊數目如此龐大的賠款,便以通商口岸的稅收做抵押,以高利貸形式向俄法英德借款賠錢。
    這使得清朝民間的出口貿易成本頗高,大量的海外市場被列強們掌控,清朝的工業生產進步空間進一步被遏製。
    列強們也依靠吸大清的血與全麵擴大工業生產能力,快速步入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代,工業開始進入電力和內燃機時代。
    清朝因其腐朽落後,徹底錯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華夏文明由此全麵落後於西方越來越遠。】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